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1000例涉嫌酒后驾驶者的鉴定结果分析

2014-04-19 07:58陈文生
中国司法鉴定 2014年2期
关键词:案发肇事者肇事

张 权,陈文生,洪 亮

(贵州师范大学物证司法鉴定所;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辆的普及,所发生的道路交通肇事案件也随之大幅度上升[1]。而在世界各国的交通肇事案件的法医学调查中发现,酒精是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处理各种交通案件时,交警部门不仅要作全面的现场勘查及调查外,对交通事故中肇事者或死亡者进行血液、体液中乙醇质量浓度检测,也成为常规而必要的证据性检查[2]。本司法鉴定所正是承担贵州省交通事故中肇事者血中乙醇质量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以下简称BAC)检测的定点单位之一,2012年检测交通事故肇事及涉嫌酒后驾车的肇事者共计1000例。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在1000例交通事故肇事者及涉嫌酒后驾驶者中,对肇事者年龄、性别、肇事地点、肇事车辆类型、事故案发月份及时间及BAC分布等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统计,探讨因涉嫌饮酒驾车造成道路交通事故案例的特点,以加深人们对饮酒危害交通安全的认识,为预防和控制道路机动车伤害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统计资料样本均来源于2012年贵州省下属各县市交警大队送检至本所的委托书中案情简要部分,涉及交通事故肇事者及涉嫌酒后驾驶者的血液样本共计1000例。

1.2 统计方法

运用Excel及Spss 18.0统计软件对肇事者年龄、性别、事故案发月份、案发时间、肇事车辆种类、肇事地点及BA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2 结果与讨论

2.1 性别及饮酒程度分布

在送检的1000例交通肇事者及涉嫌酒后驾车者血液样本中,男性为988例,女性为12例,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2012年贵州省1000例交通事故肇事者及涉嫌醉酒驾驶者性别分布表

目前,我国法律规定:驾车人BAC≥0.2,BAC<0.8mg/mL,认定其为酒后驾车;BAC≥0.8 mg/mL,即为醉酒驾车[3]。根据表1中统计结果显示:在1000例交通事故肇事者及涉嫌醉酒驾驶者的血液样本中,BAC超过法定限量的占67.8%,即BAC达到酒后驾驶、醉酒驾驶判定标准分别占9.3%、58.5%,其中男性占98.97%,这可能与男性多有饮酒习惯有关,缺乏节制性,致使酒后驾车的危险性显著增加。一般而言,喝一杯啤酒过后,BAC在0.15 mg/mL左右。啤酒喝三瓶左右,或者白酒喝3两左右,人体BAC就会超过0.8 mg/mL,而经实验表明,BAC对于驾驶员的操作能力有直接影响[4]。肇事司机的BAC为0.4 mg/mL时,发生车祸的可能性比BAC为0.06 mg/mL时高2倍,BAC在1.5mg/mL时,发生车祸的可能性比BAC为0.06mg/mL时高3倍[5]。因此随着体内BAC增加,当事人交通肇事风险增加。所以建议今后有关部门加大道路安全宣传力度,提高驾驶者饮酒驾车的危险性意识,对“酒驾”的处罚力度加大的同时更要重视驾驶员的心理疏导。

2.2 事故案发月份及时间分布

图1和图2为交通事故案发月份及时间的分布规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案发月份在2012年的1月、2月、3月分别占全年酒驾案例的 10.3%、9.70%、9.70%,这可能与我国的传统节日的就餐时间及饮酒习惯有关,元旦及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两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与亲戚朋友相聚避免不了饮酒,而且正因为是节日,驾驶者酒后存在侥幸心理,致使年初的三个月酒后驾车的案例增多。而案发时间在18~20时、20~22时及22~24时这三个时间段分别占全天时间的13.5%、16.8%、17.0%,而18~20时恰好属于晚饭的饭后时间段,根据有关研究表明:BAC在饮酒后60~90 min达到最高,然后逐渐消除[6]。同时贵州较其他省份而言,深夜饮食、娱乐的活动较为频繁,所以在20~24时酒后交通事故的又一高发期与这也有一定关联。对此,提醒我国交通执法部门,今后应在这两个时间段加大对酒后驾车行为的打击力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图1 2012年贵州省1000例涉嫌道路交通事故案发月份统计图

图2 2012年贵州省1000例涉嫌道路交通事故案发时间统计图

2.3 事故中肇事者年龄分布

对2012年贵州省1000例涉嫌道路交通事故中肇事者年龄进行统计,肇事者中年龄最大为63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为29岁,具体结果见图3所示。

图3 2012年贵州省1000例涉嫌道路交通事故中肇事者年龄分布图

根据统计结果表明:肇事者年龄分布在20~50岁间居多,年龄分布在21~30岁、31~40岁、41~50岁分别占肇事者所有年龄段的42%、21%、29%,这与我国饮酒人群及司机年龄、性别构成互相吻合。

2.4 事故中肇事车辆类型分布

对2012年贵州省1000例涉嫌道路交通事故中肇事车辆类型进行统计,肇事车辆主要以二轮摩托车、轿车、小客车居多,具体统计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2012年贵州省1000例涉嫌道路交通事故肇事者车辆类型统计图

在1000例交通事故中肇事车辆在不同程度损坏达到532辆,统计结果表明:肇事者或死亡者交通行为方式中以驾乘摩托车最多,共465例,占总数的46.5%,其中无驾驶牌照的占20.75%,可能是由于贵州某些公路山势陡峭、可见度极低、道路弯曲不平,二轮摩托车的机动性能较好,方便快捷,所以肇事车辆中摩托车作为驾驶工具的所占比例较大,并且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多为单方碰撞事故、醉酒驾驶,还有一些是摩托车上超载人或货物,违章行驶造成交通事故。

2.5 事故中肇事地点分布

对2012年贵州省1000例涉嫌道路交通事故中肇事地点进行统计,交通肇事地点主要发生在县市区内主干道占49%,具体统计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2012年贵州省1000例涉嫌道路交通事故肇事者地点分布图

2.6 BAC检测结果与呼气式酒精测试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统计

目前,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交通执法中对涉嫌饮酒驾车者首先要利用呼气式酒精测试仪进行检测,给现场交通执法中对酒后驾驶的查处提供了定量分析的依据[7],本研究对呼气式酒精测试仪准确性进行探讨,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总涉嫌饮酒驾车共计300例,其中未检出为17例,呼气式酒精测试仪准确率为44.1﹪(呼气式酒精仪测试结果与最终的BAC相对相差不超过5%即为准确),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浓度范围下BAC值与呼气式酒精测试仪检测结果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BAC在1.60mg/mL~3.00mg/mL内,呼气式酒精仪测试结果与BAC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主要由于以下两个原因,其一是呼气式酒精测试仪测试结果的不确定性,其中包括环境的影响、干扰物质的影响、受检人的合作方面等[8]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其二,交警对涉嫌饮酒驾车者首先经呼气式酒精测试仪测试后,通过事故初步调查,在与涉嫌酒后驾驶者到附近医院进行抽血,然后送检至具备资质检测机构,如受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往往在这期间会有一段时间间隔,而经调查表明,最终检测时与交通肇事时的BAC值存在一定差异。所以今后建议有关部门一方面能开发一种便携的、非接触式的、直接检测血液中酒精浓度的技术,为人体酒精含量的现场检测提供一种更方便、更准确的检测手段,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送检的“时效性”这一环节,充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受检人员的公平认定。

3 结语

本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因酒后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与所有涉嫌酒后驾驶行为案例的总体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通过对1000例乙醇案例的系统分析研究,可以为交警部门对酒后驾驶的监测以及制定有效可行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建议今后有关执法部门在加强和完善交通法规、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同时,加大对酒后驾车人员体内酒精含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实施教惩并举方略,能够让驾驶员自觉意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1] 周舟.危险驾驶罪司法适用与立法完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张武,朱建华.涉嫌酒后交通肇事1000例的法医学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2):192-194.

[3] 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上海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GB19522-2004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4] 陈聪,卓先义,沈保华.上海市浦东新区1050例涉嫌酒后驾驶鉴定的统计分析[J].中国司法鉴定,2010,(1):37-39.

[5] 卓先义.毒(药)物中毒鉴定理论与实践(典型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89-90.

[6] 卓先义,卜俊,向平,等.血液中乙醇检测结果的法医学分析[J].中国司法鉴定,2010,48(1):22-25.

[7] 梅冰松,来剑戈.交通执法中人体酒精含量检测相关问题的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7,7(4):52-53.

[8] 卢利强,方学新.在交通执法中呼气酒精检测的应用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2011,(4):116-119.

猜你喜欢
案发肇事者肇事
无限追踪
谁是肇事者
打猎误伤老农肇事逃逸被公诉
肇事逃逸?休想——汽车事故防逃逸监测系统
录下的证据
俄前特工中毒案案发地发现神经毒气
驾驶员擅自偷开公车肇事公司仍需担责
肇事者
澳男子穿内裤抓肇事者获赞
请“肇事者”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