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讲解与备考指导

2014-04-09 12:26杨春艳
时事报告 2014年8期
关键词:题量关联词文段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讲解与备考指导

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在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原因有三:第一,题量大。从近几年的命题趋势看,国考的题型与题量分布相对固定,而言语模块一直保持为40题,题量居行测考试五个模块之首。第二,分值高。国考中140道试题的分值历来都不是平均赋值的,每个模块的赋值权重略有不同。但言语题目的分值一般为最高档,加之本身题量大,使得言语模块的总分值一直最高,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三,做题时间长。言语题目一般字数较多,需要大量时间阅读,这就决定了考生在考场上,必须为言语题目留出足够的时间。因此,掌握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命题趋势与备考技巧,对于备考行测考试来说十分关键。

按照《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的要求,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考纲要求具体到试卷中的试题来说,主要表现为三大题型:阅读理解、语句表达、逻辑填空。

一 阅读理解

国考中的阅读理解题主要以片段阅读的形式出现,即根据一段250~320字的文字材料,回答与文段内容相关的问题。这类题型侧重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题量一般在14~18题。

(2014-国考-41)收入分配是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的结果。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其实质就是改革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收入分配改革,从严格意义而言,并非是“均贫富”的改革,而是使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更加靠近公平、公正和正义的改革,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更加平等发展机会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改革。有了起码的社会公平、公正和正义,有了可以为社会成员提供平等发展机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

B.收入分配改革的背景

C.什么是真正的社会正义

D.什么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根据不同的提问方式,片段阅读题可以被细分为众多小题型,每种小题型在作答时阅读的侧重点也都略有不同。其中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细节理解题三种小题型为必考题型,且题量较大。但不管何种题型,都需要在准确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解答。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言语类题目并没有所谓的“秒杀技巧”。

在对文段的阅读和理解过程中,关联词法与行文脉络法是行之有效的两个方法,如果使用得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关联词法

关联词法主要从微观层面入手,通过常见关联词去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寻文段的重点所在。如一看到关联词“但是”引导的转折关系和“所以”引导的因果关系,就要把分析重点放在关联词之后。比如上题文段中,关联词“因此”引导了一个因果复句“改革收入分配,其实质就是改革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后文则均是对这一“实质”的具体内容的分析。可见,“因此”引导的因果关系就是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对应A选项。

2.行文脉络法

行文脉络法主要从宏观层面入手,通过分析文段的整体结构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到文段核心观点所在。而文段中起到补充说明作用的分论点、列举的例子和原因解释等部分,可适当略读或直接跳过。

(2012-国考-54)随着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对儿童阅读市场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作家自觉地思考读者定位,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从读者年龄段来说,有的作家专心致志地为幼儿写作,有的专门为小学低年级写作,还有的着力满足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需求;从写作内容来说,有的作家专门为孩子写科幻故事,有的一心写冒险小说,有的则认真地为孩子写生活故事。

分析文段的整体结构后不难发现,本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即提出了核心观点“越来越多的作家自觉地思考读者定位,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后文从“读者年龄段”和“写作内容”两个角度分别阐述作家是如何来思考读者定位的,属于分论点,起到补充论证总论点的作用。因此题目的答案应选择与首句内容表述一致的选项。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片段阅读题有文段复杂化的趋势,甚至可能还需要将关联词法与行文脉络法进一步综合使用,考生要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努力做到两种方法的融会贯通。

二 语句表达

国考中的语句表达题侧重考查考生优化表达的能力,即选择出哪一种表述才是最恰当、最连贯和最准确的。所以,择优原则在这部分题目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之间比较得出最佳选项。语句表达可分为三种小题型:语句排序题、语句衔接题和下文推断题。三者的考查形式略有不同:语句排序题是将原文段句子顺序打乱,要求考生重新进行排序,使文段句意明确、表达通顺;语句衔接题是将原文段中某一句话隐去,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中选择填入空白处后衔接最恰当的一句;下文推断题则要求考生合理推断出文段的下一段话可能阐述的主要内容。三种题型的数量一般在2~6题。其中语句排序题、语句衔接题为必考题型,下文推断题为选考题型。从近几年国考的命题趋势看,语句表达题目的比重有增加的趋势。其中,语句衔接题逐渐成为热门题型,需要考生们在复习备考时特别注意。

(2013-国考4-8)所谓声誉,实际上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过去在市场交易中表现的评价。声誉良好的企业,意味着在与利益相关者交易的历史中,扮演着可以信赖的伙伴角色。个人或者组织选择自己的交易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那些有着良好信用记录的企业,将更多地获得利益相关方的青睐,而且彼此的交易更倾向于继续发展下去,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 往往取决于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B. 是凭借自己或者他人的交易经验来进行判断的

C. 需要考虑双方企业发展的切实需要

D. 合作对象的知名度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

对于语句表达类题目来说,保持主体话题的连贯一致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在阅读中要试图找到贯穿文段始终的主线,做题时要以这根主线为依据去选择答案。比如上题,我们不难发现横线前后两段文字论述主体一致,横线前文语境提到“企业过去在市场交易中的表现”,横线后文语境提到“良好信用记录”,可见只有B项中的“交易经验”可与前后语境主体衔接,能够保持话题连贯一致。另外,文段中出现的关联词、标点符号等信息,也极有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三 逻辑填空

逻辑填空看似简单,实则是一种很容易失分的题型,需要考生同时具备准确的理解能力与优秀的表达能力。其考查形式为隐去一段文字中的几个实词或成语,要求考生根据文段语境内容,在四组词语中选择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国考中该题型题量一般为20题。

(2014-国考-37)治理环境确为政府职责,环境出现问题,其监管_________,执法不严难逃其责,但是,当大家不断_________政府不作为时,是不是也应该_________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污染环境?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周 斥责 检查 B. 不力 指责 检讨

C. 不善 苛责 检点 D. 不当 谴责 检察

说逻辑填空是一种综合考查类的题型,原因就在于做题的思考过程必须分为两步:首先,需要从文段语境中寻找信息,判断空白处应该填入符合何种要求的词语或成语,这侧重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其次,需要在四组词语中进行词义辨析,选项通常为近义实词或易混淆的成语,选择最符合语境的一组填入空白处,使文段表达准确通顺,这其实更侧重考查考生的正确表达与优化表达的能力。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失分。

比如上题,阅读文段后可知第三处空白填入的词语应与后文的“自己”搭配。根据搭配恰当原则,只有B项的“检讨”符合要求。A项的“检查”意为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一般搭配“身体”“工作”等;C项的“检点”意为言行谨慎,如“言行有失检点”;D项的“检察”意为检审被检举的犯罪的事实,如“检察案件”。

国考近年的逻辑填空题有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题目难度逐年增大。这一趋势既体现在文段的阅读难度增大,也体现在词语之间更加难以区别。这就使得逻辑填空题成为极易失分的一种题型,很多人做题时全凭语感,没有可操作的技巧,备考时也就无从下手。

事实上,要做好逻辑填空,的确跟考生个人的语感和语文基础水平有较大的关系,但同时也有一些技巧能帮助大家提高正确率。考生在备考期间可以从多方面来作好准备工作。首先,逻辑填空题中存在大量的高频实词与高频成语。如“商量”与“商榷”,“按部就班”与“墨守成规”,“举足轻重”与“举重若轻”,等等。这些高频词语完全可以通过大量做历年真题很轻易地总结出来。如2013年国考中逻辑填空的第一题和最后一题均考到了“举重若轻”,且均被设置为正确选项。故考生在备考练习过程中应注意多总结,准确记忆高频词语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另外,逻辑填空题的很多文段常常来自于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期刊,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瞭望东方周刊》等,这就是我们俗称的“题源”。所以,在备考时间较为充裕的情况下,可以有计划地进行朗读训练,每天抽出半小时左右来朗诵这些媒体上的文章,尤其是社论和与文化主题相关的文章。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可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并且对于培养语感、优化用词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一方法可根据考生自身的备考时间和文字基础等因素来实施和调整。

(华图教育 杨春艳)

本栏责编:何一乐

E-mail: ssbghyl@126.com

猜你喜欢
题量关联词文段
高中挚友情谊长
Your high school friends are your lifelong friends
体育单招考试数学试卷命题特点分析与展望
《说文段注》之“同意”及其理论意义
思想政治课练习的布置及讲评
汉语测试
单一·连贯·完整
关联词的秘密
关联词的秘密
五年级阅读主题:壮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