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发现茶树新梢黄化产生原因

2014-04-18 04:05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黄黄化差异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遗传育种团队在茶树芽叶黄化变异的机理研究中发现了控制黄化变异品种的黄化产生原因及其高氨基酸含量的分子机理。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黄化变异茶树品种的机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该团队以正常绿色品种“龙井43”和黄化品种“中黄2号”为材料,比较分析了2个品种的生化成分、叶绿体结构、基因表达与代谢途径。科研人员利用定制的茶树专用基因芯片分析2个品种的基因表达差异,发现“中黄2号”与“龙井43”中存在4902个差异基因,其中259个与氨基酸代谢、光合作用和色素代谢有关。差异基因所富集到的生化途径中有24条在“中黄2号”中显著改变,其中包括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途径,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途径,黄酮类化合物合成途径,卟啉和叶绿素代谢途径以及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等。“中黄2号”叶片的黄化表型以及生化成分的变化很可能是这些基因表达改变所导致的。

猜你喜欢
中黄黄化差异基因
镇江地区中黄1号、中黄2号适应性对比试验
6种不同大豆品种性状比较试验
6 种不同大豆品种性状比较试验
基于RNA 测序研究人参二醇对大鼠心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正文见第26 页)
黄化安全性保障
黄茶“中黄2号”的亚细胞结构透射电镜观察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紫檀芪处理对酿酒酵母基因组表达变化的影响
浅析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
SSH技术在丝状真菌功能基因筛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