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支部培养学生党员践行群众路线方法探析

2014-04-17 08:14胡玉杰刘文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观念党员群众

胡玉杰 刘文德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高校基层党支部培养学生党员践行群众路线方法探析

胡玉杰 刘文德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更是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群众路线能否好坚持和贯彻好,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兴衰成败。高校基层党支部作为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对大学生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使命,积极引导他们树立群众观念,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无论对于大学生党员自身的成长还是党的事业继承人的培养都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高校基层党支部;群众路线;践行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并提出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习近平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接见中外记者的讲话中也明确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而在此后不久的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第一条便是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规定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更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群众路线能否好坚持和贯彻好,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兴衰成败。

高校基层党支部作为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对党的事业继承人培养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高校基层党支部要通过加强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群众观念,向人民群众学习,走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因此,高校基层党支部积极探索促进大学生党员群众观念、群众路线养成的方式方法,促进大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基层党支部培养大学生党员走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

1.促进大学生群众观念养成,引导大学生党员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共产主义的发展看,人民群众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也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只有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取得胜利,相反一旦脱离群众,置人民于不顾,就会被群众抛弃,国家衰败。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初期就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的力量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中党脱离了人民、偏离了群众路线,结果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树立群众观念、坚定走群众路线,我们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高校是培养掌握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创造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新型知识分子的摇篮, 更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党员作为党和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只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定走群众路线,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使我们党永葆青春和活力。

2.促进大学生群众观念养成,引导大学生党员坚持走群众路线事关党和国家的命运。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他们拥有较高的学历,知识丰富、思想活跃、视野开阔,是未来党和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80后、90后的青年学生党员,由于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个体意识强烈,缺乏生活体验和对群众的自然感情,群众观念相对淡薄。因此,能否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群众观念、走群众路线,能否积极宣传党的政策,能否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为党和政府分忧,能够与群众形成血肉联系,根植于人民群众,不仅直接关系到党在普通群众心中的形象,更关系到党未来接班人的价值观、政绩观,事关党和国家的命运。

3.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高校基层党支部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党员相对于普通同学综合素质较高,政治原则性强,他们可以与学校党委保持一致,可以及时准确的将党委的精神和要求传达给其他同学,能够密切关注学校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各项工作和要求,能够跳出个人利益的局限,站在更加宏观的角度协助学校引导广大同学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由于学生党员与普通同学生活在一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准确反映学生诉求,有效调解学生矛盾;还可以有效引导和督促普通同学遵规守纪,鼓励普通同学追求进步主动向党组织靠近。因此,大学生党员一旦树立了群众观念,自觉走群众路线,就要可以主动走进同学,可及早发现学生中的隐患问题,及时妥善采取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保持校园的持久稳定、和谐做出应有的努力。

二、当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在大学生党员群众路线养成教育方面的现状

1.高校基层党支部在培养大学生党员群众观念养成中采取的主要方式。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在对大学生党员群众观念的养成中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四类:一是党员发展,通过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发展过程进行联系,主要表现在党员对积极分子的定期考核谈话,或者对共青团员的入党启蒙指导;二是党员帮扶,该做法在各地高校较为普遍,主要是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通过党员与家庭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所谓的学生“弱势群体”进行结对子帮扶,帮助其走出困境,以此方式密切党员与群众的关系;三是担任学生干部,通过给学生党员安排特定的工作角色,让其充分发挥角色职能,在角色职能的执行中加强对普通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沟通交流;四是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党员加强与社会接触的主要途径,也是党员了解社情民意,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有效方式。

2.高校基层党支部在培养大学生党员群众观念养成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党章》中明确规定“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高校大学生党员是我们党员队伍中的精英,是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的群众观念、群众意识的淡薄直接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然而,当前很多高校在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上,普遍存在着重发展程序轻培养和教育的倾向,对党员群众观念的教育上因缺乏具体衡量指标等原因更是关注甚少。大部分党员都缺乏该方面系统的教育和学习,这导致党员对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性存在错误的认识,甚至有些党员认为无所谓,即使有些党员认识到重要性,但往往因缺少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不知道如何去联系群众,如何与群众更好的交流。由于缺乏群众观念,一些大学生发展为党员之后表现出自以为是、高人一等、遇到同学困难躲躲闪闪的现象。综上,高校基层党支部在党员群众观念的教育上亟待加强。

此外,国内学者对高校基层党支部在培养大学生党员群众观念群众路线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较少,理论性研究不足,可操作性的应用研究更是很少见到。因此,长期以来高校基层党支部在这方面的工作缺少必要的理论指导,实践性也就相对较少,这成为党员培养中的短板,亟待解决。

三、高校基层党支部在群众路线养成教育中的路径探析

1.强化理论学习和指导,夯实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列宁曾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要引导学生树立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就必须重视理论的指导,只有通过理论指导让大学生党员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人民族群众力量的伟大,才会主动的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然而,现实中当今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优越,缺乏实践,社会阅历相对较少,因而无法真正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伟大、群众智慧的光芒,更无法深刻理解群众路线伟大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基层党支部在如何从理论上有效引导大学生党员走群众路线方面的意义就显得格外重要。高校基层党支部应通过对大学生党员进行专题教育、座谈研讨等形式多样、内容生动的方式增强党员群众观念。

部分高校基层党支部在对党员群众观念的教育引导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中华五千历史文明中汲取到的群众智慧和力量的案例相结合,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结合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等热点问题展开,引起了学生共鸣。让学生从观念上树立起群众伟大、向群众学习的责任和意识,在实践上就能发自内心的主动密切联系群众,与广大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2.加强宣传,扩大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在普通同学中的影响力。思想政治工作,更多的要靠舆论宣传。高校党支部要促进大学生党员群众观念的养成,就必须注重宣传,营造必要的舆论氛围。一方面,通过宣传树立党员形象,扩大党员在同学心中的影响力,赢得同学信赖,为党员在同学中开展工作群众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也能有效激发广大党员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深入同学,了解同学困难,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解同学之所需,真正为同学办好事、办实事。让广大同学形成有困难找党员帮忙,有意见找党员反馈。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接受群众对党支部、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可以给党员形成了无形中的压力,促使党员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践行诺言,时刻牢记自己是一面旗帜,时时处处事事都不忘党员本色。从而更好的深化党员群众观念。

3.立足校园,建立机制,构建党员与普通学生结对帮扶和定向联络机制。促进大学生群众观念的养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党支部牵头引导大学生党员从关注身边同学做起。一是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党员联系积极分子能有效发挥党员在思想上、生活上和学习上的模范带头左右,引导积极分子主动学习党的知识,紧跟时代步伐,有效促使他们更快成长为一名合格党员。二是党员联系困难群体,尤其是学习落后生、家庭困难生这一类的“弱势群体”,通过建立结对帮扶机制,让党员时刻把困难学生冷暖挂在心上,在思想上鼓励、在学业上帮助、在生活上帮扶,在助人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此外,要扩大党员的群众基础,就要让广大党员深入到普通同学中,与同学交朋友,为同学解困难。将党支部建到学生寝室,一些高校建立“党员联系寝室”制度,把党建工作做到学生家门口,支部将所有党员划分到不同的学生寝室,定期规定所有党员都要深入到所负责的寝室,与同学交朋友,谈感受,听建议,解困难。广大党员在赢得普通同学信赖的同时,也让学会了群众语言、群众沟通技巧,增强了党员的群众工作方法。

4.加强顶层设计,拓宽党员联系群众渠道,鼓励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促进党员对社情民意的了解,扩大学生党员在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中的影响力。高校基层党支部应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形式,提供保障,积极鼓励大学生党员利用专业特长和技能走出去,利用每年寒暑假和平时课余时间到一线工厂区、到落后村镇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通过走访校友、社会调研、生产实习、科普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向群众学习,学会群众语言、发现群众智慧、懂得群众疾苦,增进群众情感,树立群众观念,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实践证明,当代大学生党员是富有爱心,拥有社会责任感的。东北农业大学国贸系学生党支部为培养党员群众观念,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设计开展了关爱孤寡老人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共建的方式,将全体党员与哈尔滨市香坊区铁东社区内的孤寡老人建立了“1+3”助老爱老义工模式。活动得到了支部大学生党员的热情参与。通过助老活动,学生党员学会了与老人沟通的技巧,认识到孤寡老人的切实困难,增强了爱心,增进了社会责任感。

5.占领网络阵地,运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方便党员联系群众。随着科技发展,现代网络交流方式不断普及,这为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高校基层党支部应抓住青年大学生关注网络信息、喜欢网络交流的特点和规律,充分利用大学生最常用的网络交流媒介,如QQ、微博、微信等建立网上党支部学习交流平台,通过开设网上“组织生活学习”、“党员意见箱”、“党员帮办”等模块,鼓励党员主动参与,广泛交流,为普通同学答疑解惑,协助同学解决身边的困难,通过建立网上好友,拉近党员与群众的距离,也让大学生党员感受到群众路线的生动意义。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历史证明,青年人在年轻时侯树立起来的价值观对一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基层党支部要积极探索新途径把促进大学生党员群众观念的养成,牢固树立大学生党员的的群众路线意识作为党员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常抓不懈才能保证党的事业永葆生机。

[1]盛真.对新形势下建立高校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的思考[J].职业,2011(32).

[2]周俊,丁威,徐淑辉.高校学生党支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探析[J].福建党史,2009(08).

[3]代浩云.新时期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路径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3(17).

[4]姜楠.新时期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2.

[5]赵果.高校学生党支部群众工作的创新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3(13).

[6]代浩云.新时期加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路径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3(17).

[7]费翔,李耀荣,张毅. 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8]中央政治局. 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N].人民日报,2012-12-04.

[9]习近平.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外记者见面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12-11-15.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8.

[责任编辑:董 维]

Methods of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s practicing mass Line in basic organization of the Party in colleges

Hu Yu-jie, Liu Wen-de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150030, China)

Keeping close links with masses is one of the three excellent style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but also an important weapon to achieve the revolutionary and constructive targets. Sticking to the mass line is a key problem to the fate of Chinese nation and the Party. As a main ground of fostering undergraduate, the basic organization of the Party in colleges undertakes the important mission in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s’ outlook on the world, life and values. That actively guide them to fix the concept of the people upon minds and practice the mass line has the vit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both self- growth of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 and training candidate of Party’ s cause.

basic organization of the Party in colleges; mass line; practice

F323

A

1000-9795(2014)03-0006-02

2014-01-20

胡玉杰(1984-),男,山东人,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

刘文德(1987-),男,山东沂水县人,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观念党员群众
我是党员向我看
维生素的新观念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多让群众咧嘴笑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健康观念治疗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