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化建设研究

2014-04-17 03:54郑元枝
技术与市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部门

郑元枝

(河南理工大学 国有资产管理处,河南 焦作454000)

0 引言

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根据法律认定的各类财产或财产权力。高校国有资产从表现形式来看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从资产的种类来看有土地、房产、车辆、仪器设备、课桌椅、实验台柜、办公用俱、图书资料、校名、知识产权等;从使用方向来看有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等事业性资产及产业发展中,一部分国有资产由非经营性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管好资产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近几年来,由于高校内部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导致高校资产来源多样化,使得国有资产管理更为复杂,如何有效地提高国有资产综合利用率已成为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加快高校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强化国有资产的监管是目前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1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1.1 登记制度不健全,造成管理混乱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其资产主要是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各种收入,接受馈赠等渠道形成的。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执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对其资产一般不要求进行成本核算,不实行绩效考评,不讲求办学效益,因此不少高校仍然采用比较滞后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尚未建立完整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登记制度,使得国有资产管理难以用科学、严谨的方法来开展。由于高校对其资产的投入使用管理缺乏相应的登记制度,并且资产的管理使用者又没有成本费用的经济压力和经济责任,给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造成混乱。

1.2 职权划分不明,造成账实不符

由于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相应的约束机制,造成了资产职权划分不明、隶属关系及产权界定不清,形成了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局面。各部门之间资产管理的职责不明确,不能很好地协调统一。使用部门只管用,院、系部门撤并迁出,人员更换离职,不办理财产变更手续,导致相当一部分资产无账可查,有些资产账实不符。即使资产清查,也是一堆的遗留问题理不清,最后仍旧帐实不符,帐外资产不断扩大。

1.3 综合利用低下,造成大量闲置

目前,高校资产经费来源的多渠道造成资产管理各自为政,给资产的调配带来困难。对已形成的实物资产怎样做到物尽其用,是目前国有管理面临的较大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来得相对容易,所以处置起来较随意。各单位盲目大批重复购进资产,根本不考虑怎样做到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等问题。另外,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快速发展更新,购置后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使许多长期闲置的设备甚至只能做摆设,造成严重的浪费。这种高耗,低效的重复购置和闲置,在高校大量存在。

1.4 盲目购建,随意划转资产,造成浪费和流失

目前,高校资产形成的渠道大部分仍然是国家财政拨款,属于国有资产范畴。资产购建时缺乏系统的论证。资产来得容易,处置起来随意。各购置部门盲目争经费、争设备,对已形成的实物资产怎样做到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等问题考虑不多。学校往往把争取资金放在重点上,至于如何用有限的资金来购置什么资产,则没有过多的可行性分析论证,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另外,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快速发展,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造成部分资产大量闲置的重要因素。

1.5 内控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长期以来比较薄弱,制度建设比较滞后。目前,部分高校的资产出租出借、处置,没有严格规范的内控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资产出租出借,仍是谁使用谁有权出租出借,出租出借收入也就由谁使用,对资产出租出借手续是否完善,收入是否合理没有实施监督,收多收少随意性较大,有的甚至不计收入;资产处置,基本上是资产使用部门提出资产报废申请后,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便予以处置,不经校领导审批、不经评估,也不报财务部门备案,且资产处置收入不及时上缴财务部门,上缴时缴多缴少财务部门无法确认,只能是管理部门缴多少是多少,随意性也很大。

2 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

2.1 健全国有资产登记制度

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建立国有资产配置预算制度、计划审批制度,采购验收制度,登记与审核制度,保管、使用及养护制度,资产变动与调拨制度,资产清查制度,损失、丢失赔偿与报废制度,以及具体的业务管理规范、管理流程等。要做到与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制度之间相衔接与协调,并将制度落实到人,国有资产使用单位应配备专职资产管理员。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账的基础性录入,管理本单位国有资产卡片,将资产实物落实到具体使用人员名下,强化使用部门管理国有资产的责任。

2.2 完善国有资产清查制度

定期进行全面的国有资产清查;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定期进行账目核对,做到资产实物与财务账面相符合。把国有资产管理纳入财务管理范畴,对各职能部门占有、使用的财产进行全面清查。不论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均作为清查内容。要逐渐查清分布、使用状况和完好程度,并如实进行登记,做到边清理边上账,账物相符,账目健全。定期对国有资产的存量、分布、构成、增减变动、经营和使用效益、保值和增值情况等进行清理和考核,使清查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2.3 规范国有资产监管制度

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制定审计政策法规,监督部门依法对国有资产形成前后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情况进行审查、评估和监督。全面实施资产管理责任制,明确岗位责任,公开招标,论证等环节,不断制定和完善适合本单位自身情况的资产管理制度与实施细则,并确保制度得到贯彻执行。做到每项规章制度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详细制定出资产处置时制度,公开国有资产报废、处置和报批等程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堵塞国有资产处置时可能出现的漏洞。

2.4 建立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是确保高校资产良好运行的重要条件。对管理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对管理不善、处理不当、损坏和盲目购建造成严重浪费的责任人,进行行政和经济双重惩罚和责任追究。实施有偿使用制度。高校国有资产占用数额最大的是为教学、科研和行政办公设施服务的非经营性资产,这部分资产只能是无偿划转,但不能放任自流,要加强管理。高校资产投入到校办产业中转变成为经营性资产,这部分资产可逐步推行资产的有偿使用制度,以督促使用者提高使用效率,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实施有偿占用制度,保障高校资产管理规范运行,使之保值增值。

3 结语

总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环节众多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细致的工作。这就要求高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同心协力,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使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1] 郭孟杰.高校资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9(8):25 -26.

[2] 李铁君.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22 -23.

[3] 胡螈.高校国有资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经济,2003(11):112 -113.

[4] 邱正强. 浅议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J]. 会计之友,2006(1l S):51 -52.

[5] 王红心.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 财会通讯,2008(1):61 -62.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部门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