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信息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2014-04-16 18:53尹娜黑龙江省信息中心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13期
关键词:经贸中俄黑龙江省

尹娜/黑龙江省信息中心

中俄信息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尹娜/黑龙江省信息中心

一、中俄信息资源开发的现状

据商务部统计显示,在40个全国办的比较好的中俄相关网站,56%为各级政府部门主办,30%为企业主办。从网站创办时间看,大部分网站创办于2000年后,而这段时间中俄经贸关系进入了相对快速的发展期。从网站信息内容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中俄经贸综合信息类、中俄电子商务平台类及综合资讯门户网站下含中俄经贸信息版块类。其中绝大多数网站属于中俄经贸综合信息类,包括中俄经贸合作网(商务部主办)、中俄IT之桥(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主办)、黑龙江中俄信息网(黑龙江省发改委主办)中俄贸易促进网(中俄贸易促进会主办)、中俄边境项目网(呼伦贝尔市商务局主办)、俄罗斯工商会网(俄罗斯联邦工商会主办)等网站,这些网站主要发布中俄的经贸领域信息,不仅发布综合经贸类信息,还提供商品供求信息、企业信息、展会信息等商贸信息等发布功能。其信息提供较密集,且提供供求信息发布功能,可直接服务于双边经贸,能较好的满足用户需求。

第二类是电子商务平台类,主要为中俄企业搭建网上交易平台,包括中俄边贸网(黑龙江省商务厅主办)等网站。这类网站以提供中俄商务平台促成在线网络交易为主要目标,解决了传统交易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加强了双方企业间的交易,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第三类是包含中俄经贸信息版块的综合资讯门户网站,包括俄新网、俄国际文传电讯社中国版块以及包含俄文版经贸版块的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东北网等网站。这类网站主要提供中俄时事新闻包括经贸新闻的发布。其信息较为宏观,很少具体到行业市场,不提供商贸信息发布的功能。

通过对三类网站的对比可以发现,中俄经贸综合信息类网站信息的全面性与丰富性是其他两类网站难以比拟的,电子商务平台类网站从交易的便利性来说是不可替代的,而综合资讯门户网站在综合资讯的原创性上是最有优势的。

二、中俄信息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中俄信息获取渠道单一,网站同质化现象较突出。目前,大多是网站获取信息资源渠道单一,来源多以转载俄新网、商务部网站、新华网、东北网等综合网站的中俄经贸信息为主,内容多为新闻资讯、宏观经济动态为主,缺乏预测研究信息。

2.网站成立时间短,各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网站多建于2000年后,网站成立时间短,各种服务水平不高。如翻译,俄驻中国商务总代表齐普拉克夫曾表示,中国人办的俄文网站翻译水平有待提高,俄罗斯理解不了中方所翻译的内容。再如,目前大多数中俄网站以信息单项发布为主,缺少双向互动交流;以发布合作项目为主,缺少相应专业服务等等。

3.企业界信息占有量不足,价格、技术指标占信息总量少。目前企业界信息资源占整个中俄信息资源比重较小,所提供的关于企业类型、资质、业务范围等相关信息贫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此外、企业所关注的有关市场价格、质量标准、技术规范等细节方面的资源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供企业查询、参考、应用。

三、几点建议

1.在沿边开放带建立中俄信息资源采集点,增加信息来源。黑龙江在开发中俄信息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应当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提供权威、及时、有效的信息。首先,中国方面:黑龙江省由西到东依次分布着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相连有19个县市,因为各县市经济发展具有相近性,联系性和一体性等共同特点,构成了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带。黑龙江沿边开放带位于黑龙江省对俄经贸的最前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全省25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中,沿边19个县市中就有17个,其中水运口岸12个,公路口岸4个,铁路口岸1个,口岸数量多,种类全,布局合理。沿边开放带的所有口岸均与俄罗斯口岸相对应,双方联系密切,交往便捷,呈现出地理区域上的高度开放性。其次,俄罗斯方面:与黑龙江沿边开放带相对应的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底下埋藏的是“滚滚财源”:库克岛的石油、天然气,科雷马河的金矿以及褐煤、铅、锌、银,等等。与遥远的莫斯科相比,处于中俄边境的远东更依赖近邻。据美国商务部调查,远东9个行政区中,至少有5个将中国列入对外贸易伙伴中的前三名。由于铁路运费昂贵,当地人几乎不再从欧洲以及莫斯科等地“进货”,而是取道黑龙江。

2.打造信息数据库,完善中俄信息服务。打造中俄信息资源数据库就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整合机制。所谓整合机制就是对所采集的信息进行详细的分类和梳理,在分类和梳理后形成专题。这种专题可以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也可以按照不同需求提供定制信息服务。例如,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所建设的俄罗斯出口企业数据库,其通过对出口企业各种情况的详细整理,可以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行情分析、市场调查、诚信报告等个性化服务。

3.加强与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提高信息利用质量

目前,大部分网站都是中俄双语网站,而翻译信息的质量普遍不高。翻译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知识、相当的从业经验和能力才能做好再利用工作,同时根据所涉及的领域不同还需要不同的人才。因此,翻译信息开发可以采取与大专院校科研所合作道路。我国有不少大专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可以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对中俄经济信息翻译和专家咨询工作。

4.增加企业界信息,为经贸合作牵线搭桥

企业是中俄经贸活动的主体和最活跃分子,只有大力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才能更好的促进中俄经贸的发展。中俄信息资源开发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比重。一方面,着力整合分散的市场信息资源,纵向上形成同类产品价格指数变动情况,横向上形成行业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等。努力深化细化信息资源形成体系。另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企业需要的供求信息、国内外经贸政策信息等,为经贸合作牵线搭桥,为经贸合作消除障碍。

5.加强多部门机构合作,形成统一的协调机制

中俄的经贸信息众多,这些信息散布在发改委、海关、口岸委、商务厅、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多个部门以及各类对俄企业中,因此,在信息采集过程中沟通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俄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重视与各部门机构的协调与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力度,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猜你喜欢
经贸中俄黑龙江省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2016年中俄贸易有望实现正增长
经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