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第一大病毒性传染病—蓝耳病及其临床表现

2014-04-15 14:25花象柏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嗜血猪病耳病

花象柏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猪第一大病毒性传染病—蓝耳病及其临床表现

花象柏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我国著名动物传染病专家,现年87岁的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蔡宝祥,在2013年第10期《畜牧与兽医》发表了一篇题为“30年来我国部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发展与回顾”的论文,该文称蓝耳病“目前已成为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第一大病毒性传染病”,因此,我们要改变过去认为蓝耳病只是猪的“重大传染病之一”的看法。

1 猪蓝耳病成为第一大病毒性传染病的原因

蓝耳病之所以成为猪的第一大病毒性传染病,这是蓝耳病的病原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因为它会引起猪发生严重而持久的免疫抑制。

1.1对免疫功能的摧毁性破坏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蓝耳病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也可通过皮肤的伤口进入猪体内的单核巨噬细胞,并在其内繁殖增加了自身的数量,使猪在感染蓝耳病病毒后1~7d,体内病毒数量不断增加,至第7d达到高峰,以后数量下降,表明猪体内大量单核巨噬细胞由于蓝耳病病毒的繁殖而破坏。因此,蓝耳病病毒对免疫细胞的破坏是摧毁性的,猪的其他重要传染病的病原都不具有这种功能,因而它们对免疫功能的破坏都无法与蓝耳病病毒比拟。

据美国著名免疫学家Micheal理论,病毒感染猪体,猪体免疫反应的建立经过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非特异性的,以产生干扰素和各种细胞因子为主。

流感病毒感染猪体,肺内单核巨噬细胞会产生大量干扰素和细胞因子,在一周之内可将流感病毒消灭。故猪流感这种传染病的内在免疫学机理决定了它的流行病学特点永远都是速战速决的。

蓝耳病病毒感染猪体,单核巨噬细胞几乎不产生任何干扰素和细胞因子,或者说,其第一个阶段的免疫反应几乎为零。故蓝耳病的内在免疫学机理决定了它的流行病学特点是病程拖得长。由于蓝病具有流感样症状,使人们长期地、大面积地把蓝耳病误诊为猪流感。笔者在2008年看到Micheal的这一理论后,才茅塞顿开,从此,不再觉得这两种猪传染病不好区分。

第二个阶段是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建立。蓝耳病病毒感染猪体,由于其第一个阶段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几乎为零,使其第二个阶段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建立过程缓慢而微弱。表现为猪发生蓝耳病后病程长,康复慢,给猪注射蓝耳病弱毒疫苗,通常要3周后才产生中和抗体,4周后才有一定的保护。

1.2引起其他疾病的激发感染

蓝耳病严重免疫抑制的临床表现是引起猪瘟、圆环病毒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大量继发感染。在未进行猪瘟病原净化的猪场,猪群中的猪瘟病毒携带者均有一定的比例。在猪发生蓝耳病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猪瘟病毒的携带者纷纷由亚临床感染变为临床发病。2006年,我国猪群暴发高致病型蓝耳病,有一种误诊就是把它诊断为“以猪瘟为主的混合感染”,其原因就是有大量猪瘟继发的病例在蓝耳病流行中出现。

圆环病毒早就在我国猪群中存在。20世纪50~60年代在南昌肉类联合加工厂日屠宰数千头的猪只中,偶然会见到黄疸猪、白斑肾(弥漫性间质性肾炎)。过去不知道是什么病因,现在看来,这就是圆环病毒的杰作,但当时猪感染圆环病毒几乎不构成什么危害。2001年,我国猪群暴发普通型(即经典型)蓝耳病,3个月后,保育后期猪群发生一种以呼

吸加快为特征的猪病,其发病率高达90%以上,致死率也高达90%以上。笔者曾遇到过2例案例,一个猪场的保育后期猪因为这种病死亡3万多头;另一个猪场因为这样的病死亡20余万头保育后期猪。经过3个多月的诊断和研究,才确定这种病是蓝耳病继发圆环病毒感染所致,当时采用商品蓝耳病弱毒疫苗和圆环病毒自家组织灭活苗,才成功地将这一猪病控制。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呼吸道的常在菌。在蓝耳病流行前,许多人不知道副猪嗜血杆菌这种病原。蓝耳病流行后,看到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纤维素性胸膜炎、心包炎和腹膜炎,还把它误诊为由放线杆菌引起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后来,绝大多数情况只见纤维素性胸膜炎,而不见纤维素性肺炎,才认识到这是副猪嗜血杆菌导致的多发性浆膜炎。蓝耳病引起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大量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又成为蓝耳病的指示病。

经验表明,猪瘟、圆环病毒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在蓝耳病发生后,其继发是必然的。笔者认为,蓝耳病和它的这三种继发感染构成了我国猪群的“核心猪病”。猪的其他传染病或某些寄生虫病(如猪弓形体病)和蓝耳病的关系没有上述三种猪病与蓝耳病的关系密切,故进不了核心猪病的行列。

发表于《江西养猪》2013年第一期署名为谷保扬的论文:“关于蓝耳病控制的实践与基于临床的认识”值得猪业界的人们一读。作者认为:蓝耳病是中国也是世界猪病的头号传染病;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只要做好了猪群的基础防疫即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等,蓝耳病防控就不会有问题,生产上就不会有什么大麻烦。可是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告诉我们,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最突出的现实是疫病预防失败。

蔡宝祥教授在他的另一篇论文中讲了“猪有80多种疾病”。我们不妨打一个比方:猪病公司有80多个员工;常见猪病有20来种,是猪病公司的中层干部;蓝耳病和它引起的前述三大继发感染等核心猪病构成猪病公司的董事会;蓝耳病是当之无愧的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蓝耳病的临床表现和死亡率在不同的猪场发生时有很大的差异。影响的因素有病原的类型,即普通型或高致病型,目前以后者为主。自然状态下(指未接种蓝耳病疫苗)蓝耳病抗体阴性猪与抗体阳性猪,前者发病和死亡率均较后者严重。蓝耳病疫苗的注射,例如,注射过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的,注射疫苗次数不同的,疫苗的质量问题等,都是影响蓝耳病发生及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继发感染的种类,乳猪或断奶后即发生的蓝耳病,以继发猪瘟或副猪嗜血杆菌病为主;保育后期的猪发生蓝耳病的以继发圆环病毒病为主;由于继发感染的不同,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均有明显差异。由于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使蓝耳病的临床诊断发生困难,多数情况需要通过实验室的检测来帮助诊断。

2 临床表现

普通型蓝耳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滚动式厌食、流感样症状、体表皮肤发红、繁殖障碍等。高致病型蓝耳病的临床表现除有以上症状外,还有呕吐,耳、后臀和腹下发紫,神经症状等独特症状。也有不少猪群发生蓝耳病时,只能见到一些蓝耳病的蛛丝马迹。在母猪方面表现为产前的短时发热与厌食、分娩时间延长、产后无乳。在乳猪方面表现为发热、呼吸加快、难于控制的腹泻,外表正常的猪注射其他疫苗后即发病。上述蛛丝马迹往往只是单一出现,需要留心观察与询问。

特别要注意高致病型蓝耳病与伪狂犬病的鉴别。由于高致病型蓝耳病有神经症状,经常被许多人误诊为伪狂犬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发病猪群紧急接种伪狂犬病疫苗,有可能导致巨大损失。

2003年10~12 月,江西横峰县有2家猪场发生蓝耳病(事后通过实验室检测证实),开始被误诊为伪狂犬病,紧急接种伪狂犬病疫苗后,造成巨大损失。尔后,此类情况亦时有发生,下面的例子更闻名于全国。

据报载,2012年8月1日,河南省延津县养猪户秦金周,给猪全面接种伪狂犬病疫苗后,猪场出现大范围流产与死亡,直接损失上百万元。就短短一则报道透露出来信息,笔者据上述经验推测,秦金周的猪有可能发生了高致病型蓝耳病,被指导者误诊为伪狂犬病,所以秦氏才给猪全面接种(实际上是紧急接种)伪狂犬病疫苗,从而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无法解释这种现象的发生机理,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面对第一大猪病毒性传染病蓝耳病,诊断与处理要慎之又慎。

1004-2342(2014)02-0024-02

S852.65+9.6

C

2014-03-13)

猜你喜欢
嗜血猪病耳病
浅谈猪病的临床诊断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浅述猪副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猪病治疗中常见七误区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河市某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