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儿园进行班级记录的意义

2014-04-17 01:51宋丽芳
教育观察 2014年14期
关键词:虫儿昆虫计划

宋丽芳

(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附属教育幼儿园,江苏苏州,215005)

班级记录是“将班级幼儿活动的过程实录加以分析和解释的观察记录”,也就是说,记录是在把孩子的行动、语言、交往、冲突等用文字、图画或音像的方式如实记录的基础上,以这些足够的细节报告成果和表现,协助他人了解所记载的行为背后具有相关活动的含义。记录是一种教学方法、研究方法,它促进教与学,旨在提出新问题,关注过程和意义。

“班级记录”是由瑞吉欧·艾密莉亚幼儿教育系统提出的一个新的教育理念。班级教师通过持续细心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语言行为举止,运用笔记本、画纸、照相机、摄影机、录音笔等多种工具,从不同的角度对幼儿在班级教学活动中的探索操作行为的原始资料进行收集和记录。在面对、选取这些记录时,教师能对主题活动在不同阶段的进展状况有一个规划和总体的了解,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不断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反思,从而更有效地改进教学,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认知方式和表征世界的方式,并能进行更为合理的诠释与反省。

一、记录保证班级计划的运行

从班级计划的制定到运行往往都是留有痕迹的,这些痕迹能帮助我们了解计划执行的方向是否正确,并能帮助我们评价整个过程。而要保留计划执行过程中痕迹,记录无疑是最佳的手段。

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以文字、照片、录音等方式记录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在计划实施到一定阶段进行总结时,教师可以通过回顾记录,进一步发现幼儿的兴趣与经验基础,了解幼儿学习的进展,从而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正确,计划进程是否按照预先制定的轨迹运行。凭借对这些记录的回顾,教师可以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获得一些新的信息,为教学活动的下一步开展做好规划,制定新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大班开展“虫儿大世界”主题活动。教师为了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感知昆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在制定主题计划时安排了“虫儿虫儿在哪里”“虫儿虫儿开饭了”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然而当教师用文字、照片记录幼儿第一天的活动时,发现幼儿口述的是“昆虫很难抓”“它飞得太快了,我套不住它”“老师,我不会抓,你来帮帮我”……而照片记录下的则是幼儿盲目地使用捕捉昆虫的器具,疲于奔命地追赶昆虫和个别幼儿焦虑的表情……从这些记录中,教师开始重新反省自己的思路、想法,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幼儿虽然喜欢捕捉昆虫,但是他们对如何捕捉知之甚少,第一次的失败使得幼儿对后面的活动失去信心,如果想要维持幼儿的兴趣,保证主题活动继续开展,那就必须调整原来的活动,改变教学策略。

教师在找出原因后及时调整计划,增设了一个活动——捕捉,和小朋友一起讨论正确使用捕捉工具的方法,然后用图文的方式陈列在主题墙饰中,帮助幼儿巩固回忆。幼儿在有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再次捕捉昆虫时都获得了成功,他们拿着自己捕捉的昆虫到处炫耀……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审视回顾照片、幼儿对话的记录时,能清楚地看到幼儿的学习,捕捉到了幼儿的失败情绪,并推导出由此对原定计划的影响。教师及时反省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想法,调整策略,增加了符合幼儿当前需要的教学活动,为此次主题活动和计划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记录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幼儿而言,记录为幼儿重新审视、解释自己行为提供了机会,记录也为幼儿提供了自我整合及集体建构知识的机会。在观看自己的记录时他会表现出很大的满足感和自信心。当他与同伴比较或倾听他人对自己的记录发表的观点时,他会进一步肯定或否定自我,并根据分析自我调整或者向他人学习方法,拓宽学习范畴。

例如,在“大马路”主题中,幼儿用积木建构马路,其中聪聪(化名)一组搭建最快。聪聪突发奇想,把橡皮泥里本来做动物眼睛的两个小珠子用橡皮泥按在了长条形积木上,用来做电子警察。活动结束前公开展示作品了,聪聪在向大家介绍自己创意后,得到了老师和伙伴们的赞赏。之后,聪聪和其他一些模仿这一行为的孩子一起把这一搭建技能又延伸到其他一些主题。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聪聪在重新审视自己记录时得到了教师与同伴的认可,肯定了自己的行为,于是便在之后其他的搭建任务中进行了迁移。其他幼儿在倾听教师对聪聪的记录时,也从成人对聪聪经验的记录中学到了好方法,从而调整自我,向聪聪学习了这一创造行为。

三、记录促进教师自我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是幼儿的伙伴、倾听者,是支持者、引导者,是学习者、研究者。通过记录可以促进教师角色顺利的转换,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学会观察、倾听幼儿

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在观察时犯这样的错误:观察的随意性大,事先没有明确的目的,或者当时所看到的没有及时用文字、照片记录下来,于是在回忆分析时变得没有重点或找不准方向……这样的观察是不全面的。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记录的方式,用便条、观察表、日记及录影带、相片、幻灯片等帮助我们观察幼儿的表现,尽可能地避免出现观察不周的问题。通过这些,教师能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学习特点,以及幼儿在学习和活动中碰到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的学习及建构知识的方法和发展状况。

(二)反思教学,有效地改进教学

首先,教师利用已有的经验,在记录的基础上参与关于幼儿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解读和分析,深入细致地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这对教师依据对幼儿的理解做出正确的教育决策是大有裨益的。其次,由于记录再现了教学实践的过程,如教学录像,教师通过重新观看录像中的自己教学的全过程,反省教学行为,观察幼儿学习情况,从而促使教师认识到他们实际能做什么和他们确实做了些什么;反思他们所做的哪些事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没有价值的;思考他们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这些记录能帮助教师谨慎而有效地介入幼儿活动,反思和调整教育行为与策略。

(三)记录增进家园沟通

记录提供给家长一个真正认识、了解自己孩子的机会。通过记录,家长可以真正了解自己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对生活经验的看法,从而重新审视自己为人父母的角色责任,并以一个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的孩子。家长透过记录,通过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增强了家长对幼儿园活动的参与和支持,也增进了家长与教师及幼儿园的沟通和交流。

[1] 〔美〕埃德华兹.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罗雅芬,等,译.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

[2] 高爱华.在设计教学课程实施中提高幼儿的记录能力[J].教育导刊,2010(2).

[3] 夏靖.佚事记录法在幼儿评价中的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3(8).

猜你喜欢
虫儿昆虫计划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借昆虫上课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嘻哈叫虫儿(3)
昆虫的冬天
嘻哈叫虫儿(1)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