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化

2014-04-17 07:55李文英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9期
关键词:理论课优化政治

李文英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发挥着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是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优秀思想政治素质的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改善。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素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课外教学载体等,能够更好地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有功效得以充分发挥。

一、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素质

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受教师自身素质直接影响,优化教师自身的素质,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需。

1.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任何一位优秀教师都需要具备的素质,教师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①教师自己切切实实地做到了教育育人、为人师表,才能够让学生因为“亲其师”、进而“信其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影响和引导人思想和精神世界的特点,为了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更需要教师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和影响学生。事实证明,只有将深厚的学术魅力与高尚的人格魅力统一起来的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喜爱和敬仰的教师,只有获得学生喜爱和敬仰的教师,他的教学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学实效性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

2.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作为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需要有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也需要有良好扎实的职业素质和过硬的专业基本功。一线教师自身素质及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及成败有直接关系。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不断学习钻研,更新和补充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只有理论功底深厚扎实、视野宽广才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切实有效地把教学推向新的境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样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和知识,只有了解学生并把握教学规律,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书育人的能力。为了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教师也应当积极围绕教学开展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只有理论更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才更能做到以理服人;也只有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备了广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功底,能在教学中融知识性、理论性和科学性于一体,才能使教学内容丰富生动,富有吸引力,并凸显出效果。

3.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践素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要求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功效,不仅需要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生活实际与所思所想,也需要教师能够教育和引导学生实践所学的理论和知识,并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比如,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情感体验,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和实际的感悟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促使学生对理论产生兴趣、引发自学。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应该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过一种有理想、有精神品位、有追求的生活,做践行正确“三观”的榜样。

二、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与方法手段

1.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首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环节的组织和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求教师进行有建设性的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教师激发;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的价值引导,帮助学生辨别真假、善恶、美丑,帮助学生掌握先进的科学理论,系统掌握科学知识;并能够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对现实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学以致用的分析和解决,切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是要把具有鲜活生命的学生作为被动的客体来塑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尤其应该是学生积极参与的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

其次,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实践证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要保证学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教学活动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的主动参与缺失,只是教师单方面地一味地进行说教灌输,根本上难以实现教学的应有效果。而且,学生是发展中的有个性差异的人,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个体学生的具体存在,没有使学生获得应有的尊重、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和对学生兴趣的把握,脱离了学生生活的实际,是很难实现教学目的,达到教学效果的。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思考等,是增强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注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施加的思想影响,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领悟、修养,才能转化为他们的本领与品德。”③

再次,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沟通。某种程度上说,作为对人的精神情感世界产生影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是一种人与人精神情感上的互动与交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高度重视情感投入在和谐课堂气氛营造中的作用,以及情感的力量对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中既要以理服人,也应当高度重视以情感人,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丰富情感的活生生的生命,每一个情感丰富的生命都渴望沟通、分享、理解、赞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精神沟通、心灵对话、情感互动的活动。教学实践表明,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发挥应有的教学实效,教师需要重视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重视和学生进行情感互动,重视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2.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主旨的“桥”和“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主旨,需要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首先,多种教学方法合理采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若始终一成不变,容易使学生产生情绪懈怠和审美疲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果能够综合运用讲述、演讲、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教学方法,把课堂变成一个师生思想交流场所,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进一步探究和实践的浓厚兴趣。因为良好的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且针对性强,能够有效地避免教师唱“独角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避免使学生处于被“灌输”的状况,否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即使教师讲课很投入,可因为学生的接受处于没有压力的被动状态,激不起深入思考问题的兴趣,便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内化教师所讲的内容,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积极探索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大学生喜欢和能够主动接受的,同时又能够很好实现教学主旨、完成教学任务的多种教学方法。

其次,理性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今天信息科学技术相对发达的条件下,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的优化教学效果,不仅是教学的实际需要,也是能够行得通的。“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技术。”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更直观,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率。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也能够增加教学的信息量,使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得以延伸。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注意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思路要清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不应该忽视其他教学手段,多种教学手段取长补短、配合使用,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外载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既包括教室、教学设备、教材、教案、课堂教学活动等课堂教学载体,也包括校园文化场所和活动、社会实践场所和活动等课外教学载体。⑥

1.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青年大学生投身实践,能够使其通过接触社会、经受锻炼,培养实际能力,将自己所学知识及理论结合实际。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选择应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也可以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基地。高校毗邻的纪念馆、博物馆、大中型企业、乡镇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学习的好场所。

2.优化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重视校园广播、闭路电视、校园网等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也需要重视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充分利用好青年节、建党纪念日、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宣传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高扬主旋律;同时也应该重视举办讲座活动,高水平的讲座可以配合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3.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阵地。建设好校园网,传播科学的理论,利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形成网上网下的合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将会有效地得以提高。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随时对网上的动态和信息给予关注,就网络上的一些问题与学生加强沟通、交流,对同学产生的疑惑及时解答。当然,利用网络需要加强管理网络,应当杜绝各种不良的和有害的信息,避免其在网上肆意传播,从而让网络在理论宣传和思想引导方面发挥积极正向的作用。

总之,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应当具备优秀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需要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注释]

①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67.

②魏玉梅.将实践教学引入“两课”教学[J].江苏高教,2006(2):86.

③徐曼.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教育与现代化,2009(2):18.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

⑤刘佳,姜君,李晓东.多媒体课堂教学低效归因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185.

⑥韦廷柒,赵金和.高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建设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4):66.

猜你喜欢
理论课优化政治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