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2014-04-17 03:54
技术与市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实验课应用型院校

修 波

(哈尔滨金融学院 投资保险系,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0 引言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呈现出复苏缓慢、表现不均衡、不确定性较大、地缘政治危机频发且持续时间较长等特点,共同导致整体经济增长不及预期。与此相反的是我国保险市场保持较高速增长,2014 年前8 个月业务结构不断调整,服务社会能力明显提升。保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14 259.8 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创近三年来新高,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8.1 个百分点。这与一年来国家对保险行业的重视密不可分,特别是今年8 月13 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十条”)将保险业的行业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以顶层设计的方式为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描述了宏伟蓝图。推动保险业加快发展,已经从行业意愿上升到国家意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我国保险业的迅猛发展,也突显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多年来保险专业人才的匮乏,一直困扰和影响着保险业的服务质量。培养具有保险专业理论知识并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管理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不断充实业务一线岗位,成为设置保险专业的普通本科,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责无旁贷的任务。应用型本科要求以应用能力为主线,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当前,许多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新晋为本科的院校,都被划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一般包括在普通教室或专业的实验室上实验课;校外包括走出校门到保险行业单位参观、顶岗操作等。

1 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实验课课时安排数量不足

保险专业课程普遍存在实务性强的特点,尤其是骨干课程,可是在教学计划中并没有反映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表现在骨干课程实验课时较少,没有达到或超过30%,有些课程应该安排实验课,却没有实验课时。实践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被忽略、省略、或被理论课占用,使本来就少的实践教学内容严重缩水。

1.2 实验课教材匮乏且落后

保险专业教材更新较快,版本较多,水平不一,但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保险实践内容较少,可供教师上实验课的参考资料较少。保险实践课教材匮乏,能找到的相应教材十分有限,且内容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保险实际工作的发展速度,学生们学到的也是过时的知识和技能。

1.3 实验课软件硬件配置不够

很多学校没有专门为保险课程安排实验室,而是利用金融专业、投资专业、会计等专业的实验室,设备交叉使用,学生很容易开小差。在实验室多半开通对外网络,查询一些简单的保险公司网站上的内容。有的学校也购买了保险教学软件,但是几年不更新,软件售后服务缺失,使得教学软件与保险业界实务严重脱节,甚至误导学生。其实保险公司从销售、承保、核保、保全、理赔到后台管理,都可以安排实践教学内容,也需要相应硬件和软件配套,便于情景模拟教学。

1.4 缺乏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

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要配备相应的教材、实验课软件、硬件,更需要能够熟练驾驭这些资源的教师。许多教师在保险教学中不使用多媒体,信息量少,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方便展示一些保险影音资料和实训内容。有些年轻教师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能胜任实际工作岗位,对实验课存在恐惧心理,应付了事。行业调研和交流机会少,无相应费用支持。

2 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保险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建议

2.1 进一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保险专业实践教学质量,首先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学习,使全体师生明确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根据社会和行业需要充分认识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一致的思想、理念、行动。解放思想,大胆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争取最大限度强化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优化课程结构,使每个业务流程都能让学生亲自动手,涉及保险原理的内容可以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以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教学环节最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个环节可以教学生学习保险礼仪,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学会与人交流,提高书面和口头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心理素质。保险实验实训可以使学生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团结合作、相互激励的团队精神,无私奉献的服务意识。这些好的习惯和优良品质是学生一生的财富,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行业,这些能力和素质都将给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保险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占有优势,不输人后。

2.2 合理配置实践教学资源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前提下,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对于保险专业,应该根据实验课的数量和内容建立保险专业实验室。一方面便于模拟保险业务流程的操作,另一方面方便利用网上保险网站和保险行业单位各自网站资源,以及其他情景模拟教学。学校应该拨出专款购买较适用的保险教学软件,最好是与科技公司和保险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保险实践教学软件,并不断更新内容,以保证软件使用的时效性、与实际业务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健全实践教学环节必备的教学设备与设施,以满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应用和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施。

鼓励保险专业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丰富教学课件形式和实际资料,多搜集使用保险方面的影音资料,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目前,保险公司积极运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保险业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创新,大力推进条款通俗化和服务标准化,鼓励保险公司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服务。要拉近保险教学内容与保险实际的距离,就要多参考保险公司内部实务操作手册,参考保险公司岗位晋升考试资料,以及实际发生的各类案例,采用校企合作方式编写实验实训教材,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验课质量。

2.3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有计划地引进具有较高职称、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践工作战线的优秀专家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强化对没有从业经验的教师实践教学环节的培训、培养,特别是年轻教师。鼓励教师到保险行业顶岗实习,深入考察和调研,积累实际工作经验。鼓励教师参加保险行业各类从业资格考试,并予以相应的资金支持。如果教师成为业务能手,不愁学生没有见识和榜样。

教师也应根据实践教学经验,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专项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这样便于评价学生保险实践教学的成绩,也利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有利于及时解决问题。例如保险实验实训软件里应该设有对学生实际操作结果的保存和评价系统,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实习报告写评语、给出成绩。实验课成绩或平时成绩可以加入口才方面的考核。

2.4 不断丰富实践教学手段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要求不仅要上好实验课,还要走好产、学、研一条龙道路,强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并在经济上予以资助。

1)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到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进行短暂的认知实习或者参观,了解保险公司各业务操作流程和岗位职责,与保险从业人员面对面交流,请教探讨保险业界热点问题和工作中的相关问题。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安排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顶岗实习,让学生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体会工作的辛苦与快乐,培养职业素养。

2)可以请保险业界精英来学校讲学或演讲,使学生加深对保险行业的了解和理解,学会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明确目标与理想,学习自我激励,增强团队意识,促进学生心智成长与成熟。

3)学院还可以采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保险实践教学手段。学校可以组织校内或校际之间的保险纠纷调解会、辩论会,举办保险法律、保险礼仪、保险理财规划等保险知识与技能大赛等活动,注意挑选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重点向行业推荐就业。

3 结语

总之,保险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社会文明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保险的职能与作用的发挥,都需要优秀的保险专业人才。开设保险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保险专业人才的摇篮,不断提高保险实践教学质量是提高整体保险专业的教学水平的基础,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的需要。

猜你喜欢
实验课应用型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自由”的实验课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