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内部控制

2014-04-16 18:16祁晓敏辽西技师学院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31期
关键词:会计制度资产岗位

祁晓敏/辽西技师学院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内部控制

祁晓敏/辽西技师学院

继2013年1月1日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行后,财政部又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这些制度、规范在完善健全事业单位财务体系的同时,也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此形势下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办法。

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的核心内容,它关系到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关系到会计信息的正确及时,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整个单位的稳定运行。但许多事业单位在这方面的工作存在着不足之处,尤其是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实行后,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更亟待加强。本文就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水平,强化经济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为目的,就事业单位如何在新会计制度下加强内部控制工作提出几点看法和意见。

一、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控制规范流于形式,内部管理粗放

在2014年1月1日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没有专门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规范性文件。这导致许多事业单位以一般财经法规甚至工作经验来代替内部控制制度,或者照搬其他单位内控制度,造成各单位财务内控工作的标准不一致,实用性差,没有起到堵塞漏洞、防范资产风险的作用。同时,内部管理比较粗放,业务流程设置不尽合理,只要领导签字就可报销,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许多事项运作与财务管理仅凭经验和惯例,没有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规范,更缺乏系统、完整、规范、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二)内部控制组织结构不合理,独立性差

在实际的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大多事业单位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合理,监管部门的独立性差: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是从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使得在实际财务部门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监管部门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够,无法起到监督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的作用。极易造成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违规操作等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管部门形同虚设。

据2011年5月26日的正义重庆网报道,近年来,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出纳员贪污(侵占)、挪用公款犯罪尤为突出,小小出纳员侵吞巨额资金的案例屡见报端,且出纳员多与会计员、单位领导共同作案,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据调查,三峡库区某检察院2005年以来,共查处财务人员犯罪26人,其中出纳员14人,财务人员占查处犯罪总人数的20.63%,而出纳员竟占财务人员犯罪人数的53.85%。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多多。

(三)缺乏完善的财产保护控制,资产流失严重

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都不计提折旧,基建账数据不并入会计“大账”单独反映,捐赠划拨资产不入账、财政投入资金核算不清晰,这些规定直接导致事业单位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不同步,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不能实现。同时,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对资产的使用过程也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四)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人员的职业技能缺失,职业态度不够

很多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人员对当下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核算中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了解认识不足,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际的业务能力较低,有的甚至是半路出家的非本专业人员,缺乏最基本的专业能力。正是因为缺乏专业的素养,使得这些人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执行力差,在工作中缺乏及时、合理的分析、预测、控制能力,对领导惟命是从,对工作马虎敷衍。

二、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一)建立健全各单位会计内部控制规范,加强内部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已经开始施行,这个规范详细全面地构架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各事业单位都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事业单位应该以此为蓝本,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建立健全其会计内部控制规范。只有具体、明确、行之有效的规范,才能保证业务流程可控,问题可防。同时,内部管理也要跟上来,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负责,最高管理层对制度足够重视有积极性,是内部管理卓有效率的重要前提。在具体的日常工作中,要做到:

1.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2.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3.归口管理。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采取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二)完善会计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确保独立性

要确保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就必须把其设置成单独的直接对最高管理层负责的内部控制职能部门,能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强化内部监控。同时,应当充分发挥财会、内部审计、纪检监察、政府采购、基建、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使财务信息在单位内部的传递及时、准确、真实、有效。

(三)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完善账务处理,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各事业单位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对资产进行分类管理,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还应当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合理设置岗位,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确保资产安全完整。并按照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对符合规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准确计量、及时入账,合理计提折旧和摊销;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定期并入单位会计“大账”;加强财政投入资金的核算,按规定在“事业支出”科目下单独对财政补助支出进行明细核算,对于财政补助收入、支出情况以及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的形成过程进行清晰的账务处理流程。

(四)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人员业务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内部控制人员是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主体,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内部控制工作的成败。因此,着手改善目前事业单位的很多财务内控人员专业素质低、职业能力差、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的情况,就成了当务之急。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保证其有必要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可以胜任工作要求;2.通过定期的、专业的职业培训,提高内控人员对当今事业单位财务内控领域内的新知识、新业务、新方法的认识、了解和掌握,使其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3.实行定期的岗位轮换制度,使相关工作人员有新鲜感,消除厌烦情绪;同时还可以提高竞争意识,激发出其潜力和积极性;在制度上保证内控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以适应新岗位的工作要求,提高其业务能力;4.不断加强政治学习,使其充分认识到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我国的事业单位多为教科文卫,新闻出版、体育、环境监测、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机构,这些单位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人员应该通过不断的政治学习,充分认识到自己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对本职工作、对所在行业在国民心中形象的好坏都有着深远影响,从而提升职业荣誉感,提高主观能动性,端正工作态度。

总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直接决定着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不断强化其内部控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会计制度下,我们应该开动脑筋,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积极构建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促进事业单位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1]《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3]《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探析》,苗萌,《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校报》,2014,16(1).

猜你喜欢
会计制度资产岗位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