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枣粮复合经营模式研究

2014-04-18 11:41肖亮
防护林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年产值坡地铃铛

肖亮

(本溪满族自治县林业产业发展局,辽宁 本溪117100)

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半干旱地区,植被少,丘陵起伏,水土流失特别严重,侵蚀沟随处可见,水资源严重缺乏,土地生产力不断下降,旱灾、低温等灾害频繁。目前,在如此脆弱的生态区枣树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首选树种。为了创造良好的景观生态环境,保障农作物高产、稳产,开展农林牧多种经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开展了辽宁西部丘陵坡地枣粮复合优化模式技术要点的研究与示范,以期寻找一种高效而持续的农林复合理想模式。

1 地块的选择

枣粮复合经营与其他果树及作物一样需要由土壤供给水分和养分。在辽西丘陵山区,褐土为地带性土壤,成土母质以黄土状沉积物和石灰岩为主,由黏化过程和钙化过程形成黏壤质为主的土体,地表大都是丘陵坡地,沟壑纵横。枣粮复合经营地块的选择:地势开阔,向阳,10°~15°的坡地,有利于枣树与作物的生长;中性土壤,土壤质地为粉壤土或黏壤土为好,有利于干果类品质的形成;所选地块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1 m以下,不积水,土壤含盐总量不超过0.35% 。

2 整地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及枣树与作物复合的效益,将选好的坡地进行整地,修成反坡梯田,梯田宽度为8~10 m,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注意修梯田时将表层熟化土放在梯田的最上面,免得土层搞乱,破坏了表层土的养分,影响植物的生长。整地季节在上冻前的10—11月为好。修完梯田做成垄,垄40 cm宽和25 cm深左右,有利于冬天积雪抗旱,改良土壤结构。

3 枣粮复合经营优化模式的配置

首先选择适宜当地的良种,特点是早丰、稳产、皮薄、肉厚、酸甜适口,从优良的冬枣、冀津5号、梨枣、大铃铛枣与乡土平顶枣中筛选,以铃铛或平顶枣(Ziziphus jujuba)与神奇谷子(Setaria italica)复合经营为好,枣树少量与谷子混栽宜授粉提高坐果率。枣树的株行距为3 m×8 m,谷子行间40 cm。具体模式:枣1行(1 m)+谷子15行(6 m)+枣1行(1 m)。

4 栽植技术

4.1 准备

将栽植地块按株行距3 m×8 m的距离定点,用镐头刨个小坑作为栽树的记号,树穴的大小为60 cm×60 cm×50 cm。

选择2年生嫁接苗(砧木为酸枣,嫁接方法为插皮接),在池子水中放入保湿剂+生根粉,溶解后,将枣树苗浸于其中24 h左右。

4.2 栽植技术

栽植季节选在春季枣芽萌动前(4月末、5月初)栽植效果最好。将浸泡的枣树苗运到栽植地分开放在地块上用土埋好,用拉水车往挖好的树穴里每穴放水约12.5 kg,施抗旱剂+生物肥+15 kg有机肥,回填地表土并搅拌成泥浆状,将苗木植于抗旱剂+生物肥+泥浆中,待泥浆稍干后封土并筑树盘。经调查,抗旱剂+生物肥+泥浆栽植技术与常规造林相比苗木成活率由30% 提高到84.7% ,并且当年枣树苗木高生长提高44% ,地径生长提高28% 。

4.3 播种谷子

在春季谷雨前后,选择优良谷种,如鲁谷、豫谷等中熟品种均可,生育期为100~120 d较好。谷子与麦子或豆类轮作最好,避免重茬,以调节土壤养分,及时恢复地力,减少病虫害。先将精选的种子进行拌种处理,沟播,播种量9 kg hm-2左右,播种深度3~5 cm,施基肥,以农家肥22 500 kg hm-2为好,播后及时镇压,减少水分蒸发,促扎根出苗。

5 幼苗田间管理

保证枣树幼苗(栽后3年)不受干旱,旱灾时采用浇水或控水袋技术。幼树管理包括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每年5月施用N、P、K复合肥,株施量300 g左右。10月施有机肥每树20 kg。修剪很重要,以小冠疏层型为好。注意病虫害的防治。谷子的田间管理是蹲苗促壮,除草抗旱防病虫害。

6 枣树更新技术

为了使枣粮复合效益好,将低产的平顶枣采用劈接法换头,采集铃铛枣的接穗进行劈接换头,当年可结枣1 kg,使低产的乡土枣树更新为铃铛枣,这是枣粮复合持续经营的更新技术。

7 效益分析

7.1 增加森林覆被率

经在枣粮复合试验区测试,4年生枣树平均单株冠幅1.45 m2,枣谷复合经营模式按枣树株行距3 m×8 m,420株hm-2计算,推广面积0.4万 hm2的树木冠幅总计243.6万 m2,相当于郁闭度0.8的森林面积304.8 hm2。

7.2 水土保持作用

经在丘陵坡地枣谷复合试验区连续3年的观测,枣谷复合区比相邻荒坡平均年减少径流量106.5 m3hm-2,减少土壤流失量73.85 kg。按推广面积0.4万 hm2计算,年减少径流量42.6万 m3,减少土壤流失量4 431 t,可见丘陵坡地实施枣谷复合经营具有一定的拦蓄径流泥沙、防止水土流失作用,枣谷复合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能。

7.3 直接经济效益

枣谷复合经营中4年生枣树平均株产枣4 kg,平均产量2 220 kg hm-2,推广面积0.4万 hm2可年产888万 kg,按当年收购价5.00元 kg-1计算,年产值可达4 440万元,并且产量、产值随枣树年龄增长加速递增。4年生枣树的枣谷复合经营中平均作物年产值3 750元 hm-2,0.4万 hm2年产值1 500万元。枣谷复合经营年产值为5 940万元。

7.4 间接经济效益

在枣、谷的收购、运输、批发、零售、加工过程中均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将3年年产值累计5 940万元按总计20% 的利润率计算,3年累计可获间接经济收益1 188万元。

7.5 社会效益

按管理枣谷复合经营面积3.3 hm2需1人,推广枣谷复合经营面积0.4万 hm2,可使1 200人长期就业。在枣、谷的收购、运输、批发、零售、加工等各个环节可使大量人员短期就业。

在枣谷复合经营的产销过程中,国家及有关部门征收特产税、育林基金、交易税等,为国家增加了税源和一定的税值。

8 结论

通过在辽西丘陵坡地上,选择光照足、坡度10°左右、粉沙壤土(黏壤土),排水良好的地块,通过采用冬枣、冀津5号枣、梨枣、大铃铛枣及乡土平顶枣5种枣树与神奇谷子复合模式的筛选试验,经10多年的数据观测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以铃铛枣(平顶枣)与神奇谷子复合经营为最好,枣树的株行距为3 m×8 m,谷子行间40 cm。采用控水袋技术防旱,株施N、P、K复合肥300 g,预防病虫害,枣谷复合经营模式效果更优。

参考文献:

[1]李文华,赖世登.中国农林复合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6-20

[2]刘作新.低山丘陵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3

[3]黄文丁,王汉杰.林农复合经营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4]Abel N,Prinsley R.Rapid appraisal for agroforestry research and extension—The Shurugwi experience[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1991,45:337-349

[5]Prinsley R T.The role of trees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 overview[J].Agroforestry Systems,1992,20:87-116

[6]赵荣慧.半干旱地区造林学[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43-57

[7]卢国珍,李洪波,步兆东,等.辽西半干旱区杏(枣)农复合模式的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04(5):16-19

猜你喜欢
年产值坡地铃铛
渔药年产值8亿元,41家兽药GMP企业!凭借“渔药名片”,今年临猗有哪些改变?
投资6800万扩建生产车间,年产值高达4个亿! 这家老牌动保企业要发大招了
年产值5000万!这位专注养殖30余年的“金鲳鱼王”,为何敢在行情难料之时,养殖增量25%
幸福我一辈子
小铃铛
挂铃铛的狗
铃铛大作战
某坡地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分析
长期施用化肥对黄土丘陵区坡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南方酸性旱坡地桔园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