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职业内在环境 提升护士职业获益感

2014-04-15 07:00李晓红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40216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16期
关键词:委员会护士职业

李晓红(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 402160)

随着民众保健需求的增加及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护士面临越来越多的工作压力,据浙江大学一项研究表明:62.8%的护理人员易产生职业倦怠,缺乏职业获益感。陈祥丽等[1]认为职业获益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喜欢、认为有价值,从而感到满足的积极情感状态。提高职业获益感可增加职业认同水平,使护理人员对其职业相关的感知较积极,此积极情感可帮助护理人员克服艰苦的工作条件,减少离职倾向[2]。2012年,作者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学习进修,邵逸夫医院护理人自主、自信、关爱的护理理念,人性化的服务沟通理念、全面的护理教育、浓厚的学习氛围、多样化的护理管理,使作者深感优化内在职业环境、营造支持性护理环境对提高护士职业观的影响。

1 营造浓厚护理文化氛围

护理文化是一种以调动医院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为中心的新的护理管理模式[3]。护理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一旦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内化为所有人的行动指南之后,会营造出独特的护理人文气氛,树立出良好的职业形象,规范的护理服务。

1.1 构建和谐的护理管理支持组织

1.1.1 护理专业委员会 成立伤口造口护理委员会、糖尿病教育委员会、静脉输液管理委员会、健康教育委员会、护理科研-循证委员会、疼痛护理委员会,为专业同行搭建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专科护理人才,体现护理职业学术价值。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护理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1.1.2 护理人文委员会 借鉴磁性医院管理模式,提供职业交流平台,成立同事间支持委员会、护理交流委员会、哀伤护理委员、护理礼仪委员会、心理评估干预委员会、志愿者委员会,应用人本管理的理念对护士实行人本化管理,提倡员工是最宝贵的资源,主张每个员工都应该被爱、被尊重,组织关爱每个员工,将关爱逐渐辐射到患者身上。

1.2 重视护士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生涯是个体制订职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手段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可最大限度地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其才华与潜能,对增强其职业认同感至关重要。职业适宜的规划可帮助护士维持良好的职业状态,使其面临职业压力及困境时不轻易放弃,坚持职业目标,形成稳定的职业价值体系与积极的职业认同感[4]。

1.2.1 协助护士职业规划 管理者根据不同层次护士或同一护士的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目标,将护士分为N1~N5护士、教育护士、高级临床专科护士、护理管理者、护理专家,颁发岗位证书,分层、分阶段地引导其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使之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以减少部分护士因盲目从众而过度感知工作压力或职业倦怠,进而稳定其较高的职业认同水平。

1.2.2 构建护士成长平台 建立新护士成长平台,新老护士结成帮扶对子,帮助新护士适应环境,同时资深临床护士的职业态度,可极大影响新毕业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胜任力;借助护理信息化建设平台,构建网上继续教育体系,开展必修教育加选修教育学分制管理;开展潜力护士成长项目,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挖掘护士工作潜力;护理教育部组织管理、领导力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自身、对病患、对职业的管理能力。

1.3 提升护士压力应对能力 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与支持,由人文委员会的建设、职业化心理技能培训、护士健康筛查、精神卫生专科治疗为护士构建“压力应对支持系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进行交流技能和情绪管理培训,模拟临床困难情境讨论和分享,积极开展同事支持项目,如帮助新护士适应环境,关爱孕期、哺乳期护士,对特殊案例予以个体咨询或紧急事件应急晤谈,让员工感受到来自医院的关心与爱护。

2 提升医院系统支持力度

2.1 建立床位统一调配协调处 该处对全院床位进行统一调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把患者安排到最佳楼层治疗,提高床位利用率,杜绝加床,避免因加床导致的护理人力相对不足,保证护理人力资源相对稳定。

2.2 加强医院信息化支持 将HIS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OA)、护理综合信息系统、移动护士工作站系统(PDA)、全信息条码信息管理等系统投入临床运用,从电子化角度提高对信息的保存、传递、共享、运用;提高护理工作的精确性、及时性和效率;保障护理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处理;护理工作流程化,工作效率增加,减少护理差错概率;有效地将现代科技运用于护理工作,体现护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

2.3 建立发送调配部 专业人员陪同患者进行检查、住院、手术以及运送标本等;药物配置中心按医嘱准备患者口服、静脉用药,将药物分发配送至各楼层;设立护理秘书,负责费用管理、物资申领等非护理性事务;护士不再从事繁杂的非护理工作,增加了直接护理时数,使护士有更多时间服务于患者,参与患者管理,利于增进护患关系。

2.4 完善应急支持体系 院内任何区域发现需抢救的患者,拨打院内急救电话,由专业急救小组成员进行抢救,此举措不但可保障急救措施有效落实,保障患者安全,还可缓解因意外事件发生导致护理工作量的增加,切实保障特殊时段,如夜间、护理人员减少情况下护理工作安全,缓解护士因突发事件带来的思想顾虑及工作压力。

3 建立护理质量保障支持体系

借鉴JCI这一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中西合璧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持续改进。

3.1 护理制度支持 护理部组织编写护理相关制度、护理实践指南(操作规程、常规)、护士必读、部门服务计划、部门制度、部门应急预案、专科护理等标准,每一操作、每一流程、每一仪器说明均有章可循,保障了护理流程、操作技能全院高度统一。

3.2 护理质量改进 设定质量改进基本框架,制订全院性的质量改进计划;强调质量与安全的全员参与合作,各护理单元参与质控管理,系统地分析各种资料,确定全院质量改进重点和质量监测指标;组织多科合作的质量改进项目;建立了定期评价质量体系,定期邀请有经验的第三方对质量体系进行检查,着重发现薄弱环节。

现今,护士作为与身心失衡的患者最频繁接触的角色,既要承担临床处置的高风险职责,又要遵循弱势患者的需求规律,无疑是职业倦怠的易感、高发人群。面对需要较高强度情感投入的工作,护士会因各种压力感到疲惫,失去关爱患者的热情;对工作漠不关心,甚至产生厌恶感。邵逸夫医院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支持性护理环境对减轻护士工作压力、保持积极愉悦的工作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热情、主观能动性,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从而为提升护士职业获益感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与思考。

[1]陈祥丽,张乐华,杨昭宁.护士职业认同量表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2):1136-1138.

[2]刘玲,郝玉芳,刘虹,等.护士职业认同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2):30-31.

[3]王栋梅,叶宝霞,李亚玲,等.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的护理文化建设[J].湖北医药学院院报,2011,30(2):211-213.

[4]曹晓翼,刘晓虹.护士职业认同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81-183.

猜你喜欢
委员会护士职业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