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璇音乐看上海的近代变迁

2014-04-17 09:12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周璇歌唱上海

韩 凌

(合肥师范学院音乐系 安徽合肥 230601)

从周璇音乐看上海的近代变迁

韩 凌

(合肥师范学院音乐系 安徽合肥 230601)

音乐不仅展现了音乐创造者、演奏者和欣赏者的思想内容和精神情怀,而且还深刻地反映了音乐存在的时空特点,是时代变迁的一种反映形式。周璇音乐是近代上海音乐的突出代表,其主演的诸多歌唱片和演唱的歌曲集中反映了上海的近代变迁,其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更为今天的艺术表演提供了保贵的借鉴。

周璇;音乐;上海;歌唱片

音乐是传播最广,也是最深入人心的一种艺术形式。古今中外,音乐以各种表现方式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社会的各个阶层、人们生活的各个场域,它用独特的语言、音调和美感承载着文化表达与传播的角色和任务,不仅展现了音乐创造者、演奏者和欣赏者的思想内容和精神情怀,而且还深刻地反映了音乐存在的时空特点,是时代变迁的一种反映形式。音乐的这种独特魅力与社会功能在周璇音乐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所谓“周璇音乐”,是指周璇从艺以来所有演唱过的作品以及在其中展现出的音乐文化。周璇的演艺生涯主要在上海渡过,从出道到成名主要借助于上海这个世界性的大舞台,从时间跨度上来看,周璇从1931年进入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舞社开始,一直到1951年电影主题曲《和平鸽》为止,一共创作或演绎了200多首作品,因此,周璇的演艺历史基本涵盖了上海的近代变迁。

一、周璇音乐与三十年代的上海

“歌唱片”是上海开埠以后,受到好莱坞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兴本土电影类型,周璇的歌唱片是其中成就最高的。歌唱片并不是纯粹的音乐,而是“一种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歌舞片、歌剧片、音乐片等片种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影片类型”。

周璇在歌唱片中多是扮演身处社会底层并受尽欺凌的各色女子,她们有的是歌女,有的是落魄小姐,有的是进步女性,有的是难民,她们是生活在20世纪初的中国女性,她们有悲有喜有恨有爱,她们大多善良、刻苦,但又都在时代的浪潮中颠沛流离着,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电影真实展现了在黑暗的战争环境之下,人们生活痛苦不堪,广大女性由于地位低下,更是成为苦痛与悲哀的最大承载者。这正是战争年月人们生活和心理的真实写照,所以周璇的电影一经播出就立即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同情,产生了轰动,片中的歌曲也随之迅速地流行开来。

周璇在其歌唱片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歌唱的内容,与周璇本人的生命遭遇有着极大地相似之处,这也使得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角色的心理和情感以及歌唱的内涵。周璇自幼被卖,在养父家里,差点被养父卖到妓院,后来学习唱歌和演电影,也因为单纯和善良而数次吃苦,最终导致精神错乱、神智不清,逝世时年仅39岁。在周璇的身上,充分展现着在没有安全保障,没有国家尊严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以此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市民社会下的上海的真实生活,周璇正是把这种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带进她的电影和歌曲里,因此也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百姓的内心之中。《马路天使》是周璇的第一部歌唱片,在影片中,她演唱了《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这部电影把视角对准了生活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一群小人物,他们是一些微不足道、并时常被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所遗忘的吹鼓手、剃头匠等,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没有钱,没有地位,没有安全,没有尊严。在影片中,小红(周璇饰)和小陈活泼的性情、纯洁的爱情,与小云的苦难、幽暗、死气沉沉形成了鲜明地对比;拥挤不堪的弄堂与高耸入云的楼房和律师事务所的现代化办公条件也形成了鲜明对比;恶劣的社会现状,也衬托出了小红和小陈爱情的纯洁,表现了人们对于纯洁干净生活的向往。这些强调刺眼的反差真实地再现了当时上海复杂的社会现状,也映射了人们复杂而又压抑的心理状况。

二、周璇音乐与上海的“孤岛时期”

在1937年到1941年这短短4年间,周璇共拍摄了12部歌唱片,这些作品的主题皆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状况、政治环境以及其中人们的情感体验。1937年11月,在全面抗战了4个月之后,中国军队败走弃沪,日本人占领上海,上海沦陷。在沦陷初期,由于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并没有被日本人所占领,故历史上又称之为“孤岛时期”。

周璇这时期的影片主要就是围绕着两大主题展开,即流离盼团圆和孤岛环境下人们的日常生活。1939年拍摄的《孟姜女》是周璇的第一部古装歌唱片,故事讲的是夫妻离别、举家盼团圆的故事。这种情景在战争年月在无数个家庭中都普遍地真实上演过,因而影片一上映就获得了好评。片中的插曲《百花歌》展现了父母与子女的离散,这一主题内容毫无做作地真实展现了在当时国破家亡的战争年月中人们的真情实感,因此更加容易博得广泛地同情。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周璇还拍摄了几部现实题材的作品,比如《新地狱》、《七重天》、《黑天堂》、《夜深沉》等,这些作品都是反映“孤岛时期”人民大众真实生活的影片,如电影《七重天》中的《天堂歌》和《难民歌》,歌曲歌词通俗,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意义,词句中描述了一个富人豪享奢华,难民妻离子散、饥寒交迫、无家可归,物价暴涨的现实上海。歌词采用叙述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孤岛时期”的上海种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在人们心里留下的伤痕,展现了人们的不满、愤怒和无奈。

这一段时期,周璇还为“国华”影业公司工作,“国华”密集且快速的推出了“周璇品牌”的数部电影,并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这也使得周璇成为了上海滩最有号召力的明星。这些电影基本大都是为周璇量身定做的,电影人物根据周璇的身世、经历和性格,大多都是蒙受着委屈和苦难的社会底层女性。1941年,在“孤岛时期”的最后几年中,租借当局害怕得罪日本人,对电影中的反日和反战的诸多言论和思想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管制,这样,大批的爱国人士只能隐讳的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抗日的信念。在电影《恼人春色》中,周璇演唱了一首叫做《钟山春》的歌曲,这首歌隐讳地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以及对战争胜利和美好未来的信念。

三、周璇音乐与上海的“沦陷时期”

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全面占领上海,“孤岛时期”消失,上海彻底沦陷。两年之后,周璇出演了由卜万苍导演的电影《渔家女》,在剧中,周璇演唱了《渔家女》、《疯狂地世界》、《何处是尽头》等歌曲。歌曲不仅控诉了旧社会的黑暗,更将矛头直指日本侵略者,表达了贫苦百姓渴望结束这样亡国奴生活的愿望。影片的结尾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也是百姓对于战争快些结束、新生活快些到来的渴望和憧憬。

1945 年,周璇出演了方沛霖导演的《凤凰于飞》,并演唱了十一首歌曲。这部电影讲诉了这样的故事:一位律师的妻子(周璇饰)酷爱唱歌,但是由于丈夫反对,最终和丈夫离婚,数年后,他们的女儿甚至不认这个妈妈,最终,妻子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回归家庭。这个故事有着非常复杂的时代背景和现实寓意。中国自封建王朝灭亡以来,经过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的启蒙思潮,知识界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彻底的清算和批判,这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关于妇女解放问题。新的思想反对妇女没有知识、没有地位,反对妇女在家庭中处于依附地位,而支持妇女自由解放、外出读书和工作,认为妇女在家庭之外还应该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提倡作“娜拉”①式的现代女性。而电影《凤凰于飞》则对这种新式女性表示了反思,即如果过于强调女性通过自身的知识和工作获得独立性,而忽视了家庭、亲情,那么在现实的生活之中,可能不仅不能带来女性的幸福,反而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不幸。在这部电影中,母女团圆的结尾情节其实是周璇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周璇自幼被卖,几经波折,虽一直盼望母女团圆,但是这个愿望直到她临死的时候都没能实现。

1946 年,周旋来到香港,与“大中华”影业公司合作拍摄了电影《长相思》,在剧中,周璇演唱了七首歌曲,其中《夜上海》、《花样的年华》最为著名,成为上海的标志性歌曲。但是在建国初期的一段时间中,这首歌曲被视为是资产阶级文化的代表,认为它宣扬的是资产阶级糜烂腐朽生活,甚至将其视为“黄色”歌曲,因此成为了批判的对象。其实,通过分析这种歌曲,我们就会发现以上的那种观点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一种偏见。歌词生动地反映了近代作为殖民地上海的真实状况,尤其是在夜里,上海充满了迷魅的色彩和气氛,人们在其中自我麻醉、蹉跎青春,表现出一种对旧世界的厌恶与无奈;而另一方面,歌曲又展现出了新悦、欢快的一面,尤如大梦初醒,焕然一新,表达了对新生活、新世界的无限憧憬。歌曲既表现了强烈现实主义,又带有浪漫的理想主义,与腐朽、“黄色”毫无关系。

在周璇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她往返与上海和香港两地拍摄电影,由于香港的政局相对稳定,周璇在香港期间拍摄了一些较为轻松地喜剧片,比如《花外流莺》和《彩虹曲》等,在香港广受好评,对周璇在海外的名声鹊起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周璇回到了上海,拍摄了一些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其中《忆江南》讲诉了一位西湖边的采茶女支持丈夫抗日,但是丈夫在香港经不起诱惑,投靠了敌人,之后采茶女毅然与丈夫决裂的故事。在剧中,周璇演唱了《忆江南》、《西湖的儿女》、《人人都说西湖好》、《采茶歌》、《罗大嫂和王二姐》等五首歌曲。这些歌曲大多是由田汉作词,反映了抗战时期西湖岸边的儿女们的艰难生活,以及穷苦人民对社会现状的种种不满。

四、结语

纵观周璇十余年的歌唱作品,无不与其身处的时代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真实地反映了时代之下的人们的真实生活感受,这里既有穷人对于社会的种种不满,也有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既唱市民的普通生活、情人的相思,也唱难民的疾苦、歌女的辛酸、穷人的无奈。总之,周璇的歌曲或者电影中的人物,都是把视角对准普通百姓,尤其是底层百姓,以歌唱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心中的上海印象、每天的日常生活、生命的遭遇,以及由于战争和压迫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感受。这些歌曲中所描述的故事,可能就发生在当时的某一个人身上,或者他们周围,歌曲里所抒发的感受就是当时人们心中的真情实感。因而,周璇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歌曲没有夸夸其词,也没有华而不实的辞藻,具有一种真实的、实在的艺术美,很“草根”,也很“亲民”,并不是高高在上、无关痛痒的去讲大道理,而是真诚地叙述生活的现实以及期中的真实感受,这对于听了几千年圣贤经、讲了几千年大道理的中国人来说似乎意味着一种新的希望。

[1]李道新.影视批评学[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07.

[2]杨凌.中国早期电影歌唱片音乐风格初探——以方沛霖歌唱片的音乐为例[J].人民音乐,2011(11).

注释:

①“娜拉”是挪威作家易卜生《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它刻画了一位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形象,倡导女性意识的觉醒、自由解放和自我实现。20世纪早期《玩偶之家》被译为中文,在中国形成了娜拉热,并对20世纪的中国女性解放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Shanghai from Zhou Xuan music

Han Ling
(Music Department, Hefei Normal College, Hefei Anhui, 230601, China)

The music not only demonstrates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the spiritual mood of music creators, performers and the audience, but also profoundly reflect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istence of music, is a reflection of changing times. Zhou Xuan's music is a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 Shanghai music, many songs reflects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Shanghai,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oday's art show.

Zhou Xuan; music; Shanghai; songs

J60

A

1000-9795(2014)01-0068-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3-11-25

韩 凌(1984-),女,安徽淮南人,助教,从事音乐美学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周璇歌唱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敬德出山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金嗓子”周璇:绚烂中的凄凉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歌唱十月
民国大美女周旋为什么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