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形体训练在音乐学课程设置中的作用

2014-04-08 09:39郑大莉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歌唱者形体歌唱

郑大莉

(中原工学院 信息商务学院,河南 开封 451100)

舞蹈形体的训练主要是指学校对于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舞蹈活动以及所开设的各种舞蹈课程[1]。从世界音乐教学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国家对于学校的音乐相关专业都非常重视对于学生审美的教育,一般都会将舞蹈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或者是必修课程。舞蹈形体训练在一些学校都是音乐学专业学生所必须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学生都必须接受基本的舞蹈形体训练,这是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依据国家“培养素质全面,并且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的教育方针,学校对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够很好的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依据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音乐专业学生多样化的就业方向,确定在音乐学课程中开展形体训练的必要性,对学生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舞蹈形体训练[2]。

一、舞蹈形体训练在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音乐和舞蹈不可分割

音乐和舞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早在我国二千年前的《乐纪·乐象篇》对于乐就做了较为详细解释。“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与心,然后乐气从之。”从古代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发现舞蹈和音乐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都是人的一种情感的表达[3]。这些关于音乐和舞蹈的关系的论述中,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舞蹈和音乐关系的论述。比如在《毛诗序》一文中“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十分生动的对舞蹈和音乐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近现代很多经典的舞蹈剧目都伴有音乐的伴奏,舞蹈的表演离不开音乐,音乐的表现也离不开舞蹈,舞蹈和音乐相互依存而存在,他们看似独立,但又紧密融合。从更加深层次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实舞蹈也是音乐最为原始的一种形态,有节奏的舞蹈是音乐形成的最为基本的因素所在。

(二)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多欠缺舞蹈基础

在开展音乐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所面临的就是一群普通的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舞蹈形体训练,所以缺乏专业的舞蹈基础,学生自身的身体条件也相对较差。对于这些学生来讲学习舞蹈形体的训练就显得十分必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舞蹈基础薄弱的情况,循序渐进对学生开展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做到扬长避短,激发学生开展舞蹈形体训练的积极性。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发挥学生自身理解能力的优势,从而弥补学生身体动作的一些局限性,使得学生的表现力能够得到很好的挖掘。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对学生开展训练和指导,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的目标[4]。

(三)舞蹈形体训练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讲,进行舞蹈形体的训练能够对他们产生比较积极的影响。作为一名学习音乐的学生,他们毕业之后不管是作为一名歌唱者,还是从事音乐教育的教育者,或者是一名演奏者,这些工作对于毕业生的形体形态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很多学生在平时学习非常的刻苦,成绩也比较好,基本上掌握了登台表演、演讲的所有技巧,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登台时表现的自信、大方。但是一旦登上舞台或者是讲台,看见台下坐满了其他的听众、观众的时候,他们就瞬间忘记了平时所学习到的知识,有时候因为紧张甚至一句台词也想不起来。有些学生虽然在舞台上能够唱下去,但是看上去却十分的别扭,这是因为他们平时所受到的舞蹈形体训练比较少,身体较为僵硬,手脚往往不知道往哪里放,身体的节奏很难和音乐进行很好的配合,这些都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整体舞台表演水平的正常发挥,要想克服这样问题,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对学生开展有计划的舞蹈形体训练,提升学生自身的表演能力,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形体训练中一些最为基本的知识,促使学生能够掌握好台上和台下的形体的基本要领,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表演水平[5]。

二、音乐学专业开展舞蹈形体训练的作用

(一)舞蹈形体训练有利于学生掌握歌唱姿势

良好的歌唱姿势应当使得歌唱者保持放松自然的歌唱状态,同时还要具备兴奋积极的歌唱心理,以自身的形态美更好的促进声音美。一般情况下,歌唱者站立的时候要挺拔而不僵硬,两脚要稍微向着两侧分开或者是前后分开,但是要有重心,同时要保持腰部稳定两腿直立。练歌的时候练习者也可以通过边唱边舞蹈的形式放松身体。对于舞蹈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辅助歌唱。开展形体训练,可以从运动的过程与外形状态中发现学生在音乐表达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问题更好地进行纠正,促进学生音乐表达能力的有效提升。通过舞蹈形体训练,使得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舒展开放,达到气息通畅的目的,以便可以在演唱的过程中给观众以舒服、愉悦和轻松的感觉[6]。

(二)形体的训练有助于丰富学生歌唱表演

歌唱表演是对音乐进行诠释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有着一定的内在的规律和方法,歌唱表演不仅仅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同时还是一种比较直接的视觉的艺术[7]。歌唱者在舞台上不仅仅是要说唱,同时还要依据歌词的意思是用一定的形体动作对歌曲进行表现,这对于刻画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依据歌词的内容和音乐的风格添加形体表演的教学,这不仅仅是可以增强学生表演的自信,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协调能力的提升,促使学生可以形成一个自然、放松的歌唱状态。所以在进行歌唱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适当的增加一些舞蹈形体的训练,只有经过的反复的练习才能够更加的得心应手,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形体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歌唱表演技能

歌唱艺术一般可以分为歌唱表演和歌唱艺术,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歌唱者通过自己的形体训练,不仅可以很好地提升自身的身体协调性,还能够很好地增强自身的模仿能力,同时又可以对舞台气氛进行调节,调节自身对于气息的控制能力,使得自身的各个器官都可以处在良好的状态。现实情况往往是一个优秀的歌唱者在进行歌唱的时候,不管是表情状态还是形体的表演,都是积极兴奋、自然大方的,没有一丝的不自然。由此可见声乐表演和形体表演相互的结合,不仅对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还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自身的额表演能力[8]。

近年来,伴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加强,人们对于舞蹈艺术在陶冶和美化人的情感思想方面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因此舞蹈教育在很多院校的音乐广泛的开展,并且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要重视自身舞蹈形体的训练,对自身的表演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在音乐专业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开展舞蹈形体教学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对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增强更高阶段的学习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饶国栋.体育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09,(40):23-24.

[2] 李晖,王艳荣,赵铭恕,周兰芝.从生理解剖学角度看高校女大学生的形体训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2):77-79.

[3] 周珏,许汸.有氧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健身功效的实验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07):120-122.

[4] 关金永.新课程背景下高校健美操选修课教学改革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6):65-66.

[5] 葛小芝.不同音乐节奏的健美操对女大学生体成分及心肺功能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

[6] 刘洁.形体与健美操课对女大学生体质及自我观念、生活满意感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7.

[7] 王晓雯.谈舞蹈欣赏与形体训练的有机结合[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03):56-57.

[8] 张海英.影响高校女生选修形体课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9):44.

猜你喜欢
歌唱者形体歌唱
重读《昆虫记》4 竹笼中的“歌唱者”——蝈蝈儿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歌唱的基本素养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歌唱十月
初探歌唱者演唱中的技术转换
鸡霉形体
声乐演唱中不良心态的克服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