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2014-04-08 09:39孙怡然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帝国主义中共中央

董 剑,孙怡然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北京 1000912.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能否由如此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解放出来,将决定于这个统一战线的发展状况。”[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抗日战争前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适时调整政策策略,不断全面实践全民族抗战路线的结果。

一、“左”倾教条主义影响下的中共早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凸显,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不断对红色革命根据地进行“进剿”、“会剿”和“围剿”。面对严峻的军事压力和生存危机,中国共产党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提出早期抗日统一战线思想,然而在“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失误。

(一)提出广泛发动群众的抗日思想。9月19日,中共中央发表 《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的侵略目的,强烈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9月22日,中共中央在《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中提出“党在这次事变中的中心任务是:加紧组织领导发展群众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大胆地警醒群众的民族自觉”“进行广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暴行的运动”。此时中国共产党已清醒地要承担起发动广大群众起来抗战的历史重任。

(二)实行“关门主义”的抗日路线。受“左”倾教条主义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忽视了“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所引起的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实行‘关门主义’,主张打倒一切”[2],提出“为占领几个中心城市以开始革命在一省数省首先胜利而奋斗”[3],并认为九一八事变“给苏维埃运动与红军的斗争以极大的顺利”,“现在全国无产阶级及劳苦群众”的任务之一仍是“实行反帝国主义的土地革命”,“消灭反动的”“国民党政府”。[4]此时中共中央所开展的抗日宣传和动员工作有明显阶级性和排斥性,把打击对准了有心抗日的“中间派别”,使自己陷入孤立。

(三)“北上抗日先遣队”与抗日统一战线思想的新发展。1934年7月初,中共中央决定以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15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在《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中郑重宣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愿意同全中国的民众与一切武装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虽然,先遣队北上抗日终未能实现,但这促使中国共产党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关门主义”路线,也扩大了党的影响。

二、西安事变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

1935年1月,长征中的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之迎来新局面。

(一)“八一宣言”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指明正确方向。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制订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根据这一精神,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于8月1日起草了《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提出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呼吁全国各党派、各军队、各界同胞“都应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并表示苏维埃政府和中国共产党愿意作国防政府的发起人,红军绝对首先加入抗日联军,以“尽抗日救国天职”。[5]522“八一宣言”彻底摒弃了“关门主义”思想,将全国一切爱国人士纳入抗日统一战线范畴,是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件。

(二)“万里长征”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宣传队和播种机。长征路上的中共中央因早已与共产国际失去电讯联系而并不知“八一宣言”,但走上独立自主道路的中国共产党仍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抗日宣传工作。1934年11月,红军把“组织停战抗日同盟”作为瓦解湘军的主要口号;1935年1月,在瓦解贵州白军指示中,第一条就是“不打抗日的红军,哗变拖枪当红军打日本”。四渡赤水期间,红军在贵州留下了“加入红军打日本帝国主义去”、“白军兄弟不打红军,北上抗日去”等大量抗日标语。卓有成效的抗日宣传工作,使“川黔边的各派反蒋力量,纷纷与我军接洽,络绎不绝地前来会合”[6]。

(三)瓦窑堡会议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中的里程碑和宣言书。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指示全党,应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法与方式,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这就是党的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5]605。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正式提到全党面前。然而,面对蒋介石对陕北苏区开展的大规模军事进攻,会议确定的统一战线政策是反蒋抗日,“一切抗日反蒋的中国人民与武装队伍,无论他们的党派、信仰、性别、职业、年龄有如何的不同,都应该是全中国民众救亡图联合起来,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而血战”。[5]575这一政策首先在具有强烈抗日愿望、反对内战的国民党东北军和西北军中展开。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直接促成了同张学良的直接正式会晤,基本实现了双方停战。

(四)西安事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催化剂和推动器。国共两党的合作,少不得蒋介石的参加。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斗争到团结、由反对到联合的过程。1936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首次公开把国民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对象。9月1日,中共中央正式向党内发出指示,放弃“抗日反蒋”,实行“逼蒋抗日”的总方针[7]89。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提出“八项主张”[8]。中共中央从大局出发,全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答应“联红抗日”。

三、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扫清了障碍。为调整内外政策,国民党于1937年2月召开五届三中全会。10日,中国共产党发出《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表示中共将“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7]157这一声明,赢得了人民拥护,并挫败了亲日派继续“剿共”的图谋。15日,中共中央指示全党“今后的任务是巩固国内和平,实行对日抗战”。[7]159经过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初步接受了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日,中共中央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中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并要求南京政府“立即开放全国民众爱国运动,发扬抗战的民主”。[7]27423日《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第二次宣言》提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巩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实现真正的精诚团结,共赴国难的方针”。8月22—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在《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强调,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在使己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9月22日中央社发表了中共中央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以发表谈话的方式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自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4.

[2] 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历史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1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251.

[3] 中央档案馆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36.

[4] 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3.

[5] 中央档案馆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6] 萧克.红二、六军团会师前后[A].全荣阶.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C].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393.

[7] 中央档案馆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8]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云南省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西安事变档案史料选编[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03.

猜你喜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帝国主义中共中央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中的帝国主义寓言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罗登贤与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聂荣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践行与发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共产国际中国问题研究小组评析
尼共批印度像“帝国主义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