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真的会早于大熊猫不绝吗

2014-04-19 02:40苏光陆
科学24小时 2014年3期
关键词:鱼翅卡斯鲨鱼

苏光陆

鲨鱼真的会早于大熊猫不绝吗

苏光陆

2013年,一则名为《Wild Aid》的广告在中国各大电视媒体登陆。这是一则呼吁公众保护野生动物的公益性广告。其中,一个主要的保护对象就是鲨鱼。

就在我们啧啧称赞鱼翅美味的时候,大洋彼岸的美国生物学家兼鲨鱼研究专家迪姆西·特理卡斯表示,地球上的鲨鱼正以惊人的速度锐减,它们的总体数量看似远远超过大熊猫,但它们谁先灭绝还很难说……

迪姆西·特理卡斯从小就喜欢鲨鱼,上大学时就开始到鲨鱼聚集的海域作系统观察和记录。在完成有关鲨鱼生命周期研究的博士论文后,他已经是世界著名的鲨鱼专家了。

特理卡斯表示,把鲨鱼和大熊猫作比较不是心血来潮,它们的确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它们都是地球上的珍惜物种,也都因人类的滥捕滥杀和它们自身的繁殖困难,导致它们濒临灭绝。中国因为制定了严格的法规——盗猎大熊猫最高可处以极刑,加之不惜重金的人工培育,终于将大熊猫从灭绝的边缘拉了回来。而倒霉的鲨鱼却没有这样的好运了。

由于大部分的鲨鱼生性暴烈,使人工繁殖几乎没有可能。陆地上没有了大熊猫,就好比我们身边一种艳丽的花朵不再绽放,而海洋里一旦失去鲨鱼,则将是一个可怕的生态灾难。

神奇精灵

全世界共有近400种鲨鱼,每种鲨鱼都处在它生存区域的食物链顶端,大白鲨更是海洋中的无冕之王,它们摇曳于海面上的背鳍无异于猎物们丧礼的旗幡。

鲨鱼有两套听觉系统,其中一套位于头顶的小开口处,另一套则位于侧鳍,那是一圈充满胶状物质的环形管道,被称为鲨鱼的第六感官。依靠这个第六感官,鲨鱼可以轻松分辨数百米之外鱼鳍拨水的声音和上千米外海狗发出的极其微弱的鼻息声。通过它,鲨鱼还可以感受到地球磁场和猎物的准确位置,甚至感知到深埋在沙堆里的比目鱼的心跳。

鲨鱼还是地球上嗅觉最灵敏的动物之一,在它的口吻周围密布着数以万计的气味感受器。它甚至能嗅到千里之外流入大海的一滴血的味道。

还有一些鲨鱼和鳄鱼等动物一样,以瞬膜来保护自己的眼睛在捕猎时免受伤害。鲨鱼还可以分辨颜色,其晶状体的强度是人类的7倍。

鲨鱼的皮肤相当神奇,上面布满微小的沟槽,在鲨鱼绷紧肌肉后,它们的滤水机制可以为鲨鱼提供强劲的推力。科学家也因此研制出泳池大杀器——鲨鱼皮泳衣。

特理卡斯发现,其实鲨鱼并不是传说中的杀戮机器,它们不仅对猎物很挑剔,而且每隔2~3天才捕食一次。如果食用的是海豹、海狗等大型猎物,它们进食的间隔还会延长。这是因为鲨鱼的消化道很长,消化速度非常慢,饱餐一顿后,往往需要4~5天才能完全消化。这可能就是为什么鲨鱼和人类一样,需要十余年才能彻底成熟的原因。也正是由于独特的、周期缓慢的消化功能,它们普遍长寿,某些鲨鱼甚至可以活到100岁。

鲨鱼的繁殖过程颇具暴力色彩。交尾时雄鲨会死死咬住雌性鲨鱼。为了确保自己的身体不被雄鲨锋利的牙齿咬穿,雌性鲨鱼都进化出了比较厚实的皮肤。幼鲨出生时,就已经完全发育。雌鲨体内的卵子并非都是受精卵,当未出生的幼鲨长出牙齿后,它们就会将未受精卵全部吃掉。

鲨鱼的繁殖特征与大熊猫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繁殖数量少,幼崽发育缓慢,成熟较晚。少量的捕杀就能使这个物种难以迅速恢复到正常数量,而一旦遭到集体捕杀,那么对一个区域的鲨鱼来说,就是灭顶之灾。现代化的大型捕捞设备使鲨鱼难逃被集体捕杀的厄运,这是它们逐步走向灭绝的重要原因。

惨遭杀戮

迪姆西·特理卡斯用无可辩驳的观察数据证明,近30年来的鲨鱼锐减速度超过了过去300年,作恶的黑手就是20世纪80年代繁荣起来的亚洲鱼翅市场。亚洲的鱼翅消费呈直线飙升态势,1千克鱼翅的售价从500元人民币猛增至1300元人民币,这直接导致了人们对鲨鱼的狂捕滥杀。

据美国国家海洋渔业管理局的跟踪统计,从1987年以来,每年都有大量的沿海巨鲨被捕杀,被捕杀的速度已远远超过它们繁殖的速度。1989年,大约有48.8万条沿海巨鲨被捕杀,创造了人类捕杀鲨鱼数量的顶峰。2年之后,这个数字降到37万条,1995年又降至35万条。虽然数字呈递减趋势,但鲨鱼总体数量的急剧减少已经成为常态。过去总是满载而归的捕鲨船,现在的收获却全凭运气了,出海几天,空手而回的情况并不鲜见。原因很简单,新出生鲨鱼的数量还不及人类捕杀数量的1/10,照此发展下去,过不了多久,鲨鱼就会在大海里彻底消失。

后果严重

稳居食物链顶端的鲨鱼对海洋生物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群的鲨鱼从某一特定的区域消失,必然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混乱,其严重后果用不了多长时间便会凸显出来。

特理卡斯在自己的一篇论文中写道:“鲨鱼对其食物链下方的一切都会产生影响,若没有鲨鱼,某一特定生态群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

在澳洲的塔斯马尼亚海域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情况变化之快,令人措手不及。在那里原本生存着数量可观的鲨鱼,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人们对这些鲨鱼大开杀戒,仅仅几年时间,那里的鲨鱼就几乎被赶尽杀绝。结果,鲨鱼的猎物章鱼在短时间内泛滥成灾,其数量远远超过它们的猎物龙虾,龙虾数量迅速减少,并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捕捞业,进而波及旅游业。号称全世界最干净、空气最好的塔斯马尼亚,一下子冷清了不少。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受到影响,最直观的后果就是收入减少。等到他们追本溯源,意识到原因所在的时候,才发现需要近20年的时间才能重新看到鲨鱼大家族。

迪姆西·特理卡斯多次呼吁美国和联合国相关机构学习中国保护大熊猫的做法,制定更严厉的保护法规,在全球海域禁止捕杀鲨鱼以及任何伤害鲨鱼的恶劣行为,给鲨鱼种群至少100年时间休养生息。

鲨鱼不像大熊猫可以人工繁殖,科学家百般努力,但人工繁殖鲨鱼的实验均告失败。表面上看,鲨鱼的数量还远超过大熊猫,但它还是在无可挽回地走向灭绝。而大熊猫的境况正在逐渐好转,各地动物园不断传来幼崽降生的喜讯。如果你不想以后只能在动物园里看到鲨鱼,那么请从现在开始,拒食鱼翅,拒绝一切可能残害鲨鱼的行为。

名词解释

瞬膜:脊椎动物中的无尾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真鲨目的双髻鲨也具有瞬膜)所特有的一种半透明的眼睑。瞬膜可以遮住角膜,借以湿润眼球,却又不影响视线,有保护整个眼球的作用。

猜你喜欢
鱼翅卡斯鲨鱼
鲨鱼
鲨鱼来袭
鲨鱼之最
背负恶名的鲨鱼
香港鱼翅进口量十年减一半
名人吃喝那些事儿
鱼翅到底什么味
假鱼翅『变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