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务报表附注内容重要性的探讨

2014-04-17 03:54周玉婷魏舒婷
技术与市场 2014年12期
关键词:会计报表财务报告财务报表

周玉婷,唐 林,杨 丽,魏舒婷

(重庆工商大学 会计学院,重庆400060)

0 引言

财务报表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详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是对会计报表所做的补充,很好地弥补了会计报表由于格式和形式限制导致的不足,所以财务报表附注对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有重要作用。

1 财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

1)财务报表附注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为表外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报表附注是对报表本身内容以及未包括的项目所做的补充说明和详细解释。许多重要且可以公开的会计信息由于受到会计报表形式的制约无法得以反映,附注用其相对灵活的形式弥补了这一缺陷,在附注中,可以用表格数据和文字相结合的方法对基本会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做补充说明。例如对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在附注中可以看到其各组成项目的构成和币种构成情况,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项目会在附注中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的进行披露。这就使得财务报告使用者能够通过附注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获得更多全面有效的信息。

2)财务报表附注有助于报表使用者更好的理解会计报表。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广泛的群体,其中并不是每一个使用者都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会计报表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的人便不能准确的理解会计报表信息。报表附注不同于会计报表以数字为主的形式,而是以文字资料为主,结合相关的数字来传达信息。例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在附注中会注释按种类披露的信息,详细说明按账龄分析法计提的坏账准备,明示企业应收账款金额靠前单位的情况。通过报表附注的解释和说明,不但可以使专业人士能够深刻理解会计报表信息,也使得非专业人士能够看懂会计报表。

3)财务报表附注有助于报表使用者正确分析和评价企业。相对于会计报表的固定格式和披露要求,财务报表附注的信息披露与表达要灵活得多,内容上除了详细的财务信息,还包括一部分非财务信息,如背景信息、经营业绩说明、前瞻性信息等,这些非财务信息对正确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至关重要。另外,由于会计政策及处理方法等的变化所导致的报表项目的不可比,也可以通过附注的相关说明进行调整,使之具有可比性,从而帮助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分析与评价。

2 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0 号—财务报表列报》和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 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附注一般应按顺序披露下列内容。

1)企业的基本情况。该项内容具体包括:①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②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③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④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或者以签字人及其签字日期为准。

2)公司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前期差错。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包括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和在运用会计政策过程中所做的重要判断。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包括可能导致下一个会计期间内资产、负债账面价值重大调整的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企业应当披露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并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披露其重要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和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及其会计估计所采用的关键假设和不确定因素。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披露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情况。这部分的具体内容披露较为灵活,企业可以在不违背准则的条件下,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披露。

3)税项。具体包括公司主要税种及税率和税收优惠及批文。

4)企业合并及合并财务报表。具体包括:①子公司情况。②本期新纳入合并范围的主体和本期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的主体。③境外经营实体主要报表项目的折算汇率等。

5)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企业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项目列示的顺序,对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采用文字和数字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披露。

报表附注应披露的内容与附注重要性的体现有密切联系,附注内容披露得越充分,越真实,其有用性和正确性也就体现得越充分。

3 目前财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在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准则做了调整,新增了部分内容,使其更加完整和规范。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仍存在问题。

1)财务报表附注中存在不实或经过修饰的信息。上市公司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故意披露不实信息,隐瞒负面财务信息,或者将某些不利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加以粉饰,以此来掩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避免报表使用者做出不利于公司的决策。

2)有关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要求导致信息过载。我国上市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附注时,主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相关规定,由于财务报表附注本身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对它的要求和规定通常不能做到像会计报表那样准确、完整和固定。例如附注中要求披露企业合并及合并财务报表,其中要求披露子公司的具体情况,而在关联方及关联交易中也涉及到披露子公司情况,这些重复披露的内容会增加信息使用者的阅读负担。

3)缺乏对未来经济活动的预测,无法反映知识经济下的一些重要信息。财务报表的作用是使报表使用者能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能根据报表做出对自己未来有利的决策,所以财务报表应该对未来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而由于财务报告在确认和计量方面的严格要求,很多预测性的信息被排除在会计报表和报表附注之外,这使得会计信息对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价值减弱。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加大对虚假、有意遗漏信息行为的处罚力度。我国目前对于会计信息失真和造假的打击力度远远不及国外法律,在法国,《刑法》明确规定:公司负责人故意毁灭或隐匿会计文档的,将被处3 年监禁和30 万法郎罚款,如果伪造或滥用凭证,将被处150 万法郎,并强制宣布其破产。可见法国法律对不实和虚假财务信息的制裁相当严厉,我国也应借鉴国外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提升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②完善财务报表附注披露体系,根据现实需要规定附注披露内容。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统一制定机构,避免不同部门出现相互重复或矛盾的规定,充分了解报表使用者的需要,高效有针对性的做出披露。③增强对未来信息的披露,鼓励上市公司增加自愿性信息的披露。企业应当在附注中充分披露对信息使用者评价未来趋势和经济情况有导向作用的信息,尤其是那些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关键性信息,如自创商誉、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应尽快做出相关规范,使这些决策有用信息得到更加有效的披露。

[1] 杨安富. 财务报告分析[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Z].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 李春燕.谈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披露[J].财会月刊,2012(5).

[4] 于建波. 企业财务报表附注问题的探讨[J]. 会计之友,2009(5).

[5] 龚珏.完善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建议—基于IA SB/FA SB“2008 年讨论稿”的启示[J]. 会计之友,2013(22).

猜你喜欢
会计报表财务报告财务报表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事业单位会讣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我国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研究
完善新制度下高校会计报表体系的思考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
关于财务会计报表的若干思考
对现代企业合并会计报表若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