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说解构中重塑女性形象
——以李碧华《青蛇》为例

2014-04-10 16:15张衡
关键词:青蛇李碧华白蛇

张衡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经典传说解构中重塑女性形象
——以李碧华《青蛇》为例

张衡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作为中国民间集体智慧产物的“白蛇传”传说,往往带有不可规避的男性中心视角,而李碧华的中篇小说《青蛇》对民间传说“白蛇传”的重写,从主题上,解构了男权话语;从人物形象上,颠覆传统阐释,发掘了被掩盖的小青形象和被理想化的白素贞形象;从女性意识上,灌注了现代都市女性意识。李碧华的这种女性抒写试图打破男权中心文化中的“想象女性”的女性异化形象,还原女性真实的生活面貌,在解构中重塑女性形象,探讨女性命运。

《青蛇》;主题解构;形象颠覆;女性意识

当今,社会进入了消费主义勃兴的新时代,消费社会冲击了以往固有的价值体系,带来了全新的、多元的消费态度和消费品味,并对旧有的文学形态产生新的价值颠覆和新的文学解读,李碧华的《青蛇》就是其中翘楚,李碧华是香港通俗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常常以其奇异的想象和对两性关系的冷酷透视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探讨是其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青蛇》是李碧华重述传奇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改编自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虽然保留了一贯的情节,可是,通过贯注现代女性意识,对故事进行重写,使得传说从主题、人物形象、主流意识上都有了很大改变。

一、传统主题的解构

“所谓解构,是对一切权威结构、真理、知识的讨论和评注活动。它不是以理性、主体现代性以及任何一种绝对的目的和价值终结历史和思想,而相反,它要在思想终结的地方重新开始思想[1]。”女性写作从提出就站在传统男权话语的对立面,并试图对男权话语进行解构,进而书写自己的声音,展示女性真实的命运。李碧华通过自己的书写,对传统思想进行了颠覆性的解构,并且重新确立新的主题。

1.以色欲置换爱情

在“白蛇传”这场人妖之恋中,人们常常为白娘子的深情所感动,正如其他三个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织女》一样,爱情都是其中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感染和打动人的最大因素。可是在《青蛇》中,爱情被完全解构,并且置换为色相和欲望的综合。“看来只有我姊姊才会喜欢他,一半因为人,一半因为色。谁敢说,一见钟情与色相无关?”一句挑衅的话语,打破白蛇所沉溺的爱情的假象,这是青蛇作为局外人对爱情的清醒看法,爱情带着欲望,失去了纯洁性和纯粹性。

传说中执着追求爱情的许仙,在小说中却彻底背弃了爱情。“你也太低估我许仙了。你们根本低估了人类的能力,人类最会保护自己了。你们是什么东西,你真的那么笨,以为我不知道?”作为一个局内人,他以人类的名义,贪婪和怯懦给自己一份局外人的清醒。他明明知道青白二蛇的身份却不点破,享受着她们为了掩饰身份所付出的万种柔情;他明知道青白二蛇与他之间的爱欲纠葛,却左右逢源,坐享其成,并且最终置妻子于不顾,彻底暴露软弱、贪婪、自私的人性弱点。

1.青蛇:从女孩到女人

高校部门决算报表(下简称决算报表)是反映各高校财务状况和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等的总结性文件,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等。决算报表是高校年度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决算报表不仅是高校公布会计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负有法律责任的报告文件。其目标是向报表使用者提供高校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等有关会计信息,反映高校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报表使用者作决策。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高校编制决算报表是为了满足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了解高校财务信息的需要。决算报表质量对使用者的影响和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

她把爱情桎梏在人性的自私和怯懦拷打之下,使爱情经历世俗的蹒跚跋涉,使爱情脆弱而经不住诱惑,它不同于传说的不朽与伟大,而是卑劣且渺小。

本研究以从环境中分离得到的菌株 Y17作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反复多次ARTP等离子诱变,利用氯化钾敏感筛选得到核酸含量提高的突变菌株Y17aM3,然后对突变菌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并进行发酵培养条件优化及传代稳定性分析。

4.2 产品研发投入不足 产品研发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对不同土壤条件犁体适应性、关键部件耐用性、进一步提高整机作业性能等方面没有持续深入的研究;农机企业已形成“行业兴起—模仿抄袭—高速增长—产能过剩”恶性发展模式,导致企业更不愿意进行研发投入,产品更新换代慢,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

可是在李碧华的《青蛇》里,整个故事的权威被解构了,充满一股私欲。法海依旧代表权威,他相信“天地有它的规律”,妖就是妖,替天行道是他的任务,所以绝对容不下白素贞和许仙之间的人妖之恋。可是,正如小青所骂:“你这秃驴!凭什么为民请命替天行道?谁推举你出来当霸主的?人各有志,怎可由你全盘支配?”法海面对小青的质疑时霸道的笑和“数千年来,都是能者当之!当上了决不让!”的话语可以看出,他在享受权利带给自己的快感,也在行驶权利赐予他的私欲:“我要的不是你!我要许仙!”维护人间正义的权威,成了满足一己私欲的借口,相反,权威成了私欲行驶的手段。

在民间传说中,青蛇永远站在白蛇后面,为白蛇和许仙之间的爱情牵线搭桥,和白蛇共同面对法海的迫害,忠贞而又勇敢,展现了与白蛇的姐妹情深。可是,在《青蛇》这个文本中,青蛇一改其依附地位,成为主角,并且鲜明地展示各个阶段的心理,其女性意识随着文本的延续逐渐觉醒,从“女孩”蜕变成“女人”。

2.以私欲置换权威

对权威的另一种解构就是对崇高的颠覆。权威是以其崇高性令人仰望,而《青蛇》里,人比妖更加无情和自私。在男权文化体系中,英雄是建构世界的主体,而李碧华的《青蛇》消解了男权体系中的权威,甚至让权威显得荒淫而卑劣,把以往女性的依附地位同时也给消解掉,让女性主体冲出男权的话语体系变得名正言顺,而女性意识可以在文学的理想中建构自己的叙事话语。

二、人物形象的颠覆

“女性写作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在作品中构造出一个异于男性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并将男性主人公描画成丑角、玩物,此类写作不期然地颠覆了男权文化[2]121。”由于女性话语权的长期缺失,在文学作品中,常常都是男性作家凭借自己的想象来建构女性形象,而女性作家一旦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就会尽力抵制和反抗男性中心文化对女性的异化。

“毫无疑问,我为自己的无礼言语道歉,我再也不会说这样(无礼)的话。”接受媒体采访时,布朗手抵额头,羞愧难掩。

在对爱情的解构中,李碧华并没有陷入某些女性主义者批判男性的单一的视觉,而是从“人”出发,挖掘人性深处的弱点,以平等的价值立场审视男人和女人,不仅仅关注女性,也从女性的经验出发,使这种经验更具有女性主义色彩。

在“白蛇传”的故事结构中,权威是不可抗拒的,白蛇和许仙的爱情之所以会遭到法海的坚决抵制,是因为人、妖不同,所以即使白素贞已经成为人们眼中贤惠、端庄、得体、善良、救死扶伤的白娘娘,却依然逃脱不了被镇压的命运,权威超越一切,不管你爱情多么忠贞、美好,在权威面前,都要一切服从社会的秩序。

这里的“女性意识”,“理解为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用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立自身本质、生命意义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二是从女性立场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并对其赋予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和把握[3]9。”对于青蛇的女性意识,文本是以其对爱情的微妙变化开始的。

50万人脱贫、1000个贫困村退出、6个贫困县达到摘帽条件,贫困人口减至90万人以下。这是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2017年,江西省交上的一份满意答卷。2018年5月,江西省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和易地扶贫搬迁两项工作双双获国务院通报表彰。

看到白蛇和许仙成双成对,青蛇开始“心头荡漾”,她嫉妒白蛇所拥有的,所以她向白蛇提出将许仙让给自己的无理要求,并且开始色诱官差以试探自己的魅力,继而勾引许仙,勾引法海,这一切都是其迫切想变成女人、想拥有自我女性意识的行动。而在经历了白蛇产子、许仙背叛之后,青蛇的心智开始渐渐成熟,对两性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仅其完成了女孩到女人的转变,也完成了其作为女人的自我认同。“传统意义上的成长叙事一般涉及这样三个层面:生理身体的自然成熟;社会文化规范结构对个体的塑造;自我主体性生成而有意识地改造及责任的承担。这三个过程的叠加,通过自我认同而完成主体性构建[2]107。”青蛇从对许仙的勾引使她完成了生理上的女孩到女人,并且在对白蛇角色的模仿中与许仙的爱情中完成个体的塑造,最后以“女人”自居表明其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对青蛇女性的成长书写,也是作家李碧华对女性意识的极力表现,并且在着重表现女性自我的过程中确认和获取女性的现实存在。

在与白蛇相遇之初,“我最大的快乐就是吃饱了睡,睡饱了吃。五百年不变。”后来,随着青蛇对白蛇和许仙情感的参与,青蛇的心态慢慢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第一次在门口等待许仙的时候,“我的心剧烈地跳——然而,他的眼神并没有流连于我身上。”说明青蛇开始希望自我得到异性的关注,开始萌生女性的自我意识,这也是其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

2.白蛇:从女神到女人

“白蛇传”中的白蛇,聪明、善良、温柔、忠贞,为了爱情可以牺牲一切。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一种对“理想女性”即女神的想象,“她们或是男人遭遇不幸之时抚慰其精神创伤的慈母,或是支撑男人拼搏于逆境之中的力量,或是挽救男人于危难之中的救星,或是引导男人走入真善美之世界的航标。总之,从肉体到精神,她们都是自觉自愿毫不保留地要献给自己所爱的男人,她们以能为自己所爱的男人献身而感到无比骄傲[4]99。”这种女神的形象,在男性作家笔下常常看到,但是在女性作家笔下,女性往往并不那么“顺从贤惠”,她们常常带着一股天生的神经质在里面。

在《青蛇》中,白素贞已经由一个完美的女神形象被还原为一个真实的女人。她深情而独立,“一夜夫妻百夜恩,任凭他反复地变卦,她又反复地原谅他”,这种深情的痴女形象完全颠覆了以往传说中的女神范,而“任何男人跟我斗智,末了一定输,因为我比他们老一千岁,根本不是对手。我只要一个平凡的男人”,更体现了她女性意识的独立和洒脱;“相公,我漂泊孤零,只求一位知心人,天天吃我烧的菜”,把白蛇以往女神的庄重丢弃一旁,一幅相夫教子的小女人形象。而陷入爱情的白蛇“脸被春色熏红,眼睛是美丽而饥渴的,真不忍卒睹”。这种展示把女性的欲念赤裸裸地展示出来,对以往的形象进行重新建构。

由式(1)至式(16)可解得T1,T2,T3,T4,T5,T6,T7,T8,T9,T10,T11,T12和T14,并由此可得循环的量纲-功率

对白素贞的颠覆,是《青蛇》女性意识视角下的一次尝试和重写,其不再规避女性对于欲望的表达,不再迎合男性而一味深情脉脉,而女性真实的生命体验,将“无欲无求”的女神从祭坛解救,化成觅食人间烟火的女人。这种新的女性形象解放了女性自身也使历史遮蔽下的女人更真实而动人,李碧华的尝试也使女性“写自己”变得真实,打破以往男性“想象女性”的偏颇。

三、现代女性意识的灌注

“通过出自妇女并且面向妇女的写作,接受一直由男性崇拜统治的言论的挑战,妇女才能确立自己的地位[5]195。”女性自我的确立不仅仅需要女性解放,更要走过历史的遮蔽和个人的局限。传统的观念中,女性的幸福维系在男人的身上,而《青蛇》的作者李碧华重新塑造了一个类似现代家庭社会中的女性,白蛇聪慧美丽,法力高强,有能力打破一切,反抗一切压迫,却在遇见许仙之后,“把贤惠女强人的外衣脱掉,变成温情万缕的妻,依偎着男人,降低身份”,而在许仙背叛之后,还只想着,“我要我孩子的父亲”,原谅许仙的所做所为。现代女性的悲剧命运在白蛇身上上演,她们一方面摆脱不了家庭的束缚和男性的控制,另一方又在心理层面脆弱而寻求归属,渴望被保护和被照顾,自身的母性和妻性坚固而无法挣脱。而小青更像是现代社会中的“二奶”“小三”群体,她们努力寻找自我的存在感,而最终把自己的地位依附在勾引男人身上,通过对已婚男性的占有,来实现自我的主体性,其丧失伦理和道德的价值信念最终以爱情为借口,而她们追求的爱情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一个以男性话语体系建立的,以金钱、色欲、贪婪、占有为最终目的的荒诞之情,其本质还是没有逃脱女性依附地位,甚至让女性变得更卑微、低劣。《青蛇》的悲剧性,并不在于法海为代表的权威势力的霸道和专制,而是女性的不可克服的弱点所带来的人生悲剧,这种悲剧并非单一的批判男性话语、男权文化就可以解决,而是要上升到人性的层面,通过人性的弱点反思女性悲剧命运的形成,要有审视人性弱点的远见,窥见女性自我的弊端,并针对于此,建构属于女性主体的命运观。

社会文化的千年羁绊、人性的脆弱嬗变、女性自我的不可克服之弊端,以及作者自我的悲剧宿命观,使《青蛇》并没有给女性一个摆脱悲剧命运的出路。这并不是创作的问题,而是说明女性的真正自我归属是艰难的,主宰女性自我命运的道路还很长久,是需要内因的自我成熟、外因的不断斗争来合力推动,要先蜕变自己,再冲破社会、观念、文化的牢笼,而挣脱社会文化和自身弱点双重束缚,才能使女性主体性地位凸显,真正地破茧成蝶。

[1]陈福民.“伟大时代”与“小丑只见”[J].南方文坛,1999 (2):8.

[2]祝压峰.性别视阙与当代文学叙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3]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4]梁巧娜.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5]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M]//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The Female Images Were Reshaped in the Deconstruction of Classic Legend——Taking the《Green Snake》of Li Bihua as an Example

ZHANG Heng
(The Liberal College,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 530006,China)

As the collective wisdom of Chinese folk,the legend of the“white snake”often has the male-centered perspective,however the rewriting folk legend of the“White Snake”in the medium-length novel《Green Snake》of Li Bihua,from the subject,deconstructing the patriarchal discourse.From the figures,overturning the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 and exploring the covered image of Xiao Qing and idealized image of Bai Suzhen;From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cast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modern city female.The writing style of Li Bihua attempts to break the alienation of imagination on female by male and reduce the real female's life,reshape the female image in the deconstruction and explore the fate of female.

《Green Snake》;thematic structure;image subversion;female consciousness

I206.7

A

1672-9617(2014)04-0440-03

(责任编辑 伯灵 校对 伊人凤)

2014-02-12

张衡(1987-),男,辽宁盘锦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青蛇李碧华白蛇
极爱的感觉
可怕的“小白蛇”
戏曲艺术中“青蛇”形象研究
修心
蛇与玫瑰
无涯
“中国故事”系列(二)白蛇传说,最忆是《青蛇》
无涯
“小青蛇”
由妖到人:从两性视角看白蛇形象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