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复杂的记叙文

2014-04-17 01:51普启信
教育观察 2014年14期
关键词:抒情记叙文文章

普启信

(鹿邑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河南鹿邑,477282)

记叙文可以分为四大类:记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绘景记叙文、状物记叙文。就文章容量、结构形式、表达手法运用情况而言,记叙文有简单与复杂之分。篇幅短、容量小、结构单一、所用表现手法也比较单一的是简单记叙文;篇幅长、容量大、结构复杂、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的是复杂记叙文。要写好复杂记叙文,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要有巧妙的构思,要有恰当的角度

一篇记叙文的构思是十分重要的,而一个精妙的构思,又往往与记叙的角度分不开。为了使文章波澜陡起,意趣无穷,往往可以借助偶然和巧合来达到;为了使文章构思巧妙,引人入胜,往往可以借助于调换叙述的顺序来实现;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引发读者的兴趣,往往可以采用种种手法来获得好的表达效果。如:将结果放在前面以产生悬念,或设法把中段置于篇首以突出中心,巧妙配置人物关系、意外交错各个事件以出人意料,让情节发展出现交替逆转,让主线之外节外生枝以打破思维定势,等等。凡此种种都充分表现了文章整体构思与叙述角度之巧妙、精当。

二、既要要素完备,又要灵活安排

写记叙文必须要素完备,交代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复杂记叙文更应把所记叙的内容表达得完整清晰。在要素完备的前提下,要尽可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得灵活一些。如:故意留下悬念,没等事件的结果交代出来就戛然收住,让读者发挥想象力,在事件发展的必然逻辑中,推想出事件的结果;对事件的原因故意不作交代,或只是轻轻点一下而不透彻说明,有意启发读者去推想,这样写出来的记叙文就复杂多变,不会有呆板感。

三、叙述要有线索,发展力求曲折

一篇复杂的记叙文有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必须有一条或几条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使之排列有序,巧妙成文。如果杂乱无章,读者就难以把握。一般说来,线索一经确立,就必须贯穿到底,既不能中途断线,也不能随意更换。

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线索,从起床、早饭、上工、放工,记叙了他们悲惨的日常生活和恶劣的工作条件,中间有条理地穿插了对包身工制度形成原因的分析和对这种罪恶制度的抨击。文章虽然复杂,但由于有一线贯穿,因而读来印象非常清晰。有些事情过分复杂,单一线索难以理清,就需要确定几条线索予以梳理,让主线与副线、明线与暗线交错起来,最后合而为一,鲁迅的小说《药》就是这样。明线是华老栓为了给儿子治病而去买人血馒头,儿子吃了人血馒头,终于无效死去;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英勇斗争而被杀害,鲜血竟被愚民当作药吃了。两条线在坟场上合二为一。

安排线索还要明确这样一点:线索并非直线发展的,常常曲折多变,呈跌宕起伏之势,因此写线索的发展要为求写出其曲折多变的特点,以免平平淡淡,让人乏味。巴金的散文《爱尔克的灯光》,虽以灯光为线索,但发展不是直线的而曲折的,由故居大门内黑暗的灯光,到爱尔克的灯光,再到作者心灵的“灯光”,依次闪现的结果,使作者的思绪和感情层层推进,文章的内容也随之而深化。这种推进与深化是螺旋式上升的,由失望到憎恶再到希望的情感经历,正是“灯光”这条线索曲折多变的反映。

四、结构既要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又要符合作者主观思维规律

把符合客观生活逻辑与符合主观思维规律结合起来,是安排好复杂记叙文结构的关键。写复杂记叙文,首先要依照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搞清它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各个阶段的运行情况,以便根据情况合理安排结构;其次要遵循作者认识这个事物的主观思维规律,以便根据认识更巧妙地安排文章的结构。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就是二者结合起来的范例。“我”由“总不大喜欢蜜蜂”,进而赞颂蜜蜂,再由物及人,赞颂辛勤的农民,最后由现实到梦境,梦见自己变成了蜜蜂。文章依据“我”的情感变化,让思维依次发展,从而在非常自然的曲折变化中,将客观生活逻辑与主观思维规律合为一体,形成了巧妙的艺术结构。

五、以记叙描写为主,兼及抒情、议论

写复杂记叙文,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这种综合务必以记叙描写为主,抒情议论为辅。如果毫无节制地发议论、谈感想,或通篇以热烈的抒情代替叙事,就会喧宾夺主,偏离记叙文的性质和特点。如果一篇复杂记叙文只有记叙描写,没有适当、适度、适量的抒情议论,文章势必平淡无奇,既不能让读者理解事件本身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和作者本人对事件的看法,又不能使读者了解作者对事件的情感态度,这样,文章既无理的启迪,又无情的感染,缺少活力。

究竟怎样写好抒情、议论呢?最为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运用议论和抒情的方式,要注意准确抓住所写之人的精神风貌、性格特点和所叙事件的本质,这样才能正确提示文章蕴含的思想意义。认识得深,把握得准,才能理至情至,议论抒情才有方向、目标;否则,议论会不着边际,抒情也变成了无病呻吟。

运用议论和抒情的方式,要注意与记叙自然结合,做到水乳交融,切不可油水分离,因为议由叙起,情因事生。鲁迅的《藤野先生》,在大量叙述了藤野的事迹之后,很自然地写了这样几句议论的话:

但不知怎的,我总还时时忆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这段议论,由于有前面大量的记叙作基础,显得自然得体,使藤野先生的形象更为光彩照人,文章的思想有了深度,作者崇敬的感情也在议论中洋溢出来。

运用议论和抒情的方式,要注意选择好方法。记叙文中的议论,依据记叙的内容,可以先叙后议,可以先议后叙,也可以在记叙中夹着相关的议论,议论文字不能多,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即可。记叙文的抒情,依据记叙的内容,可以寓情于人,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寓情于物,也可以寓情于议;可以直接抒发,喷吐而出,也可间接抒发,让情感缓缓流泻在记叙之中。至于抒情的地方,可以在开头,让读者为情所牵而手不释卷;可以在中间,让情掀起波澜使读者振奋;可以在最后,让读者沉浸在情感氛围里而身心受到陶冶。

六、多读多思类型各异的记叙文,熟悉掌握多种写作模式

客观生活丰富多彩,人事景物,千姿百态,要用笔记叙描写他们,一种笔墨不行,需要多种笔墨,方能传神写照。这就要求作者多读多思类型各异的曲范之作,从中推敲琢磨不同的写人叙事模式,然后加以借鉴。

记叙文的类型很多,总的说来,不外乎以下种种:有的截取几个富于诗意的片段,以浓烈的感情去写;有的以曲折离奇的情节去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的以理性思辨的语言去描写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有的以象征隐喻手段去暗示人物的思想情怀;有的通过种种复杂人物的关系去表现人物,或映衬,或对比;有的专心于背景环境氛围的营造,去写出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记叙离不开描写,有的以人物语言描写或动作描写见长,有的以人物的肖像描写或心理描写取胜,有的在大处泼墨挥毫,有的在人物活动细节方面精细刻画。

记叙文叙事的类型也很多,总的说来,不外乎以下几种:有的以“我”的视点为线索展开叙事,给人以亲切感、真实感;有的将笔伸到“我”所去不到的任何时间和空间,用第三人称叙事,让记叙文天马行空;有的在顺叙中安排发人深思的倒叙和伴着诗情的回忆,使读者感到如饮甘泉,沁人心脾;有的着意记叙描写一个特定的场面,有聚集,有渲染,有动态,有立体,有层次;有的在记叙事件发展时,偶尔在中间插叙一段回忆,并让回忆这条线贯穿始终,与现实时空边疆交叉切换,形成两线并行的结构,用以总结人生经验教训,探讨人生哲理,从而深化了文章的思想,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有的从一个中心事件出发开始记叙,随后联想起许多与之相关的种种事件,形成一种放射线的格局,有轴心,有明确的中心,大小事件之间有内在联系;有的在开头与结尾记叙现在发生的事,而将过去曾经发生的事嵌于中间,将现实时空的事与回忆时空的事套层起来,形成以今引古、以新忆旧的形式。

[1] 曹桂香.浅谈记叙文的写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

[2] 盛玲.复杂记叙文的结构调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9).

[3] 韩思平,刘堂刚.例谈记叙文的写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3).

猜你喜欢
抒情记叙文文章
记叙文阅读专练
春 日
如何写好记叙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会抒情的灰绿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简论抒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