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成因分析及对策

2014-04-07 15:30
关键词:英语课堂现象英语教学

刘 蕾

(安徽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蚌埠 233100)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课堂互动活动是锻炼大学生听说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沉默现象较为常见,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语言能力的一大顽症。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升语言应用能力的大背景下,研究和消除课堂沉默现象,变得非常必要且十分紧迫。

一、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基本内涵

“沉默”一词的基本含义为沉寂、一言不发和不爱说话的。课堂沉默包括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所有沉默现象,而主要又是指在课堂互动活动中或老师提问时,学生呈现出的不积极思考问题、不认真参与配合或不主动回答问题的特定状态。根据沉默现象的形式、层次以及主体的不同,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

积极沉默是课堂沉默中的一个表现形式,积极沉默的过程是为参与互动活动和思考回答问题准备的过程。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设计课堂活动后,学生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组织准备,这一过程虽然是沉寂的,然而这是积极作为的“沉默”。与之相对应,消极沉默表现为全方位的沉默,一方面不仅是对课堂活动不主动参与或不回答问题,另一方面还包括将课堂教学活动置身度外,甚至对教师提问的问题无动于衷。

(二)行为沉默、思维沉默和情感沉默

从沉默的表现层次上,按照从浅到深的顺序,可以分为行为沉默、思维沉默和情感沉默。行为沉默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或专注于与教学无关的活动,比如玩手机、看小说,这是课堂沉默浅层次的表现形式;思维沉默是指学生不积极思考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师所提问题,思维上呈现出被动参与其中的沉默状态;情感沉默是指学生对教师没有好感或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在情感上疏离课堂教学活动的沉默现象。据笔者一项对课堂出现沉默现象学生的调查显示,行为沉默占49.5%、思维沉默占34.6%、情感沉默占15.9%,这表明三种沉默状态都不同程度存在,同时也说明沉默现象产生原因的错综复杂。

(三)整体沉默和个体沉默

根据课堂沉默现象在班级学生发生的比例,又可以分为整体沉默和个体沉默。整体沉默是指绝大多数班级学生对课堂互动活动或教师提的问题不予配合和回答。这种现象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并不多见,但确实存在,特别是当涉及到难度较大的授课内容时,这一点较为突出。个体沉默是指课堂上特定的一些同学持续性的积极性不高,参加课堂活动较少或回答问题不主动。这类现象较为普遍,也是解决英语课堂沉默问题的难点所在。

二、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有的是自身语言基础薄弱等单方面原因造成的,也有各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能力因素

语言学习是一项长期积淀的学习活动。建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交际活动的发生,需要三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即思维、意义、情景(或媒介、方式),而这些步骤发生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能力。因为在参加英语课堂活动或回答问题时,需要运用对方语言的逻辑思维、意义建构和表达方式,否则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语言输出。据调查显示,由于受传统英语教学的影响,中小学英语学习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导致大学生进入高校后虽然具备一定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基础,但语言应用能力相对欠缺,对话交流能力还较为薄弱。这就导致即使知道说什么或者想参与活动,但由于“表达不出来”而选择沉默。

(二)文化因素

文化与语言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文化通过语言来表达和展示,语言又受文化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出现的沉默现象,也受一定文化因素的制约。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比如“沉默是金”、“言多必失”等传统思想,大学生往往会在课堂上选择沉默。这是中国学校课堂较为普遍的现象,可以说学生的沉默状态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另一方面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因素,中英两种语言是中西方文化的载体,在词语文化含义、思维方式和语言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比如对“dragon”一词的理解,东方表示一种祥瑞的动物——龙,而在西方则象征着邪恶——怪兽、恶魔,这些因素导致在语言交流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1](P30)因此若缺乏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学习和锻炼,学生对课堂上某些互动活动或英语话题很难适应,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就会失去兴趣而沉默以对。

(三)教师教学因素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教学情况不理想也是导致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重要因素。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很大改观,但师生比例大、“填鸭式”教学、“重考试、轻应用”考查方法等情况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对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消极影响。师生比例大往往导致教师关注面小、精力有限,一些表现不积极的同学得到锻炼机会被压缩,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这部分学生就形成了“沉默板块”;一些教师对学生个性、语言水平和实际需求缺乏了解,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融入到他的课堂活动中去,而被迫选择了沉默,也有些教师教学艺术欠缺,特别是不注重提问技巧,这就会导致学生疲于应付教师的提问而失去回答问题的成就感;此外,有些高校对大学生四六级成绩等设置硬性要求,导致教师无暇顾及课堂互动,大学英语课堂成为了考试训练场所,课堂也就自然而然的“一片沉寂”。

(四)学生性格因素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部分,最能表现个体差异。心理学认为外向型性格在人与人语言交流中具有独特优势,一般情况下,这类学生在课堂中表现较为活跃;与之相反,内向型性格在人与人交往或语言交流中较为害羞,一般不主动说话或表现不太积极,内向型性格学生较为容易在课堂上出现沉默现象。但这并不绝对,心理学家还认为,人的性格虽有差异,但通过主观努力和环境的影响,在具体行为表现上会有所变化。通过长期大学英语教学发现,其实导致出现课堂沉默现象发生主要性格因素是学生自我效能感差。首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不强烈,长此以往,往往就会选择沉默;其次是焦虑情绪难以克服,语言学习焦虑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要积极克服,但很多学生缺乏毅力和决心,结果陷入“焦虑”—“沉默”—“更加焦虑”的漩涡中去;再次就是缺乏冒险精神,笔者调查发现,86%的同学认为“怕出错,不敢积极回答问题”是选择沉默的心理因素;还发现“得不到教师的中肯评价”和“同学们的嘲笑”又是学生不愿冒险回答问题的关键性因素。

三、解决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对策

课堂教学活动一般是由教师、学生和基本教学条件等要素组成的,要解决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就必须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组织、提升学生基本语言素质以及改善大学英语教学条件等途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活动参与度和增强回答问题主动性,从而最大限度消除课堂沉默现象。

(一)转变教学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组织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改变课堂沉寂一片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组织。首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坚持以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学对象,摒弃“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式”、“参与式”、“自主式”的教学方法;其次,要科学组织课堂活动,特别是在设置提问环节时,要认真研究题目设计的合理性,让学生“有话能说”,还要注意提问对象的广泛性,可以采取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让所有学生“有话可说”。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师生互动、及时表扬、适度批评引导等方式,使师生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情感关系,这样就会使学生“有话愿说”。

(二)加强语言应用锻炼,强化自我效能感

在改变课堂沉默现象的过程中,教师起到重要作用,但打破沉默的关键还在于学生自身。大学生应充分认识课堂沉默对自身语言水平提升带来的消极影响,切实增强加强语言应用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方面,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积极响应社会对复合型、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大趋势,自觉锻炼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当自身英语基础薄弱,听说水平不佳时,要自觉查缺补漏,比如增加词汇量、培养自身语感、了解对方语言文化等。[2](P88)只有自身语言功底得到提升后,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才有基础和可能。另一方面,要注意增强参加课堂互动活动的自我效能感,从提高自我素质的需求出发,通过自我加压、心理暗示等方式,克服畏难情绪,强化参与动机,敢于抓住机会,从打破沉默“第一步”做起,积累自我效能感,真正成为参与课堂活动的佼佼者。

(三)改善课堂条件,激发学习兴趣。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大学英语课堂条件得到充分改善,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课堂由单调的“平面”变成了多彩的“立体”,这就给解决课堂沉默现象提供了可能。一是要坚持多媒体教室授课,这样可以使课堂互动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而且影音、图画等动感的语言资源吸引力较强,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动机;[3](P83)二是要建立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心,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网络学习资源,这样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自主进行语言练习,还能够查阅教师预先布置的课堂活动任务,增强课堂互动活动的效率;三是要提供英语锻炼交流的机会,通过组织与外教面对面、赴外留学营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接触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体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这样有助于打消语言交流的顾虑和陌生感。

[1]冯艳昌.语言、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束定芳.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目标与方向[J].东北师大学报,2012(1).

[3]高慧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常态化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2).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现象英语教学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奇异现象传真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