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4-04-11 16:56
中国经贸导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融资环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在全社会达成共识。改革开放以来,与可观的经济发展总量和增速相伴随的,是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加剧,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从现实情况看,水环境屡遭破坏,全国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质自动检测周报显示,2013年我国各大主要流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海河流域的卫河、淮河流域的黑茨河、黄河流域的汾河(入黄前)等长期处于劣V类水质;大气污染加剧,雾霾范围扩大,极端天气增多,2013年12月30日,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存在污染的比例为37.1%;土壤环境恶化,地膜残留、农药化肥过度使用、重金属污染物渗入等破坏土壤环境,吉林省公主岭国家黑土监测基地土壤长期定位监测表明,黑土耕层土壤总孔隙度由44.5%—49.4%下降到38.7%—47.1%,田间持水量由21.5%—25.1%下降到18.8%—20.5%,理化性状恶化导致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减少,抗御旱涝能力降低,土壤日趋板结;生态系统退化,从内蒙古、黑龙江等地的情况调查看,森林、草地、湖泊、湿地面积亟须扩大。

一方面,中央三令五申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不能以牺牲能源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增长;另一方面,国内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发展依然强劲,2013年7—9月份,火力发电量、粗钢产量、焦炭产量增速分别为13.9%、9.9%、10.3%,比上半年增速提高11.3、2.5、2.9个百分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坚强保证。2014年是各项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兼顾环境保护目标的形势下,环保产业将发挥重要作用。环保产业既包括环保技术装备生产行业,也包括新兴的环境服务业,环保企业本身既要做好节能减排,其产品又直接面向环保市场,因此推动这一产业健康发展,能够直接有效改善GDP增长构成,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通过对广东、北京等地的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十一五”以来,我国环保产业迅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达到15%—20%,国务院将节能环保产业列为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预计“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将保持12%—15%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经济发展速度。随着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的不断完善,环保产品将面临更广阔的市场,我国环保产业将迎来前所 未有的黄金机遇期。

然而,我国环保产业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环保法修正案已经三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但尚未通过;企业规模偏小,融资渠道不畅的老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市场环境欠佳,一些规定不尽合理,环保企业对现有政策了解不够;环境服务业不够发达等等。

为此,我们建议:

1、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是认真研究各方面专业意见,修订《环境保护法》,增加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有关内容,明确环保产业在环境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尽早达成共识,尽快通过环保法修订草案。二是尽快出台《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规范污染源环境监管。三是完善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体系,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适时增加标准中污染物项目数量,修订污染物排放限值,提高环境质量要求和排放控制要求,引导环保产业发展。

2、拓宽融资渠道。一是推广发展项目融资。项目融资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融资方式和手段,以项目营运收入承担债务偿还责任,如BOT(建设—经营—转让)融资、TOT(移交—经营—移交)融资等。BOT融资具有投资数额大、投资周期长等特点,适合环保产业投融资,特别是城市环保项目领域。TOT融资通过公开招标向社会投资者出让资产或特许经营权,可以用于污水、垃圾处理及电力烟气脱硫脱硝等领域。鼓励项目融资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应用试点。二是发展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有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出现问题时租赁公司可以回收、处理租赁物,因而在办理融资时对企业资信和担保的要求不高,比较适合环保企业项目融资。融资租赁可以发展租赁公司独立承担资金模式、投资公司兼租赁公司模式、投资机构提供资金模式等。三是加大金融机构信贷力度。中央政府采用贴息等方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环保产业,探索将特许经营权、收费权等纳入贷款抵押担保物范围。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资质好、管理规范的环保企业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四是积极发展债权融资。可以利用环保国债筹集资金,鼓励企业采取发行债券等融资方式,有偿使用企业外部资金。五是积极利用国际资本。继续加强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申请环保产业项目专项贷款,引入第三方机构以保证公平,放大资金效应。此外,对于成长性较好的环保企业,私募股权融资、上市融资可成为企业发展融资渠道的重要途径。

3、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一是严格执法。加强市场监督、产品质量监督,强化标准标识监督管理,规范环保产业市场,让成本回归真实。二是促进先进环保设备(产品)消费。对使用量大、应用面广、产品质量好、污染减排效果明显、社会影响力大的环保设备和环境友好产品进行分类分级补贴,使购买先进环保设备(产品)的消费者和用户成为财政补贴的最终受益者,提高先进环保设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避免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加大对绿色环保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三是建立完善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市场。坚持谁污染谁付费原则,特别对一些特殊的污染物排放,一定要建立强制标准,市场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合法获得适量的排污权,出售排污权获得的收益用于污染治理。四是尽快下放住建系统环境工程专项设计资质审批,修订申请条件。现有的环境污染治理资质申请条件过高,甲级设计资质要求同时具有结构、电气、暖通、给排水等11位注册类工程师,乙级资质则要求具有6位注册类工程师,而环保企业要同时具有如此数量的非相关人员,没有必要,如南方就基本不需要暖通人才。住建系统应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下放环境工程专项设计资质审批、环境污染治理资质审批,调整申请条件,满足环保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五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要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使环保行业协会在行业推动、管理、协调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通过服务提升协会的行业凝聚力和号召力,协助规范环保产业发展。

4、推动环境服务业发展机制和模式创新。一是推动环保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以及横向联合,形成包括咨询、土建、金融、环保设备、工程设计等环保产业链各个环节在内,能够开展全方位、大规模作战的企业集团。二是推动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运营服务,发展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综合环境服务业,推动环境监测服务的社会化。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对各级政府环境管理成效的考核从以“重行动轻效果”转为以“切实改善环境质量”为考核目标,大力推动各级政府由以往单纯采购具体的环境设备、工程、产品转变为采购综合服务,促进改善环境质量,理顺相关财政资金渠道和政策保障机制。四是大力推动环境服务业试点。在加强环境监管、综合环境服务、工业园区环境管理、环境金融等领域积极探索,推动合同环境服务模式创新工作,促进环保产业的业态转型和升级,推动环保产业走向市场化、专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

猜你喜欢
融资环境发展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环境清洁工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漫观环境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