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络病』用药规律探析

2014-04-15 14:25钱月慧
江苏中医药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临证指南虫类辛味

钱月慧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宁夏银川 750004)

叶天士『络病』用药规律探析

钱月慧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宁夏银川 750004)

叶天士认为络病以络脉阻滞为特点,多表现为气滞、血瘀或痰阻,提出辛味通络等用药诸法,临床喜用辛香药,善用虫类药,巧用血肉有情之品,善用药对,妙用藤类。分析叶氏治疗络病的用药特点和规律,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络病 投药和剂量 叶天士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络病学说发展中贡献最大。他将《内经》中有关“络”的生理认识,融入到杂病的病理阐释中,开创性地提出了“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久病入络”和“久痛入络”,对疾病由浅入深、由气及血的传变规律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络病以络脉阻滞为特点,多表现为气滞、血瘀或痰阻,提出辛味通络等用药诸法。从其弟子整理叶氏临证医案的《临证指南医案》中收治病案2562例,其中与络病治验有关者239案,占其总医案数的近十分之一,可见络病论治的广泛。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大凡络虚,通补最宜”[1]200,“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1]526,“攻法必用丸以缓之,非比骤攻暴邪之治,当用缓法”[1]452,“络中气血,寒热虚实,稍有留邪,皆能致痛”[1]619。从中看出,络病要辨寒热、虚实、浅深,治疗原则是疏通络脉和透达络(毒)邪。祛邪之法根据病情需要而定,以理气、逐瘀、化痰、除湿、清热、解毒、散寒、扶正、通络、养络等一法施治,也可多法兼用,以荡涤络邪,驱邪外达,调畅气血,平衡阴阳。祛邪即祛毒,而祛毒就是给邪以出路,其治重在祛邪,驱邪勿尽,又要宿病缓图,以免攻伐正气,要讲究“络病功夫”,使邪去络通,络病向愈。

1 喜用辛香药

辛香宣透可引经通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味厚则泄,薄则通”[2]203。桂枝、绛香、小茴香、丁香、麝香、郁金、葱韭等辛香之品,不但可以走窜通络,还兼引经作用,可引诸药达于病所。故叶氏辛味通络法,以辛味为主,并强调“络以辛为泄”,“久病在络,气血皆窒,当辛香缓通”,“酸苦甘腻不能入络”。

2 善用虫类

虫类走窜可剔邪搜络。初之络病,多气机失调,可用草木类药物治疗,病久则血伤入络,败瘀凝痰,混处络脉,痼结难解,因而必须用虫类搜邪剔络。虫类药物为血肉之体,又喜动跃,体阴用阳,能深入经络,祛除瘀痰。如全蝎、蜂房、穿山甲、水蛭、虻虫、地龙、蜣螂、土鳖虫、蜈蚣、僵蚕等在络病中常用。[3]《临证指南医案·积聚》:“拷仲景于劳伤血痹诸法,其通络方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之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著,气可宣通,与攻积除坚,徒入脏腑者有间。”[1]235可见虫类药材具有独特功效,对现今临床难治病如肝硬化、风湿顽痹等病证的治疗,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3 巧用血肉有情之品

血肉有情之品可填补络道之虚,用于精血亏损之奇络虚证最宜。凡下焦所损,乌贼骨、淡菜、鲍鱼等均为腥臭脂膏之类,因其同气相求,更能取效。《灵枢·卫气失常》云:“血气之输,输于诸络。络病日久,营卫失常,气血不充,络道失养。”[4]415如鹿茸、猪脊髓、阿胶、龟版、紫河车、海狗肾、羊肾等血肉有情之品能以髓填髓、以脏补脏、至阴聚秀之物以补阴精、阳气生发之物以壮阳气。故叶天士云:“余以柔济阳药,通奇经不滞,且血肉有情,栽培身内之精血,但王道无近功,多用自有益。”

4 善用药对

叶天士善用药对,随证化裁[5]。常见药对如鹿茸、人参升固督脉之气;鹿角霜、桂枝温通脉络;鹿茸、龟版通补任督;杜仲、沙苑子强腰固带;川椒、小茴香辛温通阳;淡苁蓉、当归温润通补;人参、紫河车温养气血;人参、茯苓通补阳明之虚;禹余粮、赤石脂固补阳明,用于阳明失阖之下血;当归、桃仁辛润通络;黄柏、白薇清热坚阴,用于阴虚阳浮;川楝子、橘核、茴香常用于男子瘕疝;南楂肉、茺蔚子、香附用于女子通经。还常选用以下药对:当归、生姜、羊肉;乌鲗骨、茜草;女贞子、墨旱莲;人参、熟地黄;当归、熟地黄;延胡索、川楝子等。

5 妙用藤类

藤类入络源于取类比象之意。《本草便读》:“凡藤类之属,皆可通经入络。”藤类蔓延缠绕,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形如络脉。因此,随证可加络石藤、海风藤、忍冬藤、鸡血藤、大血藤等藤类药物以理气活血,散结通络。

[1]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烟建华.内经选读.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3]谢忠礼,韦大文.从《临证指南医案》探讨叶天士络病学说的主要思想.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1):15

[4]明·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5]朱慧萍.叶天士治奇络病法则及用药特色.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13

R285.6

A

1672-397X(2014)10-0015-02

钱月慧(1971-),女,硕士,副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工作。eqih@163.com

2014-06-08

编辑:傅如海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NZ0544)

猜你喜欢
临证指南虫类辛味
秋分
——以“收”为主 多酸少辛
虫类药在腰痛宁胶囊中的应用
Network Pharmacology Investigation in the Mechanism of Radix Pseudostellariae-Rhizoma Anemarrhenae Therapy for Diabetes Mellitus
虫类中药不可久服
《临证指南医案》中“四时节律”运用探析❋
基于中国知网的《临证指南医案》研究概况分析※
虫类、螨类、线虫类发生规律有什么不同
虫类、螨类、线虫类形态特征有什么不同
《临证指南医案》治痹特色探析
夏吃辛 养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