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古代诗歌发展概况
——郧阳抚治对明清时期十堰诗歌繁荣的促进

2014-04-08 08:46王学范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郧阳诗歌

王学范,王 晓

(1. 十堰广播电视大学;2.湖北医药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明清时期十堰古代诗歌发展繁荣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明代成化年间郧阳抚治的设立。

郧阳地处楚之西北边陲,毗邻陕、豫、川,有“四塞奥区”之称。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中说:“郧阳斗绝西北,错处陕、蜀,南下则光、信、南阳、豫州之域,汉北楚山皆蜿蜒互属,下抵凤阳、庐、霍。地遍千里,壤接数省,河流四达,复岭万重。麇罗之故国,鬻熊之边陲也[1]568。”正因为郧阳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自明以来就一直是流民的聚居地,最多之时流民达百万之巨。成化年间先后发生了刘通、李原领导的流民起义,朝廷先后派白圭、项忠率重兵镇压。但不数年流民又复聚如故,明朝廷视其为心腹大患。

成化十二年(1476),明宪宗朱见深采纳祭酒周洪谟、大理寺正王君轼、监察御史薛为学、右都御史李廷用的建议,对待郧阳流民的政策由镇压改为安抚,命左副都御史原杰抚治荆襄等处,安治流民。原杰上《处置流民疏》,建议在郧县设置郧阳府、湖广行都司和郧阳卫,朝廷准其奏。当年十二月在郧县城设置郧阳府,从襄阳府析出郧县、房县、竹山、上津四县隶属郧阳府管辖,又析竹山之尹店社置竹溪县,析郧县武阳、上津津阳里置郧西县,皆属郧阳。次年在郧县城建都察院,郧阳正式成为抚治所在地。

郧阳抚治的设立,使郧阳由一个山区偏远小镇一跃成为管辖湖广、陕西、四川3省9州65个县的举足轻重的雄藩巨镇,从明万历十三年(1477)正式设立抚治,到清康熙十九年(1680)罢镇,抚治历史长达204年之久,先后有120余位朝廷大员在此任巡抚。而这些官员中大多是进士出身的饱学之士,诗词歌赋无所不能,他们在十堰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如明代原杰、沈晖、王鉴之、戴时宗、任惟贤、叶照、张舜臣、王世贞、徐学谟、毛钢、裴应章、李若珪等等。同时由于郧阳成为抚治和郧阳府衙所在地后,朝廷官员巡视督察,往来频繁。路经郧阳的官员、游历的文人学士络绎不绝,府、县官员不时更换。而这些朝廷官员、文人学士又大都喜好燕饮雅集,吟诗作赋,唱酬赠答,这又为十堰留下了数量可观的诗词作品,如明代的吴节、吴国伦、李荫、曹子登、陈熙、马犹龙、许伦、孙洪、吴誉闻、费懋谦、张朝瑞,清代的李赞元、李廷松、崔应阶、吴省钦、贾洪诏、彭文炜、李绍贤、李如华、鲁之裕、林燧、顾豹文、骆士愤、仇昌祚、杨应祚、侯元勋、吴健、刘作霖、张杞、龚克庸、曾恒德等等。正因为如此,在明清时期,以郧阳抚治官员,郧阳府、县官员以及往来官员文人为核心成员的诗歌创作形成了与武当山诗歌双峰并峙的局面。

由于郧阳地处鄂、陕、豫、川四省毗邻地区,山高林密,名山大川分布其间,奇峰峻岭,溪河涧流,绝壁幽洞,山水名胜自有其奇特独到之处,也自然成为社会贤达、文人墨客首选的歌咏题材。这类诗歌相当繁富,数量极为可观,并且取得了惊人的创作成就。例如明代沈晖的《天马崖歌》,马麟的《郧阳八景》,洪文翼的《郧西八景》,徐杰的《竹溪八景》,刘濬等的《上津八景》,杨琚的《杨子山》,江汇的《游龙门寺》,周清的《白云岩和洞宾韵》,王世贞的《谷日登郧城东北门楼,时四山雪霁,因题曰春雪楼,而系以二律用示郡僚》、《郧阳道中》,徐学谟的《夜渡郧山》、《登沧浪亭》,裴应章的《过九里岗用韵》,向宗等的《房县八景》,孙洪等的《竹山八景》,清代吴健的《郧阳八景》、《过月竹关》,贾洪诏的《郧县八景》、《龙川八景》,沈冠的《均州八景》,杜大宾的《九日登龙巢山望沧浪》,陶焕均的郧西《马鞍山三景》,李鼒《老人石峰歌》、《鼓悬青嶂谣》,艾明宗《登元和观》,何芬《同艾明府登五星峰》、《同诸子游白云洞》等等。这些诗歌或雄健奇伟,或清新俊逸,或高远豪迈,或冲淡恬静,或深幽静谧,犹如春天的鲜花色彩斑斓,令人赏心悦目。如明代嘉靖年间任上津县训导李穆的《游赤壁山》:

万仞丹崖俯汉津,宛然赤壁楚江滨。清风白浪时差异,断岸孤岑景逼真。赋笔摩空追古作,洞箫吹月唤今人。舟中游赏联朱紫,谁是苏公去后身[2]。

赤壁山,原在郧阳城东南二里,原名红岩。《类编》:“明知府俞荩改今名,下临龙滚滩,形势高峻,色纯赤,日光掩映,霞彩滉漾,为一郡胜概[3]。”李穆的这首七律正是歌咏这一胜景的佳作。作者在摹写郧阳赤壁景色的同时,把郧阳赤壁和黄州赤壁联系起来,发思古之幽情,咏月下泛舟之韵事,全诗想象丰富,开合自如,意境高远,情景交融。

又如李鼒的《鼓悬青嶂谣》:

君不闻,敦庞之士风气古,抟土为椎土筑鼓。又不闻,彭蠡之口有灵泽,泽下钟鸣水激石。土鼓石钟昔有之,胡为石鼓闻于斯。鼓以石作令我心神驰,其殆扶舆磅礴郁结之灏气。倏尔精华发越泄其奇,不然即为武帝所遗之灵物,分移楚域我何疑。张华不作韩愈死,叩声歌诗谁氏子?地老天荒知者稀,摇落空山风雨里。我本竹西人,无端来楚游。空持不灵铁,弹之中心羞。转于山川名胜必神往,探奇涉险常淹留。迩知西津城南山之麓,万笏峰峦削寒绿。仄径辟纡回,悬岩盘屈曲。天籁爽吹巾,云气暗生足。不辞攀跻越危巅,豁然中开一平陆。列屏峭立如儿孙,叠巘峥嵘若断续。中嵌一石洁且圆,其势凌虚欲倾覆。枯藤崛强不知年,附戴灵根支一木。若非娲皇遗,定是神尧筑,以之牖民而振俗。日浴月沐精英奇,不许祖龙鞭偶扑,所以万古千秋悬不摧。益壮风雷响岩谷,流连竟夕坐忘归,忽焉烟云变幻来相逐。吁嗟乎!天风飒飒山峨峨,苍霭四合舖岩阿。我抚石鼓一再歌,羲辔娥车去虽速,石鼓石鼓毋磨灭。我岂鹦鹉洲边之狂士?挝之不响非同佗。合取蜀桐刻鱼以相搏,顿使寰区大地得以知鸣鼍。石鼓石鼓谓我何[4]?

诗作歌咏郧西八景之一的“悬鼓青嶂”,诗人展开联想的羽翅,把眼前景物的摹写与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的穿插融为一体,又巧妙地注入自己的人生慨叹,使得诗歌内涵丰厚,变化无穷,摇曳生姿,不同凡响。

《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5]1。”《毛诗序》中也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6]30。”这些论述都说明抒情言志是诗歌的固有功能。郧阳抚治设立后,上至巡抚、知府,下至县令、教谕把诗言志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创作了大量抒情言志的诗歌作品,王世贞和裴应章是这类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作者。

万历二年(1574)九月,王世贞升任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提督军务,官阶是正三品,成为一方封疆大吏,应该说属于提拔重用。但王世贞的早年理想是做一位像司马迁那样的史官,端坐兰台,秉笔直书,著就明代的“史记”,以流芳百世。加上他因父亲惨遭严嵩等构陷被冤杀,自己仕途又一波三折,早已看破红尘,于仕途心灰意冷。更何况当时的郧阳就其管辖范围和重要地位而言算得上是雄藩巨镇,若从经济发展、城市规模、交通条件等方面看,仍然只不过是一个地处鄂豫川陕毗邻地区崇山峻岭中的弹丸小镇而已,与他曾任职的京城、武昌、南宁等地相比当属穷乡僻壤,因此,他对朝廷的任命并不满意。在郧阳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一直郁郁寡欢,愁绪满怀,常常借酒浇愁,不时流露出辞官的念头。这种情感思绪都一一表现在他抚郧期间的诗歌中。早在到郧阳赴任与弟弟王世懋江口告别时,他就表达了对朝廷任用的不满,告诉弟弟:“汝兄开府谩言贵,挟影萧然下渚宫[7]”。在到郧阳赴任的路途中,他又作了一首题为《郧阳道中》的五言排律,诗篇主要描写郧阳群山的巍峨险峻、河流的湍急喧嚣、山野的荒僻无人、道路的崎岖艰险,最后诗人发出“麇子甘从徙,郧公肯再来[7]”的疑问,并以“俱言叱驭好,未有凿空才[7]”作结,直言不讳地表明自己不愿到郧阳来任职。

到郧阳任职以后,这种思想情绪不仅没有减弱,反而与日俱增。这在他的许多诗歌中都有反映。如在《乙亥元日独坐试笔,时五十矣》中他说:

将登服政心犹懒,欲数前非念已徂。了却朝天无一事,已拼清兴到屠苏[7]。

在《清明遇雨》中他又无力地吟道:

昨岁清明指冀方,今朝寒食滞郧阳。儿曹上塚亦随俗,客子思亲偏断肠。四十九年年已去,一百五日日初长,毋论积雨断新火,纵得余光非故乡[7]。

而其在万历四年(1576)春写的《初春偶成自嘲》可以说是这类作品的代表(其一与其二):

五十俄加一,萧然两鬓丝。山城催暮紧,地僻受春迟。罢吏无余牍,挥毫仅小词。迂疏窃自喜,除目未相知。

礼乐皇舆远,恩波圣德长。只今连帅地,自古逐臣乡。水驿鱼羹美,山田穄饭香。一城如斗大,人笑夜郎王[7]。

诗作以自我解嘲的笔调抒写了诗人到郧阳这穷乡僻壤、斗大小城任职的孤独、凄凉、不满而又无奈的心情。另一首《乙亥郧城除夕》也堪称这类诗歌的代表作:

爆竹时时劲,屠苏缓缓斟。争先儿辈事,恋旧老人心。泽国音书远,波臣岁月深。烛花浓不剪,抱膝自微吟[7]。

除夕之夜本应是万家团圆之时,可诗人却因官身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蛰居郧阳山城自斟自饮,孤独守岁。诗作抒发了诗人盼望家书、渴求与家人团聚、厌倦宦游生活而又不得归家的百无聊赖的复杂情感。诗中“争先儿辈事,恋旧老人心”一联,表达了人们年轻时争强好胜、期望建功立业,到老年却往往只能沉溺故昔的普遍心态,具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堪称千古名句。

与王世贞主要抒写愁绪苦闷和辞官归隐的心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裴应章的诗。裴应章(1536-1609),字符闇,号淡泉,福建清流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历任兵部都给事中、太仆寺少卿,万历十五年(1587)十一月升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万历十七年(1589)十月升户部左侍郎,离郧,官至礼部尚书。他的诗歌思维灵动,意气飞扬,抒写出一方封疆大吏和军队统帅的豪情壮志。如《孟夏二日郧营阅武》:

辕门四月肃秋霜,太白光浮演武堂。日闪九旗明细柳,星飞八矢叠穿杨。出车汉水周家虎,缓带风流叔子羊。清庙尚怀樽俎愧,折冲那许绍余芳[8]。

《此日阅城》:

方城汉水旧河山,今古舆图指顾间。北拱九重扃宛洛,西连百二往函关。云低雉堞楼台迥,月净狼烟鼓角闲。一统金瓯全盛日,新亭何必泪潸潸[8]。

第一首咏他检阅郧阳卫军队的盛况。他把郧阳卫的士兵比作汉文帝时期周亚夫将军指挥的勇猛如虎、纪律严明的细柳军,自比为晋代名将羊祜,诗篇洋溢着尽忠报国、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第二首写他视察郧阳抚城的感慨。郧阳城扃宛洛、通函关、控荆襄、屏中原,战略地位的重要自是不言而喻。裴应章身为郧阳巡抚兼提都军务,肩负着维护一方平安的重大责任。诗作书写了他确保郧阳安堵,实现百姓安居乐业、国家一统金瓯局面的美好愿望,诗人信心满怀、胸有成竹的心态跃然纸上。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9]141。”白居易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着眼,明确地指出文章、诗歌要积极主动地反映现实生活。他的这一主张在郧阳抚治设立后的十堰古代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一时期郧阳抚治特别是郧阳府所辖六县中社会重要事件在诗人们的笔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如明代叶照的《大观楼阅武》,张舜臣的《春日演武场阅兵》,王世贞的《大廷尉孙公山甫闻予阅兵,以六绝句遗。此皆公节制之师,予乐观厥成耳。辄勉奉酬以伸感谢》,裴应章的《久旱得雨识喜》,吴国伦的《送周象贤应徐开府修郧志成》,刘洁的《报捷》,廖希夔的《采皇木》,佚名的《县治初成》,熊魁楚的《避寇》、《病中寇至》;清代彭文炜的《楚郧大捷歌》,李如华《郧山大捷》,杨道成的《郑全寨御贼竹枝词四首》,贾洪诏的《题朱清山朱富山合传》,彭祖训的《祷雨黑龙洞纪事》,殷汝霖的《早春登南山文风塔放歌》,刘继昌的《壬戌夏五月西津城陷叹》,柯进美的《西津白骨塔落成志慨》,李标的《移建书院纪事十韵》,司效徽的《逆匪陷竹山,溪邑蠢动,秦师来援,民兵四应,未十日贼遂平》,谌祖璈的《五峰书院考棚落成偶题》等等。这些诗歌或描写阅兵演武的盛大场面,或抒发草创县治的喜悦欢愉,或吟唱采伐皇木的艰难辛苦,或记述纂修志书的重要事件,或歌咏抵御盗寇侵凌的英勇壮举,或赞美修建书院考棚的教化善举,或记叙祷雨禳灾的仪式风俗,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这些作品不仅是优美的诗篇,而且也是难得的历史资料,我们不妨把它们作为史诗来读。

关注百姓,关注民生是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伐檀》这样反映百姓疾苦的诗篇,以后历代诗歌中都不乏这类作品。这一优良传统在明清时期的十堰古代诗歌中得到了发扬光大。清代金国均的《西山锄禾咏》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郧阳辛苦耕作的农民和因战乱而流浪的难民。他途经郧西遇到正在除草的老农,与之攀谈,倾听了老年的诉说:

老农为我言,郧山埆且硗。瘠壤少滋润,小旱土已焦,山高水难致,枯槁何能浇。斜坡岁遍植,土浮根未牢。大雨忽倾注,稼穑皆流漂。三岁只两种,岭上无肥饶。种广收则薄,秉穗都难抛。输租入大户,所存已寥寥。丰年尚不足,何论歉岁遭。况复生齿众,无田耕平皋。老林伐且尽,开垦穷岧峣。寸地不留隙,石罅连山坳。牛耕不得上,锄柄须亲操。土疆岂易坼,一插争分毫。悬崖与峭壁,足缩心如摇。播种固不易,刈谷尤焦老。肩挑或背负,攀附随猿猱。往往逢坠石,仆压难奔逃。或者步仄蹬,失足空呼号。言罢复长叹,中心殊忉忉[4]。

诗歌再现了郧阳地区山大土瘠,既怕旱又怕涝,农民十种九不收的现实,对山区农民种地的艰辛和惨遭地主盘剥的遭遇给予了深切的同情。然而在诗人看来,郧阳山区的农民与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们相比,又有天壤之别:

我与老农语,一言慰尔曹。我家住平野,绣罫肥如膏。旱涝皆不畏,负郭何嫌遥。年来值兵变,转徙奔荒郊。有谷不得食,劫夺开仓廒。有地不得种,沃土成不毛。夜卧刚伏枕,烽火惊喧嘈。壮农被掳掠,老稚皆腹枵。何如尔曹乐,耦耕相招邀。当午稍炎热,挥锄好风交。带月夜归去,荷锄喜斯陶。饥食倦即睡,魂梦恬中宵。今岁荷帝泽,雨顺兼风调。秋至禾大熟,报赛倾醇醪[4]。

诗人用先扬后抑的方法,先极力渲染郧阳地区农民的艰辛困苦,然后又把这种艰辛困苦与流离失所的战争难民所遭受的苦难相比较,指出郧阳山区的农民有地种又不受战乱的祸害已经是很幸福了,意在表达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更为严重可怕,谴责战乱,渴望和平的主题得到了凸显。

清代康熙年间任竹溪知县的祁圣年对山区百姓的艰难困苦有更加深刻的感受,他《蕨根诗上郡伯》中写道:

维天生五谷,所以养万民。东西财赋地,禾稼如云屯。家家饱精凿,除旧旋易新。春揄贡太仓,岁久化为尘。岂识深山中,一粒如珠珍。刀耕而火种,穷年亦辛勤。瘠土不宜稻,讵能活兆民。况逢兵燹余,凋残未为淳。旷望烟火稀,原隰空畇畇。官租与私逋,追求又盈门。登场未逾月,升斗无复存。伤哉望岁心,岁富人自贫。妻孥相对啼,呼天天或闻[10]。

诗人把朝廷粮食堆积如山,长年存放以致于腐烂成尘和郧阳山区农民食不果腹,难以生存的两种现实一同展示在诗中,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地抨击了统治阶级不顾百姓死活的行为。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靠上山挖蕨根充饥度日:

有草不须种,自然产灵根。虽非黍稷俦,聊可代饔飱。妇子共畚锸,相携度嶙峋。枯丛得仿佛,环视生欢忻。长镵白木柄,搜索不厌频。所冀笤筐满,便如足仓囷。愧我吏而土,不能资而身。昨朝走山泽,足迹周破村。下车亲闻讯,引我沼涧滨。渍以水便肥,舂以碓便匀。漉成色皎洁,煮出香馩馧。稍可厌饥肠,未易生精神。能令菜色人,常带寒饿纹。相赖苟存活,敢以美恶分。我闻心愈悲,何计回乾坤[10]。

诗人目睹农民生活的惨状,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他奋笔写下了这首诗,上呈给郡伯,希望上级官员体恤民情,采取措施,改变山区农民这种悲惨的生活现状。他还写下了反映农民夜耕辛劳的《劝农歌》。作为一位封建社会的县令,能够写出如此深刻反映民生疾苦、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山区农民鼓与呼的诗歌,是值得我们充分肯定的。

歌咏赞颂先贤循吏、忠臣义士、善行义举、节妇孝妇是中国古代诗歌常见的题材,也是明清时期十堰诗歌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诗歌弘扬正气,贬斥邪恶,充分发挥教化功能的重要体现。

明成化年间荆襄巡抚原杰,上《处置流民疏》,改镇压流民为安抚流民,创建郧阳府、湖广行都司和郧阳卫,并进而在郧阳设抚治,形成了郧阳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开创了郧阳抚治长达两百多年的辉煌历史,是十堰历史上功绩卓著的一代名臣。他病逝后明宪宗朱见深特颁上谕《谕都御原公》以纪念,赠太子太保,谥“襄敏”。郧阳百姓为纪念他特建原公祠,长年供奉祭祀。他的后任以及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颂他的诗歌。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明代吴节的《原公政绩》和《原公祠》。两首诗都以赞颂原杰的政绩为基本内容,充满着对这位先贤的敬仰之情。前者为四言长诗,作者时而铺叙,时而用典,时而抒情,时而议论,中间几次平韵仄韵互换,全诗显得起伏跌宕,古朴典雅。后者为七言长诗,句句用韵,一韵到底,是典型的“柏梁体”,读来如长江之水,浩浩荡荡,一泻千里。作者又选用阳韵,使诗歌更显得音韵高昂,铿锵有力。

这类诗歌数量较多,如明代李荫的《裴公镇郧歌十首》,歌咏郧阳巡抚裴应章的政绩;李登鳌的《颂邑侯程公礼门德政》,褒扬清代同治年间郧西知县程光第的德政;胡思樊的《江使君治均之明年,有蜂成团来州治,越岁复有蜂团拥而至,使君作〈团蜂歌〉依韵和之》、《江清无此歌》,吟唱均州知州江闿的功绩。

清代张继声的《弔朱公裒》、《弔吴公应元》、《弔徐公日泰》分别赞颂明朝抗倭殉国功臣、郧西人朱公裒,为国捐躯的四川巴县县尉、郧西人吴应元,被盗寇炮烙而死的河南偃师县令、郧西人徐日泰。贾洪诏的《题朱清山朱富山合传》,叙写郧县朱清山、朱富山同治二年抗击天平天国起义军死难事迹。清代曾恒德的《刘孝妇诗并序》,吟咏乾隆乙亥年间郧县民妇刘氏刲肝治疗婆母疾病事迹。萧钧的《章烈妇墓》,歌咏清顺治年间竹溪典史章廷芝妻遇盗寇自刎事迹。龚克庸的《赠僧雪山诗并序》赞美郧县兴福寺僧人雪山义务修筑大岭山道路的义举。这些诗歌是咏唱忠臣义士、善行义举、节妇孝妇类诗歌的代表作品。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清代曾恒德的《刘孝妇诗并序》一诗,作者在诗序中说:“孝妇刲肝割臂,虽若不可为训,然使人子知此,则鲤可求,虎亦可扼也。人臣知此,则身可致[11]。”这里,作者一方面对刘孝妇的一片孝心给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又严肃地指出“刲肝割臂”,“不可为训”,显然诗人对“刲肝割臂”这种愚孝行为是不赞同的。这种科学态度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更为可喜的是,明清时期的十堰诗歌已经有了反映生态问题的作品。湖北黄陂人金国均在目睹了郧阳许多农民在山溪边开垦田地,破坏植被,与水争地的现象,夏季洪水一来,田地被冲毁,以致颗粒无收,农民劳而无功。他有感于此,奋笔写下了长篇五言诗《溪田叹》:

劝耕虽良图,此举殊昧昧。惟知稼事勤,不知水性锐。况复开山多,浮土日下坠。溪身淤益高,溪流更难治。狂澜岂易回,曲防古所忌。矩细纵悬殊,排决总一例。防河曾筑堤,溜急堤亦溃。防海曾筑塘,潮涌塘亦废。万千縻帑金,冒险乌可继[4]。

诗人明确地指出盲目地开垦田地,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给人们带来灾难。他忧心忡忡地告诫郧阳农民:

我今告山人,冲压无怨怼。非水湮尔田,乃尔遏水势。古者有神禹,导水行无事。疏瀹随高低,顺性自为贵。泛滥患已除,灌溉享其利。治水无他策,不与水争地[4]。

诗人对郧阳洪灾和治水之事的认识无疑是十分深刻而正确的。他认为并不是水要毁农民的田地,而是农民盲目开垦,与水争地,阻碍了水的自然导流。治水要向大禹学习,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千万不要与水争地。从表面看,诗歌反映的是人与水的关系,实际上诗人是通过人与水的关系的认识进而对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诗篇蕴含着我们今天所主张的生态文明的思想。早在约两百年前就已经有这样的思想认识,我们不能不惊叹诗人的睿智。

[参考文献]

[1] 谷应泰.平郧阳盗[M]//明末纪事本末:卷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7.

[2] 薛 纲.郧阳府志·艺文志[M].

[3] 定 熙.郧县志·舆地·山川[M].

[4] 程光第.郧西县志·艺文志[M].

[5] 尚书·尧典[M]//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

[6] 毛诗序[M]//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

[7]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8] 裴应章,彭遵古.郧台志·艺文志[M].

[9] 白居易.与元九书[M]//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1.

[10] 陶寿嵩.竹溪县志·艺文志[M].

[11] 定 熙.郧县志·艺文志[M].

猜你喜欢
郧阳诗歌
倾情水利作贡献 深耕水保为民生
——记郧阳区水土保持局局长郑全新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致故乡郧阳
诗歌岛·八面来风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为20名“讲台之星”立传
水源汉江 石聚郧阳——2017中国·郧阳南水北调奇石邀请展
2017中国·郧阳南水北调奇石邀请展
诗歌论
十堰市郧阳区中小学践行“五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