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酶溶解术与射频热凝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对照研究

2014-04-08 09:46齐亮胡熙苒郭建黄桂明陈平国
颈腰痛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热凝术胶原酶椎间盘

齐亮,胡熙苒,郭建,黄桂明,陈平国

(湖南省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南 湘潭 411100)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引起颈肩痛常见原因之一[1]。目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外科手术和微创介入治疗三大类型。我科在C臂引导下,根据患者病情,采用前入路射频、后入路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并对两种微创方法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10-2013-04间临床诊断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8例。男82例,女76例,年龄30~72岁,平均49岁;病程2月~11年,平均3.5年。随机分为两组,射频治疗组72例,男37例,女35例;胶原酶治疗组86例,男45例,女41例。所有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颈肩、上肢、头部疼痛等神经根压迫症状,部分伴有麻木、轻度肌力减退,经颈椎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明确,无椎管狭窄及严重脊髓压迫。

1.2 治疗方法

1.2.1 射频治疗组 采取椎间隙前侧方入路。患者采取仰卧位,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准确到达突出物内。拔出套管针芯置入射频电极,连接射频机(北京北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依次进行高频、低频电流刺激,确认无神经损毁后开始进行热凝,设定 60℃、70℃、80℃各进行 60秒治疗;之后90℃进行热凝3~4次,每次60秒,完毕后拔针,局部按压约10 min。患者术后平卧位24 h,并给予脱水、改善循环治疗,必要时行颈托制动。

1.2.2 胶原酶治疗组 胶原酶溶解术采用患侧椎旁后入路,患者颈部屈曲,患侧向上侧卧位。C臂下进行定位标记,穿刺针在所标记棘突旁开约3~4 cm垂直刺入皮肤后,向外5°角缓慢进针,沿关节突关节外侧缘穿刺,直到穿刺针准确位于椎间孔内。回吸无异常后连接注药导管进行脊麻实验(脊麻实验药物配制:1%利多卡因2 ml+曲安奈德1 ml混合,取1 ml注入)。根据突出椎间盘数目依次重复上述操作,若无全脊髓麻醉征象,即可每间隙缓慢注射胶原酶600 U(用1 ml生理盐水稀释)。术后处理同射频组。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MacNab标准[2]:优:术后疼痛消失,可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水平,活动无限制;良,偶有非神经根性疼痛,不需服用镇痛药物,术前体征明显改善,可从事轻体力劳动;可,症状和体征有些改善,但仍疼痛,偶需服用镇痛药物,活动受一定限制;差,仍有神经根性疼痛,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1.4 疗效评定 在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随访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方法如下:患者自我评价,疼痛程度记为0-10分,10为最剧烈疼痛,难以忍受,0为无疼痛。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VAS)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VAS)比较(±s)

注:与射频组疗效相比,△P<0.05,△△P<0.01。

?

3 讨论

胶原酶溶解术在我国开展始于1997年,在临床运用数十年被证明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3,4]。颈椎旁后入路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溶盘范围大,对突出型椎间盘突出疗效较好,对膨出型颈椎间盘突出疗效较差。射频热凝术的原理是射频穿刺针的工作端温度可达到80~100℃,直接消融部分突出的髓核组织,减轻或消除对神经的压迫,并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5]。从而达到解除神经压迫,缓解疼痛的作用,对颈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

在本研究中,在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中我们发现,射频热凝术治疗后的患者在治疗后即可迅速缓解疼痛,说明近期缓解疼痛比胶原酶要好;但术后6月VAS评分反而不如胶原酶组(P<0.05),证明远期缓解疼痛不如胶原酶。原因与射频工作端作用范围有限,对椎间盘髓核的消融范围有局限性;本研究中进行胶原酶溶解术后的部分患者在术后1~3个月反复出现疼痛甚至疼痛加重,有的患者要较长时间才能出现稳定的疗效,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6]。究其原因,应当与胶原酶的化学特性有关,该物质的催化及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因此,我们认为,应当为每位患者进行个体化的介入诊疗方案,在具体方法的选择时应当结合患者症状、突出节段、突出类型等进行分析。对于多节段、突出型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采用后入路胶原酶溶解术,以取得满意的溶盘效果;而对于单盘或单纯膨出型的,可采取前入路射频热凝术,迅速缓解疼痛,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对于突出物较大,根性症状较重的,单一方法疗效预期较差时,是否能将射频热凝术及胶原酶溶解术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进行联合治疗,以尽快缓解疼痛,又能有较好而稳定的远期疗效,对此,我们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1] 蒋玉娣,朱冬梅,陈斌,等.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 颈腰痛杂志,2012,33(1):35-36

[2] Sandhu FA,Santiago P,Fessler RG,et al.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reatment of lumbar synovial cysts[J].Neurological Surgeons,2004,54:107-112.

[3] 黎飞,沐海玲,杨庆立.胶原酶联合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9-30.

[4] 魏俊,温新院,付敏,等.CT介入下颈前路靶向注射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10):604-606.

[5] 罗霄,陈信军,李运涛,等.射频联合臭氧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J]. 颈腰痛杂志,2011,32(2):145-146.

[6] 王文,刘延青,刘建英,等.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颈椎问盘突出症3700例远期随访[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288-290.

猜你喜欢
热凝术胶原酶椎间盘
不同温度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胶原酶溶解术加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消融联合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的临床分析
胶原酶盘外注射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三叉神经痛97例临床分析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射频靶点热凝术在颈腰椎间盘突出中的疗效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