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实施要点

2014-04-17 03:54琳,韩
技术与市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土质道路公路

冯 琳,韩 康

(渑池县公路局,河南渑池472400)

0 引言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由于地基承载能力有限,致使其达不到上部结构所要术的承载能力,造成地基存在着不稳定性,致使公路损坏、变形或不均匀沉降,这种招致构造物变形损坏的基础,被称为软土地基。实际公路建设中,软土地基可以说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对其进行妥善处理,往往会造成路面裂纹、路基不稳甚至塌陷的严重问题。所以,对软土地基的合理处置,是公路建设工程中应该严加重视的重要环节。

1 软土地基对公路工程的不利影响

通常来说,软土地基具有凝聚力较小、灵敏度高、自然孔空隙大、塑性指数强的特点。正是基于这些特点,致使软土地基难以直接作为公路地基进行公路建设。路基的稳定性对道路工程的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应充分提高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使其稳定性能达到承载道路施工的要求,通过改善基土的特性来消除其对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

2 软土地基处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处理软土地基问题时,除了要考虑地基状况,还应综合考虑道路属性、周边环境及实际应用价值等因素。首先要考虑土地基础条件及土壤条件对地基处理技术选择的影响,一般黏性土壤可以采用压实方法来降低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在小浅层软土底层,可以采用表面处理方法,对重要构造物的基础采用开挖填充法。这些都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条件,除了施工中的噪音问题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还应根据周围居民房屋数量,合理控制总沉降量,降低其造成的不良影响。

2.1 道路性质

不同的道路等级对道路的平整度要求也不一样。对高等级要求的公路建设时,应采取有效的沉降处理措施。相对要求较低的道路建设时,可以先铺设简易路面,但沉降结束之后再铺设正式路面。同时,还应根据道路形状及道路所在地段位置等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制定相关处理措施。

2.2 施工条件及施工环境

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振动地基及地下水变化因素。在路堤高度较大且地基较为软弱的情况下,结合周围建筑物构造环境,合理选择处理方案,通过沉降量的控制,减少由于地基隆起造成的周围建筑物损坏。

3 现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3.1 方法选择具有盲目性

具体表现在不能根据现场施工环境因地制宜地采取合理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地基处理方法的选用上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

3.2 理论落后于实践

将软土地基公路施工技术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角度来看,实践应先于理论。但是目前的软土地基施工中,很多技术往往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在理论形成之前并没有经过相关的实践基础。正是由于缺乏实践基础,造成了施工方法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基处理技术的实践发展。

3.3 缺乏相应的质量检验

由于每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但是在工程施工中遇到问题时盲目扩大施工方法的应用范围,导致了工程质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缺少完善的质量检验措施。质量检验手段较为单一,往往使很多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公路工程投入使用,后期容易出现道路质量问题,浪费了时间与资金的同时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4 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具体根据周边实际环境可以采取多种的处理方法,以下针对其中几项方法进行介绍分析。

4.1 强夯法

强夯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采用土地夯实的方法,利用重锤在下降过程中的冲击力,使土壤密度增大,从而使软土地基变得更加坚硬,达到提升地基承载能力的目的。但是强夯法本身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并不适合在所有的软土地基上使用,其对土质的要求比较高,只能在砂性土和非饱和粘性土壤中使用,夯实的过程也需要具有相关的连续性。

4.2 换填法

换填法是指将地基范围内的软性黏土进行清除处理,随后将硬度较强、稳定性相对较好的土质或石头进行重新装填,使土地地基硬度提升的方法。换填法主要在其他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使用效果不明显的基础上使用的。在换填法进行之后,还需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处理过程比较繁琐复杂,施工周期相对其他技术方法来说也相对较长,一般用于黄土或淤泥土质。

4.3 灌浆法

软土地基除了含有较多水分之外,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土质疏松。由于这些地基土质疏松且水分较多的特点,在地基强度上往往达不到相应的施工要求,这时就可以采用灌浆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其主要利用电钻渗透或压力渗透将事先拌好的固结浆输送到土壤缝隙之中,由于这些固结浆本身具有的黏性特质,能使疏松的土壤与固结浆很好地实现整体结合,最后在不断加压下,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中难度系数较大,操作较为困难。

4.4 排水法

软土土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土壤含水量相对较大,尤其是对于处在河流地带的软土土质。排水法是通过将软土地基中的水分排挤出来,使土质强度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减少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现象。软土地基排水加固施工中通常采用降低水位、压顶及电渗三种方式,其中压顶是最为常用,操作也最为简单一种方式。排水操作之前先建设好排水通道,在压力增加时,软土地基中的水分会从排水通道中排出,土层迅速得到固结,排水法通常适用于土质软弱且黏性较大的土质使用。

5 结语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公路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增强软土地基强度及稳定度,使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基础沉降得到控制,从而使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及安全性得到保障。

[1]林敬樟.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4(15):255.

猜你喜欢
土质道路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公路断想
冻融循环作用下土质河堤的稳定性分析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土质文物盐害中硫酸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