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科学发展:指导思想与未来走向

2014-04-11 11:34郝双才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科学农村

目前,我国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不少困境,如“一乡一校”、“空巢学生”、辍学现象、教育质量等。破解这些难题,需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揭示了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优先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以及发展模式等问题,能够为我国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未来走向在现代化要求、培养目标、发展机制、经费保障、资源配置等方面提供对策支撑。

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 科学发展观 未来走向

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不少现实困境,例如,“一乡一校”新问题已经显现、“空巢学生”关爱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学生辍学现象有增无减、教育质量整体不高和校车安全存在隐患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和质量,急需用科学发展观破解其面临的诸多困难与挑战,以寻求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科学发展观对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刻阐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手段等[1]。科学发展观对于破解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困境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为什么发展”揭示了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为什么发展”涉及发展的价值、意义等根本问题,是关于发展的价值论。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它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根本性、基础性的作用。“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2]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担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任,它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教育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适度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面,因此,“为什么发展”对于教育而言,是指教育的优先发展,是指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优先发展,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扩张,更要注重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发展后劲不足,主要是我们以前对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认识不够,对义务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认识不够。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也是解决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一切问题的关键。因此,要加大投入,优先发展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使之适度走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面,为把农村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巨大的引擎作用。

2.“为谁发展”体现了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

“为谁发展”涉及发展的价值取向、终极目的问题,集中体现了党的政治立场,是关于发展的目的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2]

以人为本是把人作为目的而非手段,是对人的目的地位的肯定,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尊重。而要维护人的目的地位和主体地位,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关注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教育必须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教育根本宗旨。坚持育人为本,就是要更好地发现人、理解人、尊重人和关心爱护人,发现人的优势和闪光点,理解人的个性特点,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和主体地位,激发和保护人的首创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义务教育能够满足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基本的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满足他们求真、向善、爱美的需要。所以,农村贫困地区孩子的追求和需要,就是当地义务教育的奋斗目标。

3.“靠谁发展”彰显了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教师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

“靠谁发展”是发展的动力定位,是关于发展的动力论。科学发展观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把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好、凝聚好,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生动活泼局面。因此,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承载着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双重意义。

教师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决定力量。义务教育的发展要靠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创造性地劳动、艺术性地教学。教师是义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导者,是义务教育活动的主要影响源。他们的专业成长对于义务教育发展、学生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是通过教学来履行社会承诺,实现个人发展和自身价值的。教师理想和希望的实现是在学生成长中表现出来的。只有在实践中研究和理解不断变化的学生,理解和研究不断发展的教材,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各种障碍并获得成功,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所以,对于农村贫困地区教师,应该培育他们的专业成长,提高他们的待遇,改善他们的教学和生活条件,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在让学生发展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发展,学生提高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提高。这是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良性发展之路。

4.“怎样发展”反映了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健康永续的发展模式

“怎样发展”揭示了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辩证思维方法,是关于发展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它坚持以人为本,反映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坚持系统推进,内涵重点与全面的有机结合;坚持统筹兼顾,追求不平衡中的平衡协调;坚持又好又快,注重效益和速度的最佳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着眼现实和未来的共同美景。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2]endprint

实现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快速超前地发展,首先要统筹协调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义务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兼顾教育发展中的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规模与结构、公平与效益的关系,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最大教育效益。目前,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主要存在两个不协调的问题:一是在经费投入上,与城市学校不协调;二是在学校办学条件上,与国家统一标准不协调。其次,实现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是实现教育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教育发展。多年来,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式一直是以“外延发展”为主,追求规模和数量,人才结构与就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匹配,严重制约我国产业升级,影响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调整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结构、改革教学模式、转变管理方式。再次,建立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科学的评价标准与机制。教育评价观是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观和评估标准,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改革行动和教育发展局面。而评价教育发展最高的标准,就是看教育能否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政治民主;能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此,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教育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估制度,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义务教育发展国家标准、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学校办学效益评估标准和学生发展评价标准等,同时加强教育行政督导,建立民间的教育评价中介组织。

二、用科学发展观把握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未来走向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能够紧跟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握其未来发展的走向,形成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科学发展的节奏和内涵。

1.在现代化要求上:实现信息化与乡土化的紧密结合

教育现代化是指教育要适应现代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发展,构建起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相贯通的教育格局,结合国内外教育资源,继承并创新、赶超国内外先进教育发展水平的过程。教育现代化是对传统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变革,这种变革具体表现为:它是保障人民受教育的权利,追求高质量的教育平等,让教育成果惠及人民的现代化;它是高度重视教育在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中发挥作用的现代化;它是贯穿人们一生的教育过程,而不是阶段性的教育;它不仅仅依靠传统的物质手段,更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现代化;它不局限于本地区和本民族,而是在全球化境域下的现代化。

因此,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现代化,就是要加大课程的改革力度,将国际化教育纳入自己的教育内容;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机会,让他们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运用好信息技术手段,使农村贫困地区现有的教与学的方式实现较大变革;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加大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资力度,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3]。一句话,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现代化,就是农村贫困地区学校既有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又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既有国际化的教育教学内容,又有自己浓郁的乡土气息;既能培养出服务全社会的优秀人才,又能投身于农村贫困地区,成为一名行家里手。

2.在培养目标上:大力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具有安全意识、生命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即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品质及其表现能力的系统整合。具体地讲,人的素质结构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现代社会生活方面的素质,包括人从事一切社会活动所必备的,能为现代社会的规章、规则、习俗等所认同的各方面的素质,如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卫生习惯、思维方式、身体素质、社会成员间自觉养成的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规范性等方面的状况与水平;第二层是文化智力素质,它是指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智慧状况,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所达到的素养、水平及其发挥、应用的能力与程度;第三层是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理想、信念等,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提高学生的这些素质,最重要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而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改变农村人口素质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所以,需要大力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完成义务教育的育人目标。

3.在发展机制上:使自然调整与政策调整共同发挥作用

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受“自然型调整”与“政策型调整”两大推动力的影响。所谓“自然型调整”就是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顺应人口、区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及城镇化发展趋势进行的调整。其中,人口因素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学校数量减少,主要的原因是在校学生数减少,也就是农村儿童数量下降,是学校进行调整的主因。同时,受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地理环境、交通便捷程度、人口居住方式等因素影响,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相对分散,学校规模集中度低,由此导致其学校数量多。所谓“政策型调整”就是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在政府部门出台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政策之后而发生的一些调整和变化,即教育政策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目前主要体现为“城镇大班额”、农村学生“择校”、农村家长“陪读”等方面。实证研究表明,1995~2008年间,在校生的数量变化是影响学校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我国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是顺应人口变动和城镇化发展的“自然型调整”。而2008年新一轮布局调整是应时而动,因势而发,是在“自然型调整”基础上的政策干预与介入。但问题是“政策型调整”没有恪守合理限度,出现了“一刀切”和无节制的撤点并校行为,违反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5]。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应该回归教育本位,回应教育需求,使自然调整与政策调整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推动教育的科学发展。endprint

4.在经费保障上:由“以县为主”向“以国为主”转变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并实施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体制是“谁办学谁掏钱”,即以地方为主负担教育经费。这种投资体制又分为以乡镇为主负担教育经费和以县为主负担教育经费两个阶段。“以乡镇为主”其实就是国家把举办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托付”给乡镇,即“以农民为主”承办义务教育。随着农民收入增长率不断下降,乡村两级不得不大量举债,而“集资办学”使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于是,“以县为主”投资体制便走上舞台。“以县为主”就是由县级财政统筹义务教育资金。这种投资体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均衡县内的贫富差别,但是要让贫困县背负起农村义务教育的重担,恐怕困难重重。其原因:一是县级的“财权”远远小于其“事权”,二是我国贫困县数量较多,三是中央的转移支付不足以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现实问题,四是我国义务教育还有巨大的资金缺口需要填补。所以,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必须由“国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变“以县为主”为“以国为主”,即提高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占GNP的比重,调整中央和地方对义务教育负担的比例,落实“中央统筹,分级管理,以国为主”的指导方针,使教育投入向农村贫困地区大力倾斜。

5.在资源配置上:“由边缘到中心”、“由外推到内生”发展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赖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一般来讲,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负责提供,地区性的公共产品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农村义务教育属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理应由中央政府负责提供。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义务教育的供给上实行的是两套政策,城市义务教育基本是由国家提供,而农村义务教育的供给却主要依靠农民自己,这种极不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直接后果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边缘化”。近年来,尽管国家加大了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但仍然远远落后于农民的需求,所以,对待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要有前瞻性,教育资源向该地区倾斜的力度要大大加强,实现“由边缘到中心”的转换,以促进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超越式发展,以抵消或弥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等劣势因素的不利影响,真正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对于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教育资源的倾斜与输入只是外部推力,提升教育理念和改进教育模式才是其内生动力。因为如果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在农村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之后,相对于硬件设施问题,师资队伍素质提高、生源吸纳、学校运营模式、学校管理改革、教学质量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等软件问题是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6]。从这一角度看,实现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价值重塑,形成其自身发展的积极性、自主性,帮助农村教育管理部门及农村学校建立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是解决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落后的关键。因此,义务教育资源倾斜政策的制定应更多地关注来自基层的微观教育发展问题,变输血为造血,变被动接纳为主动吸收,更好地惠及农村贫困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使他们获得自我更新、自主发展的力量。

————————

参考文献

[1] 陶传友,窦爱兰.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

[2]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要.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3] 胡卫,唐晓杰等.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 乌凤琴.素质教育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8).

[5] 雷万鹏.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影响因素与政策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6] 田芬、刘江岳.对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政策的思考.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

[作者:郝双才(1965—),男,山西襄汾人,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山西太原师范学院政治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郭振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科学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赞农村“五老”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