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电影院亦真亦幻旧时光

2014-04-14 16:50丁思恋
东方电影 2014年8期
关键词:大戏院国泰票价

文/丁思恋

对很多人来说,逛淮海路往往从国泰电影院开始。国泰电影院在淮海中路和茂名南路的转角上。外墙紫酱色与白色的交错镶嵌,显得格外素净典雅。在这个车水马龙的街区,每当盛夏时,有两旁树木的掩映,国泰电影院便显得更为“低调”。但其实这里曾是张爱玲最爱光顾的地方之一,也存留着上海老克勒们难以忘怀的“旧时光”。

国泰电影院出现时,淮海路还叫霞飞路。当时,这条繁华的商业街名店林立、名品荟萃,一度是上海的时尚之源。1930年,在英籍华人卢根的推动下,国泰电影院选址于此,由鸿达洋行负责设计,不久后,正式投入建设。经过1年多的筹备,1932年1月1日影院正式开张。在当时,电影院多数作为“戏院”存在,辅以放映电影,因此,人们称其为“国泰大戏院”。开幕当天,《申报》刊登了一则巨大的广告,所用广告语为“丽富宏壮执上海电影院之牛耳,精致舒适集现代科学化之大成”。与此同时,广告上还预告了当天的开幕影片,为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出品的《灵肉之门》(现译为《自由魂》)。这部黑白影片由当时的“米高梅第一夫人”瑙玛·希拉主演,早在国泰大戏院开业半年前已经在美国上映。尽管这是一部侧重表现父女关系的影片,但为了达到招徕观众、吸引注意的宣传效果,在《申报》的广告中,特意以耸人的“香热风流而富有戟刺性”来形容该片。

与同时代的其他影戏院相比,“国泰”在各个细节处都彰显了“执上海电影院之牛耳”的精神。当时,国泰影戏院整个放映厅有1081个座位,且不设立柱,这使得观众无论坐在哪个方位,视野都不受阻挡。厅内还装有冷暖空调,一年四季都能提供一个舒适的观影环境。尽管对现在的观众来说,这并不算稀罕。但当时,在高成本的运营压力下,只有少数影戏院才能提供这样的服务。没过多久,“国泰”又为爱看英美片的观众们装配了“译意风”设备,将影片中的英文台词,通过 “译意风”小姐的同步翻译变成中文,让观众能更畅通地接触外国片。除了看电影外,国泰大戏院还在二、三楼开设了供观众娱乐的弹子房,后来也成为了青年男女约会交友的好去处。

繁华的街区,黄金的地段,国泰大戏院得天独厚的优势造就了它的“贵族身份”,也注定要将许多收入微薄之人拒之门外。国泰大戏院成立之初,票价就远远超过了其他平民影戏院。比如,当时的黄金大戏院、明星大戏院等,票价多数为2角,但国泰大戏院的平均票价就超过了4角。而像一些热门的英美片,首轮放映时,票价更会超过1元。这样的价格水平对30年代初月薪只有20多元的普通工人来说,的确过于昂贵。正因为如此,在当时,如果能在周末看一场“国泰”夜场电影,那绝对是普通百姓眼里的一大人生乐事。

国泰电影院骨子里浸染着海派气质。老上海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来“国泰”看一场电影,总会空出时间在周围的街区逛逛,亦或是去斜对面的红房子尝尝法国菜。在如梦似幻的“旧辰光”里,“国泰”代表的就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和品位。即使到了现在,戏院遍地,“国泰”依旧是信奉“情调至上”的人心中最宠爱的那一个。

猜你喜欢
大戏院国泰票价
演唱会
天津:京津城际延长线票价“公交化”
上海大戏院三月“重生”
70多岁上海大戏院改建
话剧《惊梦》
国泰基金旗下多只基金近六个月涨幅超10%
论故乡·026
论故乡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