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病人抢救护理中的应用

2014-04-09 01:09钱美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左心心率通气

钱美兰

急性心力衰竭为心排血量急聚降低而造成的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以及发生急性淤血综合征,多由各类急性心脏病变引发[1],其病情凶险,及时抢救与护理是挽救病人生命和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2]。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心脏类事件发生频繁,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给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3]。我院自2013年1月起在急性左心衰竭病人抢救与护理基础上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2月我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46例为研究对象,男30例,女16例。年龄54~80岁,平均(68.8±10.6)岁。合并冠心病16例,高血压16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扩张性心肌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诱发原因:情绪激动26例,过度疲劳16例,肺部感染18例,不明原因13例。病人均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呼吸异常、脸色苍白、出汗、咳嗽及呼吸困难,病情较重者出现心搏骤停或休克等,肺部布满哮鸣音及湿啰音。X线检查显示病人心影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40%,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竭诊断标准,且经X线片、心电图等综合诊断。随机将本组病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1)体位护理。嘱病人避免下床活动,取较舒适体位,坐位时取软垫垫于背部,使双下肢下垂于床边,以减少回心血量,扩大胸腔容积,降低心脏前负荷,缓解呼吸困难。待病人不良症状缓解后,可改为平卧或半卧位,注意经常帮助病人更换体位,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2)氧气吸入。将浓度30%的乙醇加入氧气湿化瓶内,以维持病人肺泡表面张力。(3)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路,遵医嘱静脉给药。根据病人的心功能水平缓慢均匀滴注,一般滴速控制在40滴/min以下。遵医嘱静脉注射吗啡5 mg,烦躁不安者待首次注射20 min后再次给予同剂量注射,吗啡注射次数不超过3次。静脉注射40 mg呋塞米,以利尿和减轻病人心脏前负荷,间隔4 h再注射1次。5 mg硝酸甘油与50 ml浓度5%葡萄糖注射液输液泵输注,起始速度为20 mg/min,每间隔15 min加量10 mg。给予强心剂,即根据病人适应证给予洋地黄制剂或其它正性肌力药。(4)吗啡注射后注意观察病人是否出现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症状;呋塞米用药后应注意监测尿量,并做好低钾血症的预防性护理;洋地黄制剂给药后注意观察是否出现中毒反应。(5)接诊病人后立即连接相关设备进行持续心电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6)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各类用药的方法、时机、剂量等,并说明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药物毒性作用,以保证病人正确用药。(7)嘱病人注意饮食和运动,改善身体营养状况,预防血栓、体位性低血压、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8)心理护理。由于病人多表现为紧张、害怕、担忧、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难以集中精力听取医务人员的要求,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安慰,讲解情绪激动的危害,以减轻其不良情绪,争取病人积极配合。

1.2.2 试验组 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若病情无明显好转,则加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呼吸机型号为PB 840呼吸机,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通气参数设置:将呼吸频率设定为(10~15)次/min,潮气量设定为(8~16)m1/kg,呼吸比例设定为1:1.5,氧浓度设定为65%~95%,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对相关参数进行适当调整。若病人低氧血症的改善情况不明显,则可行呼气末正压通气,同时根据病人的实际耐受情况,对呼气末压力的相关参数进行适当调整,让病人逐渐适应,待到病人低氧血症得到改善,方可停止通气。若病人行无创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效果不佳,则可改用行经口气管插管有创机械辅助通气。

1.3 观察指标 (1)抢救成功[4]。病人急诊处理后病情稳定,为抢救成功;病人急诊抢救时死亡,为抢救失败。(2)抢救后血压、SpO2、心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抢救成功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成功 死亡试验组23 21 2对照组 23 15 8 χ2值0.032 4.600 P值

2.2 两组抢救用药后血压、SpO2和心率水平比较(表2)

表2 两组病人抢救用药后血压、SpO2和心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病人抢救用药后血压、SpO2和心率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压(mm Hg)血氧饱和度(%)心率(次/min)23 138.2 ±12.8 95.2 ±7.8 110.3 ±12.5对照组 23 166.3 ±11.6 85.5 ±7.2 123.6 ±12.8 t值试验组<0.001 <0.001 <0.001 9.801 6.066 4.923 P值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急,病情凶险,治疗困难,预后较差。随着临床病例的增多,给抢救提出了更高要求,抢救更加的早、快、准[5]。早期抢救是指病人发病至救治时间要尽可能地快,以减轻心肌缺氧而造成的组织损伤,改善预后。快速抢救指抢救的效率要高,应有序、快速、及时地完成流程性操作,尽快解除病人呼吸困难,改善机体缺氧,减轻心脏前负荷。准是指对症,要快速有针对性地对呼吸困难、心脏高负荷、合并症等进行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促进机体组织的快速恢复[6-7]。

病人入院后,常规给予吸氧、利尿及镇静等治疗,其中有大部分病人由于不能及时纠正低氧血症,致使常规治疗效果较差,严重低氧血症病人甚至出现器官功能衰竭,在短时间内死亡[8]。为此,有效纠正低氧血症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关键,而机械通气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应用正压辅助机械通气可改善其气体交换,增加氧分压,扩张已陷闭的肺泡,减少分流,也可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增加肺组织顺应性,降低左心室的跨壁压,最终降低后负荷,更为重要的是可改善缺氧症状,通过呼吸末正压通气,升高病人肺泡内压力,减轻病人肺泡及肺间质的水肿,进而有利于氧气的扩散。及时查找并消除诱因是改善病情的关键,吗啡是常用镇静剂,可改善病人因呼吸困难等不良症状引起的情绪焦虑、急躁,减轻呼吸用力和机体消耗,促进小的动脉血管扩张,提高心肌供氧量。硝酸甘油为血管扩张剂,其药理作用是促进血管扩张,加大心肌供血量,实现血流灌注,从而改善因缺氧引发的组织损伤。呋塞米有利尿作用,可有效降低病人心脏前负荷,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和记录病人尿量。洋地黄制剂为强心剂,作用是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心率[9]。

机械通气分为无创通气及有创通气,面罩通气属于无创通气方式,机器自身不增加任何阻力,应不影响呼吸机的同步性,并且对气流有一定的缓冲功效,可提高病人的耐受性,多应用于意识清晰、能配合治疗、咳嗽反射强的病人,而气管插管属于有创机械通气,可损伤病人的气管黏膜,增加气道阻力,对于使用无创机械通气仍不能缓解的病人可及时使用有创机械通气,以提高SpO2,增强心肌收缩力,预防急性肺水肿的发生,减轻病人心脏前后负荷,降低病死率。

总之,机械通气的实施,可大大提高急性左心衰竭病人临床抢救成功率,对病人血压、SpO2和心率改善效果更好,有助于提高病人的临床救治效果。

[1] 李丽华.维持性透析病人在血液透析后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与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101 -102.

[2] 兰 艺.急性左心衰竭117例急诊抢救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7):73 -74.

[3] 赵翠清,金莲兄.急性左心衰竭病人120例抢救与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2):1681 -1682.

[4] 高丽梅,区洁芬,侯香传.机械通气抢救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36-238.

[5] 赖利英,刘 姣,古玉梅.150例急性左心衰竭急救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8):71 -73.

[6] 马爱莉.单超加硝普钠拯救维持血透间期并发急性心衰的观察与护理[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16(2):37 -39.

[7] 由守娟.心室电风暴病人的抢救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3,6(2):133 -135.

[8] 章爱芳.机械辅助通气在ICU急性左心衰竭病人抢救中的应用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811 -813.

[9] 耿秀双.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流程图的制作与使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6):503 -504.

猜你喜欢
左心心率通气
心率多少才健康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不通气的鼻孔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