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院校教学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建设——以机电专业群为例

2014-04-16 08:06周瑞丽ZHOURuili张安洁ZHANGAnjie
价值工程 2014年14期
关键词:教学设备管理工作院校

周瑞丽 ZHOU Rui-li;张安洁 ZHANG An-jie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台州 318000)

(Taizhou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Taizhou 318000,China)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院校教学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建设
——以机电专业群为例

周瑞丽 ZHOU Rui-li;张安洁 ZHANG An-jie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台州 318000)

(Taizhou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Taizhou 318000,China)

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学设备数量和资产总额迅猛增长,但却出现管理不完善,设备完好率不高、折旧较快等问题。为此,将设备管理工作与《设备管理》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相结合,将专业教学设备管理工作设置为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专业教学设备管理工作,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设备管理水平双提高。

教学设备;管理;工学结合;高职院校

0 引言

高职院校教学设备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有效实施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1]。自2000年以来,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各学校都在加强校内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投资到学校教学设备建没的经费也逐年增加,各学校设备数量和资产总额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迫切需要一整套完善的设备管理体制来满足当今高职院校教学设备管理需求[2]。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设备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等相关课程的实施也需要真实的设备管理工作情境,而各专业实训基地繁杂的设备管理工作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机会。

因此,探索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院校教学设备维护管理模式,让学生的学习和设备的管理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实战机会,让学生能以设备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学习,而且学生能利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教学设备进行专业的维护管理,也解决了学校设备管理人员、经费等诸多问题。

1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学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设备管理方面,国内目前主要对高职院校教学设备管理现状、教学资源共享、信息化系统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常传忠从教学设备的购进、使用、出入库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教学设备管理的措施[3];周娟设计出一个可在网络平台上使用的教学设备管理系统,使教学设备的增减、查询、存储、处理、分发等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4]。在具体的设备管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设备管理体系及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截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设备管理普遍存在着设备管理体系和保障机制不完善,贵重科学仪器得不到充分、高效地使用和共享,设备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如阚风、李平指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设备管理意识淡薄,仪器设备管理缺乏信息化,管理队伍不稳定,仪器设备共享意识缺乏等[5、6]。林婷、范哲提出缺乏完善的设备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观念封闭,缺乏共享意识,缺乏完善的仪器设备共享机制[7]。

1.2 缺乏专业的设备管理技术人员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设备专职管理人员一般仅负责设备前期计划制定、设备采购、招标、资产清查、设备报修、故障、报废等工作,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点检、设备计划修理等工作,没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设备修理主要是采取事后维修模式,事后维修模式会导致设备故障的不可预知性,严重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推行,教学设备数量增加,日常运行管理加重,更加剧了专业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的缺乏。

1.3 设备维护保养不足,折旧较快

在教学实施中,普遍存在着多班制及一机多人的情况,设备负荷较重,加之教师对每个工位的监督管理不能完全到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仅依靠教师和学生来完成,缺乏车间级的巡检、运行状况统计、数据分析等重要环节,设备性能精度损耗大、折旧较快。设备故障带来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工学结合教学的顺利进行。

图1 设备管理内容与情境设置框架图

2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院校设备管理模式内涵及实施的关键要素

2.1 内涵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院校设备管理模式就是通过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把学生作为维护管理队伍的主体,并主要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点检、巡检等专业技术性强的设备管理工作环节。学生在设备管理实践中,掌握设备维护管理技巧,达到课程学习目标要求。将教学设备管理与课程改革进行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有效运行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学校在教学设备维护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和人力。

2.2 实施的关键要素

2.2.1 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

通过围绕设备一生的主要工作,设置学习情境5个,如图1所示。学习情境内容根据设备管理工作过程来确定。在具体实施时,采用分组教学,小组区域分块,负责该区域设备的所有管理工作,各小组轮换对各区域进行管理。各区域的学习时间根据区域的设备种类和工作复杂程度确定。

2.2.2 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进度

在课程教学安排中,如果所有班级的课程安排在一个学年的同一学期开设,就会导致安排了《设备管理》课程的学期,参与教学设备管理的同学较多,实训基地不能提供足够的岗位;在另一没安排该课程的学期,就没有学生参与教学设备管理工作。因此,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根据人数将专业群不同专业的课程分在不同的学期开设,保证每学期都有班级在学习《设备管理》课程。教学日历要根据事先制定好的学期设备维护管理计划制定,将一部分课时安排在课外,如周末、学期末等设备闲置时期。

2.2.3 改革考核方式,以设备管理效果作为评价学生课程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课程考核成绩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考核,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70%,根据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实际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如学生能否进行正确的设备日常保养;能否按要求进行6S活动,能否按规范进行设备的巡检、设备完好率的检查和统计等;另一部分是对学生的设备管理效果的考核,这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由使用设备的实训教师对学生的设备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并根据该学期学校对设备的检查和各项统计结果进行加、减分,最后确定学生设备管理效果考核成绩。

3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院校设备管理模式构建意义

3.1 能保证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设备管理工作由学生参与,壮大了管理人员队伍,弥补了因人员而遗漏的设备技术、环境、安全管理等工作环节,保证了设备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同时,由专业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的设备维护保养、检修等工作,提高了工作的专业性,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设备寿命,减缓设备折旧,节省经费支出。

3.2 保证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减少了因设备管理的缺乏而造成的故障停机,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为学校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设备保障。学生为主体进行设备管理,也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设备管理工作情境,保证了设备管理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3.3 提高师生专业技术能力和设备管理水平

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院校教学设备维护管理模式的实施,迫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设备管理专业水平,以满足教学需要。从学生角度看,学生能在设备维护管理实践中,进一步掌握设备维护管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与企业设备维护管理岗位的零对接,可以为企业输送更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院校教学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学校设备管理水平,减少设备维修维护人力投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可以为企业输送更多的专业设备管理人员,可以说是一种对学生、企业、教师、学校都利好的模式,是当前形势下适合高职院校设备管理的新模式。

[1]谢建武.高职院校教学设备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1.

[2]谭属春.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7).

[3]常传忠.论高校的教学仪器设备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9).

[4]周娟.高校教学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

[5]阚风.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0(19).

[6]李平.纵论职校教学设备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

[7]林婷,范哲意.高校科研实验设备资源的共享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

Construction of Student-orient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ing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de:Taking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fessional Group for Example

In recent years,the number and total assets of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ing equipment is increasing rapidly,but problems like poor management,low equipment intact rate and rapid depreciation appear.Therefore,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work is combined with the learning-working integration reform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course.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is set as certain learning tasks,so that students can complete teach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while completing learning tasks and thus establishing a student-oriented teaching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de to achiev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ability.

teaching equipment;management;learning-working integra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周瑞丽(1979-),女,河北崇礼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设备管理、机电产品CAE技术。

G717

A

1006-4311(2014)14-0254-03

本文系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研究课题:GG14048。

猜你喜欢
教学设备管理工作院校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山西蓓斯特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3KA广州市经科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机器人教学设备的开发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