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的偏方杂谈

2014-04-17 01:51盛文琴
教育观察 2014年14期
关键词:韵母拼音儿歌

盛文琴

(重庆市梁平县力帆光彩小学,重庆,404100)

以前听同事说,接手低年级,就要“脱层皮”。起初不信,当笔者确实身临其境后,方感此话确实有过之而无不及!眸然回首一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感慨万千!点点滴滴竟在脑中闪动!那可真是“黑色的九月,疲惫的心”!几多欢喜几多愁!人生第一次面对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没有纪律观念的一年级学生,笔者有点手忙脚乱、束手无策之感觉。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思路、方法,来应对一次次现实的问题。有时真有“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感觉,因为笔者几乎没有处理一年级教学的经验,只有出现什么状况马上摸索方法应付,取得效果后用教育随笔记录下来。如若大家的教学经验是一剂良方,则笔者临时应对一年级教育教学工作的灵感,则是民间偏方!本文截取部分教育随笔与读者分享笔者的教育智慧!

一、偏方一:语言儿童化

日记一:原来拼音还可以这样教!(2013.10.8 21时35分)

近段时间教孩子在四线格里书写拼音宝宝,我发现很多孩子在书写时不规范。特别是上格、中格、下格都要占位置时,孩子往往把拼音宝宝写得大大的,全部占满了。虽然我在示范书写时强调了多次:“孩子们,书写拼音宝宝时,上格、下格占位置时不能写满,要留出三分之一的位置哟!”但是感觉书写错误仍然存在。于是我灵机一动,对孩子们说:“宝贝们,你们看,拼音宝宝‘b’端端正正的站在上格和中格里,你可千万不能把‘b’的竖顶拢上格了,因为那样会把‘b’的头碰伤,所以‘上不碰头’哟!拼音宝宝‘p’的竖千万不能靠拢下格,因为下面有地雷,所以‘下不踩地雷’。于是我把这句生动有趣的话当做了小经验总结出来,让孩子记住,以后书写拼音宝宝时,都要记住“上不碰头,下不踩地雷”。随后孩子们书写拼音时占位置非常规范了,感谢我的灵机一动!

日记二:巧用儿歌,识记拼音 (2013.10.21 10时)

(诀窍之一)今天下午,我又把毛同学等五个“拼音不感冒的孩子”留堂了,理由是他们不能背诵、默写16个整体认读音节。我的天,我简直快气疯了,我的头就快气炸了!16个整体认读音节复习2周了,无论我绞尽脑汁怎么教,他们还是记不住,也默写不出来。面对这几个孩子,我真的有种失败透顶的感觉,真是欲哭无泪。家长也诉苦,反映在家无论怎么背、抄写,当时过了关,第二天一检查又忘记了。怎么办?怎么办?......曾经幼儿园的教学经验唤醒了我的灵感:是不是可以像教小朋友那样,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儿歌来记。于是,我结合他们声母、韵母掌握很牢固的前提,把16个整体认读音节怎么来的用两种颜色表示出来,让他们边观察边说,为后面我交给他们识记儿歌做铺垫。然后我把儿歌呈现在黑板上,对照16个整体认读音节教念起儿歌来:

zh ch sh r z c s,小i和他们做朋友(zhi chi shi ri zi ci si );

i u ü,找妈妈,碰在一起乐哈哈(yi wu yu );

ie ue ɑn, in un ing,大Y当家排第一(ye yue yuɑn yin yun ying);

ye(爷爷) yue(月亮) yuan(圆圆的),爷爷晚上赏圆月;

yin(阴天) yun(乌云) ying(老鹰),阴天乌云吓老鹰。

天哪,没想到这招真管用,这几个孩子竟然记住了,不一会儿工夫全都会背、会默写了,我顿时有种成就感。随后我把这个巧妙的儿歌全数教给了班上孩子,还把这个经验在教研组推广,没想到效果很好!

(诀窍之二)教学有关拼读规则的儿歌:j、q、x 和ü相拼时,我这样给孩子讲:“j、q、x 、y真神奇,小ü见了擦泪笑嘻嘻。”我一边编故事j、q、x、y如何逗ü开心的,一边教儿歌内容,孩子听得津津有味,笑得合不拢嘴,也记住了这个拼写的难点。

于是,我在想:儿歌是自古以来儿童最喜欢、最乐于接受的一种形式。儿歌的歌词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念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一年级孩子机械记忆力强,很容易记住儿歌内容。在以后的备课环节中,我可以查找并改编适合孩子口味的拼音儿歌,让儿歌在拼音教学中独领风骚,突破重难点。

日记三:我觉得自己太有才了!(2013.10.29 22时15分)

在教学24个韵母后,孩子对分类始终搞不清楚,经常是张冠李戴,气死人。我简直没辙了。在绝望之时,灵感突然来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儿歌或许能带给孩子一点诀窍。我找到一个直观的分类方法,就是从韵母的构成数量区分。首先我把“复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怎样利用6个单韵母变变变,变出了这些字母。我一边演示一边归纳总结。例如:5个前鼻韵母是由6个单韵母(除了“o”没来)“ɑ、e、i、u、v”后面请“n”做朋友;4个后鼻韵母就是“ɑ、o、e、i”后面请“ng”做朋友;复韵母就是6个单韵母两两组合;于是笔者自编了一首好记又能让孩子快速区分的儿歌:“韵母妈妈孩子多,她有24个小宝贝。分成4个小房间,千万别把家走错。单韵母1字母,后鼻韵母3字母。前鼻韵母后有‘n’,剩下2字母就是复韵母。”(备注:4个房间就是韵母分成4大类:单韵母、复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

从此以后,只要是将韵母分类,孩子们就立马念起儿歌,将韵母准确无误地区分出来。这套归类韵母的“独门秘方”让我尝到了课堂教育智慧的甜头。

二、偏方二:习惯规范化

活泼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他们自控能力极差,往往知道该怎么做,但就是无法控制。这就要求笔者们低年级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从点滴抓起,逐步积累。特别是对于学生的书写姿势,教师一定要严格把关,时时注意给学生“三个一”以提醒。工整、漂亮的书写习惯一定常抓不懈,决不放松,让学生真正做到“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教师要在黑板上整齐规范、一丝不苟地板书,给学生好的榜样,特别是除语文以外的其他学科老师。在给低年级学生上课时,教师也一定要注重板书工整,不草写,不然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标本。笔者特别注意书写习惯的培养,在班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对于作业书写漂亮的学生,教师会送一张大大的笑脸外加高的分数,最大的收获是一张大笑脸外加100分;假如书写不整齐,教师会送给他一张哭脸或是生气的脸;严重书写潦草的,笔者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这份作品当场“收藏”起来。

三、偏方三:评价艺术化

课堂教学中,笔者还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个教学环节,因为教师的一句称赞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兴奋剂,能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人性之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简单化,不能只说“是”和“不是”“对和不对”。课堂上,笔者对学生

的上课表现一般都是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谢谢你,你给老师带来了惊喜”“你真像个小老师,你为同学带了个好头”“你的想象真奇特”“你的朗读很动听”“你真会观察”,等等。如果学生答问有偏差,笔者会说:“你的想法不一样,没关系,老师很欣赏你积极发言的表现。”而不是简单地给以否定。笔者观察到,学生往往在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表现都更加踊跃。

对学生的评价有时要委婉,有时要严肃,有时要热情,有时要直言不讳。富有感染力的评价才会真正产生激励性的效果。学生们的表现常告诉笔者,用亲切的语言来评价学生,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没有人不喜欢受表扬,低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教育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最有力的印证。

黑色的九月,疲惫的心!这个九月虽然充满带一年级的艰辛和心酸,但也给笔者了一个走进天真烂漫的童心的契机,让笔者懂得了作为一个低年级老师,如若把自己变成“老顽童”,你将和可爱的孩子们一起分享金色的童年!

[1] 周香.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9).

[2] 田澜.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的整合性教育干预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猜你喜欢
韵母拼音儿歌
声母韵母
单韵母扛声调
《湘水韵》及其编撰原理要点
睡觉儿歌
快乐拼音
儿歌绝唱
快乐拼音
七月的儿歌
念儿歌
单韵母读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