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您——贺《建筑设计管理》创刊30周年有感

2014-04-16 06:35林涛
建筑设计管理 2014年7期
关键词:师长缘分建筑设计

◎林涛

说起与您的故事,有前辈波澜壮阔的改革画卷,有读者耐人寻味的感悟历程,而作为与您共事十四年的编者——我们之间的故事则更像一段静静流淌、无滋无味的小河。要不是今天这特殊的日子有机会细细回味,甚至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我们之间真正存在着什么,是什么维系着你我这段如师生、父子、形影一般的情感。

首先,您是我的师长。您有着光辉的历程,您诞生于时代的召唤,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建筑人勇气的凝结。纵观我国整个建筑设计的发展历史,您本身就是一部行业的改革全书。多年来,您身为一业之师,秉持着为设计改革服务的使命,引领着行业摸索前行,大大小小的政策报道、各个单位的经验沟通,不知道启发了多少曾经的业内“新兵”。业界今天的成绩,正是对您昨日呕心沥血的褒奖。仰望着您的身姿,手中的篇篇稿件如同道道阶梯,我踏在脚下,一步一步,跨越自己,追赶前方的您。

因为您,我结识了一众师长。我工作上的第一位师长是罗越源老主编,他一口客家的东北话,抑扬顿挫,好似我的“藤野先生”,年逾古稀,仍亲身示范给我们晚辈以“事业”的真谛。记得有一年春节临近的一天,我大包小裹、满心欢喜地登上了回家的列车,一串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罗老在电话里又一次抑扬顿挫起来,只不过这次多了几分严厉,他详细地告诉我新一期杂志里哪页哪行第几个字到第几个字有错误、事情多么严重。当时的我很不能理解,完全误认为这是不合时宜的小题大做。这么多年过去了,今天想来,则能领悟了其中的良苦用意,他要告诉我的不只是就几个字,更是要一个小辈明白——媒体这个行业到底是什么,身处于此,对其就要有明确的认知。这个最基本的认知让我一直受用至今,历久弥新。在众多师长中,我自认为,同事李晓凤大姐是给我鼓励最多的一个。生活的路上有许多弯折,您立在那里,像面镜子,为我折射转弯的美景,告诉我困难并非生活的全部。我拿起笔,您做我的拥趸,我敞开心扉,是看到了您的胸怀,我敢于挑战,也得益于您的力挺。是您,让我多了太多的本不属于我的“我能”。

有时我常常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愿意给予一个年轻人以教诲和鼓励?难道这种缘分就是人们口中的“命”吗?虽然我不信,但一切却真实地发生了。在今天这个不同以往的日子里,请允许我借用一下对《建筑设计管理》的敬意,献给诸位尊长。

你,也是我辛勤养育的孩子。每当面目一新的你出现,我都会捧在手心,仔细打量着,把你当成自己的娃娃,回想起你是怎样从小到大,一点一点地长大,一字一句地学说话。多年来,你几经变换,在我眼里,你还是当初那副新生的童颜。而今的我已成了家,有了人叫爸爸,虽然从未听到你的呼唤,但觉得我们却如一对父子,从没有停止过对话。你发芽开花,总少不了我的汗水浇灌,你东奔西走,背后总有我的一份牵挂,你的每一点不完美,都让我耿耿于怀。今天你已经是年满三十的青年了,我仍是当初那个挺你、护你的小爸爸。

您,是无数个不凡的您。作者眼里,您是慧眼识珠的伯乐,设计者眼里,您是才华出众的大师。管理者眼里,您是雄才大略的将帅;改企建制的大潮中,您是保驾护航的良师益友;改革思想的探索中,您是启人心智的导师。

您,是前行中的我。

三十年里,风霜雨雪,有谁知道您人后的苦楚,十四载寒来暑往,我有幸与您风雨同路。多年来,您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一如既往,为行业中兴而呼号奔走,一马当先,走得从容;我努力地追赶,看着您坚定的背影,跌跌撞撞,也未觉得疼痛。未见您之前,我不曾领略过这么多佼佼者,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智慧;未见过如此壮观的风景,也没有太多的知识积累,对成长、卓越也没有强烈的渴望,所以,也并没有觉得身为媒体人,无知、平庸是一种可悲。

而今,从前的蹉跎已经付之一炬,您身体已渗入了我洒下的汗水,发出了点点星辉;是因为您,我才意识到,原来我的人生同样可以精彩可为。看,我追逐理想的路上,您匆匆的脚步踏出的串串印记,引我前行;听,您无尽的行程中,我一路高歌,伴你驰骋。

与您朝夕相处,使我们之间有了这么多回忆,然而,在喜爱您的这群人里,谁又缺少与您的故事呢?只是说与不说的分别而已。不管是光阴的沉淀,还是缘分的撮合,无一例外,大家都是被您优秀的品质吸引而聚在一起的。今天的而立之年、未来的不惑之年、天命之年……我们之间的故事总会终结,但您的传奇会被人一直书写。

猜你喜欢
师长缘分建筑设计
从师长赠言看数学
师长卖马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天赐的缘分
建筑设计的困惑
岁月缘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为缘分干杯
读书也要讲缘分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