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恋独克宗

2014-04-11 20:20肖育文
旅游 2014年4期
关键词:马帮阿爸古城

肖育文

初识独克宗古城

十多年里,记不清来独克宗有多少次了,记得第一次是2001年秋冬季节,我一个人从丽江出发坐上到中甸县的班车,晚饭的时间到达。黄金周客房紧张,我们被安排在一个酒店的大堂休息。吃完饭我就问导游,独克宗在哪里?导游说你出去打个车没多远就到了。的士司机听说我们要到古城,就走完柏油路又走土路地把我们载到一片古旧的房屋前,随手指着一条伸向街道深处的七高八低的石板路告诉我们,沿着路走,就可到古城藏经堂和龟山公园。

沿着街道深深浅浅的石板路,我们走进了独克宗古城,街边古朴的木屋一幢接一幢,房屋大多是藏式风格建筑,偶尔也有几间汉式风格的。黄昏的阳光透过木屋,把斑驳的阴影投射在小巷深处。有些木屋铁锁把门,显然已废弃;有的木门木窗紧闭,灰蒙蒙的;有的墙院内传出孩子的嬉笑声和狗吠声。街上不时有穿藏服的人们三五成群地从身边经过。小巷弯弯,让我们辨不得西东,一路打听,终于来到龟山公园的小山丘下。见有一条石梯直通山顶,大伙便不管不顾地爬了上去。山顶有座叫朝阳楼的庙宇,庙的四周有一条一米宽的小路,大家沿着小路绕了一圈,没想到,不经意间就把中甸县城观赏了一遍,独克宗古城的全貌也就一览无遗了。夕阳的余晖中,木板覆顶、土木结构的藏式雕楼民居和远处野地里高大的青稞架,显得古远而神秘。

藏民心中的图腾

是夜,打开搜集到的资料,就像是翻开古城尘封的岁月,它辉煌的历史便伴着千年茶马古道的马蹄声,渐渐向我们涌来。

中甸即建塘,相传与四川的理塘、巴塘一起,同为藏王三个儿子的封地。历史上,中甸一直是云南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重地。千百年来,这里既有过兵戎相争的硝烟,又有过“茶马互市”的喧哗。这里是雪域藏乡和滇域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汉藏友谊的桥梁,滇藏川“大三角”的纽带。

唐代,滇西北(包括迪庆地区)为吐蕃王朝所属之地。公元676—679年,吐蕃在维西其宗设神川都督府,在今大龟山建立官寨,垒石为城,城名“独克宗”,即历史上著名的“铁桥东城”。传说当时的建城理念是缘于有活佛在古城对面山头遥望古城,发现大龟山犹如莲花生大师坐在莲花上一般,故古城建设布局形似八瓣莲花,形成因自然变化的空间。在古城的兴建中,建筑材料大都就地取材。工匠们发现当地出产的一种白色粘土可用作房屋外墙的涂料,于是古城民居外墙皆涂成白色,这种风格一直沿用至今。月夜,银色的月光把白色的古城打扮得分外妖娆,于是,当地人就把古城称做“独克宗”。“独克宗”藏语意为白色石头城,寓意月光城。明代,中甸两次被丽江木氏土司占领,木氏土司在大龟山建“香各瓦”寨,藏语石山寨,其地即是原来的大龟山“独克宗”。后又在奶子河畔建“大年玉瓦”寨,藏语名为“尼旺宗”,意即日光城。两寨遥相呼应,构成中甸历史上著名的“香各尼洼”,即藏区有名的“日月城”。

独克宗古城历来为滇、川、藏茶马互市之通衢,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达赖喇嘛请求互市于金沙江,清廷允准在中甸立市,独克宗成为滇藏贸易的重要集市。雍正、乾隆之时,境内矿业兴旺,四方商贾云集。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占领缅甸,切断滇缅交通,大批援华物资只能越过喜马拉雅山从拉萨经滇西北运抵昆明,县城又成为滇、藏、印贸易的中转站。俄国人顾彼得先生在他著名的《被遗忘的王国》中这样叙述到:据估计,战争期间所有进入中国的路线被阻时,这场“马帮运输”曾使用了八千匹骡子和两万头牦牛。另外,1936年,贺龙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中甸,在独克宗古城藏经堂两厢房设指挥部,在此召开了重要会议。

历史上,独克宗古城还经历过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的艰辛过程。最惨痛的一次是在民国初年,中甸县城三次遭受来自今四川乡城的土匪和来自东旺的土匪的抢劫烧杀,中甸县被夷为平地。商贾们惊恐万状,四处逃散,茶马古道的商队来往日益稀少,昔日中甸繁华的市场也由此逐渐冷落、沉寂下去了。

皮匠坡古城的“三里屯”

今天,在独克宗古城游走,你会发现它多了些时尚的色彩和活力,因为2003年以来,有十多家富有激情、乐于时尚、各具特色、个性突出的酒吧、客栈已悄然进入古城的怀抱。它们是榛子酒吧·客栈、阿纳作坊(骆峰客站)、中甸牛棚酒吧、乌鸦酒吧、紫外线青年旅舍+酒吧、陋石酒吧、康巴咖啡馆、滇藏驿栈、归栈隆藏式聊吧、最后的土司庄园客栈等,它们为古城提供的时尚生活方式和生活氛围,使古城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钟爱,而不仅仅是寻幽访古的人来此驻足。

古城中现有北门、金龙、仓房三条主要街道,道路以大龟山为中心呈放射状展开。北门街所属的古街——皮匠坡,是昔日古城茶马古道的主干道,说不出是有心还是无意,乌鸦——古城最早的酒吧之一就开在此,经营乌鸦酒吧的是一对夫妻:美国人艾梅和英国人吉生。到独克宗之前他们已在丽江呆了4年。说来也巧,和乌鸦相邻的榛子酒吧·客栈也是一对夫妻开的,他们来自中国的西北。和蔼可亲的男主人马哥是位退休干部,他美丽的妻子红姐却是辞去高级酒店管理工作来到香格里拉的。问起初衷,马哥淡淡地说:“这里好,地方宁静,百姓纯朴。大都市工作压力太大,想过一种轻松的生活。”榛子酒吧温暖的火炉、雪白的被单及女主人流利的英语使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在此找到回家的感觉。

见到滇藏驿站的女主人阿敏时,她正忙得不可开交,客栈一下住进了十多个来过夏令营的外国学生。做过导游的阿敏英文流利、动听,招待完客人,坐到面前的阿敏依然是巧笑倩兮。阿敏说自己和丈夫老骥都十分喜爱藏文化,两人在2003年9月新婚之后便举家投入到香格里拉的怀抱。至今,他俩义无反顾的行动仍为朋友所称道。经营最后的土司庄园的是北京男孩阿胜。家境优越的阿胜曾就读于北京国际学校,并准备读完大学预科后就到加拿大留学,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阿胜留学的事暂时搁置了。之后,心灰意冷的阿胜背起行囊开始旅行。终于,独克宗留住了阿胜的脚步。他决定租用农舍开办自己的青年俱乐部,为喜爱旅游的朋友们提供一个歇息地。同时自己也拥有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古城的日子

冬天的古城,天蓝得有些不真实,昨夜落在山上的霜雪,已被热烈的阳光晒得无影无踪了。偶尔向高处仰望,一座金顶的大寺在香烟缭绕中镇守穹天。我在山脚下,沿着沧桑的石板路,走向古城的深处。

迪庆高原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而独克宗古城却温暖安详。这是因为古城的南边有一列山峦,刚好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令西南的寒风不能长驱直入。城北是水源地,流淌着三条生命河,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各族百姓和丰富物产。北边的高地上,就是著名的松赞林寺,也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

独克宗古城街市环山而建,古城内的旧房子已经比较难看到,都是在原址翻修或者新建的,宽敞明亮,依然是典型的藏式土掌房为主,还有一些木楞房。城内分金龙、仓房、北门三街,有33个巷子。用粗拙的条石铺成的道路,很有年代感。古城中心有四方街,无论从哪条街走,都能转到四方街。

我此行落脚在一位朋友家里,朋友的阿妈是纳西族,阿爸是藏族。在这个小小的古城里,除了藏族和纳西族,还有傈僳族、普米族、白族、汉族等总共有23个少数民族。这里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生活习俗,独克宗古城其实就是一个多民族生活实景博物馆。当然想要了解到其中的细节或者比较绚丽的一面,需要赶上好机会,比如谁家要盖房子、娶媳妇、娃考上大学等等重要事件,都会有缤纷的活动,其中最缺少不了的就是筵席。拿起房子来说,有的人家要一连三天流水席大宴宾客。

阿妈家仍然保持着传统的藏式早餐,以糌粑为主,再配上酥油茶。中餐吃藏包子,烤琵琶肉。晚餐要隆重些,有牦牛肉干巴,有用干菜、蔬菜、马铃薯、豆腐和各种野生菌煮的藏式火锅。阿爸还取出家酿的青稞酒。餐后,阿爸和阿妈带我去四方街跳锅庄,四方街是古城人民休闲、娱乐、集会的小广场,也是早年易货交易的场地。今天的四方街周围都是高大的藏房,街上白天有烧烤摊和工艺品摊,为游客提供一些旅游服务,晚上摊子统统撤掉,广场中间点起篝火,古城的居民们和游客们一起,和着好听的音乐,跳起古朴的中甸锅庄和欢快的德钦弦子。这一天,刚好有一群散了喜宴的盛装年轻人聚了来,分外好看。

每天早上,阿爸都要在自家屋顶的煨桑台上把松枝、五谷烧给远处的神明,保佑在外地读书的孙子学业有成,保佑上班的儿子媳妇工作顺利,保佑老伴儿身体健康,保佑家里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每到初一、十五,阿爸就上大龟山上的大佛寺烧香。2002年,为了纪念中甸县更名香格里拉县,在大龟山上建筑了一座吉祥胜幢,藏语称“吉参”,有胜利、发展的意思,是独克宗古城的地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要四人齐心协力才能转动。

阿爸说他的阿爸就是有名的马锅头,家里的储藏室里,挂着当年前辈出门在路上用的酒口袋、糌粑口袋。独克宗昔日的旧马帮已经不在了,但那段马帮历史却更加让人着迷。阿爸最喜欢聊的就是马帮的故事。独克宗是茶马古道重镇,在茶马互市的年代,赶马人都是清一色的藏族小伙子,最好的马脚子来自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西藏芒康、另一个地方就是云南的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在当年也是商贾云集,马帮汇聚的地方。在独克宗古城里的一些上百年的老屋子里,发现了记录在中柱和房梁上的数字,据藏学研究者说那些都是早年的马帮留下的货物数量的记载。

中甸马帮路线行程较远的有10条,分别到达普洱、昆明、巴塘、昌都、拉萨、印度、贡山、理塘、新德里等地。马帮将大量的茶、松松(银币)、火腿、红糖等物资销往西藏和印度,又由印度购回咔叽布、黄十字香烟、靛青颜料、盐井沙盐等在本地销售或运往丽江、大理、昆明,藏区及迪庆的土特山货、药材和矿产等也得以被运往思茅、孟海和昆明等地。

阿爸后来也走过几趟马帮路,不是全程,只是其中的一些段落,目的是为了给一些科学考察团以及人类学研究者作向导。阿爸说,在修公路前,原来公路的位置,全部是原始森林,稍不留神就迷路了。现在马帮都退休了,去个拉萨,飞机一会儿就到。运送物资不再犯愁,公路铁路都很方便。只是在偏远的山乡里,还是需要用驮马驮运一些米粮、日常用品,但也只是从山下的商店驮回家,无须长途跋涉。那些马帮的老物件和老故事都要去博物馆里才能看个究竟了。

无论什么时候走在独克宗的小路上,都能让我找到完全不同的感受。独克宗老街上,酒吧、客栈、饰品店分列两旁,旧屋变大宅。但我知道,这应该不是最让人兴奋的景象,最打动人的,依然是那些新房子背后的老屋故事和陈年的旧梦。

许多的美,也许我们看过一眼,就再也不会相逢。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是我心中的日月,古城还在,人还在,期待早日得到修复。

猜你喜欢
马帮阿爸古城
古城西南两座桥
兴城古城:明朝最后的关外孤城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高仕兴:云南普洱市马帮传统民族文化继承者
阿爸
星星是路上夜晚的眼睛
吻吻阿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