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银行风险的防范与措施

2014-04-16 15:18巩冰兵中国建设银行佳木斯分行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14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银行业银行

巩冰兵/中国建设银行佳木斯分行

经济纵横

新形势下银行风险的防范与措施

巩冰兵/中国建设银行佳木斯分行

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它不仅是动员储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金融媒介,而且是传导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的重要产业。我国银行业承担了经济体制转轨所带来的改革成本,不仅具有市场性风险,而且风险成因和形成机理具有复杂。因此,为推动我国银行业的稳健发展,维护金融业和经济安全,研究银行业银行风险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形势;银行;风险;防范;措施

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银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它不仅是动员储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重要金融媒介,而且是传导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的重要产业。我国银行业承担了经济体制转轨所带来的改革成本,不仅具有市场性风险,而且风险成因和形成机理具有复杂。因此,为推动我国银行业的稳健发展,维护金融业和经济安全,研究银行业银行风险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体制发展显著,随着改革的深入,银行风险正逐步暴露出来,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危机化解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新形势下银行风险,我们要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要认真分析并寻求有效的防范对策,及早消除隐患,使我国银行业能够得以健康平稳地发展。

二、依照法律法规办事

要防范风险,依照法律法规办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在,某些银行开展业务时,缺乏对风险的防范意识,不能依照法律法规进行严格操作,形成行业漏洞,致使有些不法之徒有机可乘,造成一系列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银行内部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办事。为防止资金掮客利用银行从业人员的软肋从中谋利,银行机构本身不要过强调任务等硬性指标。

三、员工应牢记规章制度

银行进行经营管理的前提就是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但仅仅制定了规章制度是很不够的,还必须要求员工全面了解和掌握。有些银行对员工是否掌握规章制度不进行严格的检查,一些员工对制度的要求也是一知半解,这必然造成业务操作中的不规范,为今后的工作埋下隐患。所以银行要加强对员工进行规章制度的培训与测试,让员工将规章制度内化于心,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的损失。

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

对于银行来说,每一位从业人员所做的工作都会给银行带来风险,因此,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就变得至关重要。首先要坚决杜绝不相容岗位由一人兼任或不同时期兼任的现象。在进行招聘时,要避免有吸毒、赌博、诈骗等前科的人员进入银行,新员工必须获得岗位资格才允许上岗,对从事重要岗位的员工,要随时注意其是否有经济往来中的不正常现象,要严格执行强制休假、异地交流顶岗或轮岗制度。对相关领导要实行任期考核、行务公开、离任审计、民主评议等制度。

五、提高员工对风险的防范能力

要抵御风险,事前的预防很关键,如果能做到事前对风险就有是别的能力,提前化解,那么,四分之三的损失都将被避免。银行内部可以让员工对照岗位职责、业务及管理流程,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细致的检查,找出其中存在的漏洞,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救,让风险消除在萌芽之中,通过对整个系统的排查,许多问题都会被及时发现和解决,员工对风险的防范能力也随之逐步提高。

六、发挥计算机系统的监测功能

计算机系统对银行风险的发生有一定的预警和监控作用。银行应充分利用这一高科技手段帮助自己规避风险。要在系统中将关键风险点的预警监测指标和信息预设好,一旦系统内出现不正常的数据或相关信息,就可以及时发现,马上进行处理,极大地提高了银行对风险的防范能力。

七、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

生活中,常会发生无法预知的突发性事件。银行系统出现各种突发事件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如网络故障、盗窃、抢劫、火灾、用户纠纷、通讯中断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等,这些都将对银行的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为降低损失,尽快使系统恢复工作,银行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提前做好预案和各种准备工作,并组织员工进行演练,以便在突发事件出现时进行有效应对。

八、实施多方位立体化监督

在银行风险的防范上,许多先进国家使用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效仿。如在对银行实施有效的监督方面,一些国家采取的立体化监督模式。对银行的监督可以扩展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由政府对其实行监督,其次是由司法部门对其实施监督,第三是由顾客对其实施监督,最后是社会舆论对其形成监督,这样就形成了一张立体监督网,使银行的风险得到有效的遏制。

九、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国家宏观调控是银行平稳、健康运行的保证。首先为保持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发展,国家应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确定对哪些产业进行资金扶持,其次为减少汇率变动和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国家应调整好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系,出台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对外经济政策,再次国家要利用对货币政策的不断调整实现对银行的全面控制。

十、保证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

金融市场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只有金融市场稳定了,银行业才能在正常的轨道上健康向前发展。所以,要防范和化解银行的风险,必须从保障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入手。相关部门要遵循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充分发挥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对资金的调节、融通作用。面对银行全球化的形势,上级部门要按计划,逐步实现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业务的开展,使我国银行在稳步发展中开放,在开放中稳步发展。

十一、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我们必须着眼于全面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面对科技迅速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新形势,国家应加快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步伐,尽快实现地方政府所属企业的改制,这样将使银行不良资产尽快消除,提高银行对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能力。

十二、结束语

面对当前出现的各种银行风险,各有关部门应积极行动起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坚决采取一系列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的对策,保障银行系统在安全的环境中正常运行。

[1]王小稳.关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08).

[2]涂杰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行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化解策略[J].企业经济. 2006(01).

[3]关涛,张丽娟.银行风险和信贷环境的关系:基于经济周期的分析及其现实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4]关涛,周海燕.论银行风险与信贷环境的关系以及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J].海南金融.2005(12).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银行业银行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墙化”更需“强化”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第三部分 规章制度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英国小学的规章制度
银行激进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