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日学生日本就业问题初探*

2014-04-19 08:17窦硕华
关键词:留学生日本工作

窦硕华

(东京工业大学,神奈川横滨 226-8502)

目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有8万余名,其中每年约有2万名毕业。在日本就业人数位居各个国家中之首。在日本少子高龄化引发劳动力人口减少、市场减缩的背景下,对中国留学生来说亦可看做一个机遇。2013年6月内阁会议制定的《日本再兴战略》中明确提出了“每年接纳1万外国留学生在日本就业”的目标。中国留学生就业数的多少决定了这一目标的实现与否。

那么,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就业情况如何?满意度如何?正在面临哪些问题?这一系列问题似乎一直蒙着一层神秘面纱。廓清这些问题将对留日中国学生今后在日本就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对中国学生的日本留学选择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一、留日学生就业现状

(一)留日中国学生日本就职数

留学生在日本就业时,须持用人单位发放的“内定通知”和所在大学发放的“毕业预定证明书”,向法务省入国管理局递交申请,将在留资格“留学”变更为“就劳”(工作签证)。在留资格变更数等同于就职人数,亦可从变更后的具体种类窥见留学生工作的大致类型。

近十年来,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就业数虽呈高低起伏之势,但所占比例均远过半数以上,2007年更是高达73.5%。法务省入国管理局2013年7月公布的《留学生の日本企業等への就職状況について》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外国留学生就职总数虽过万数,但中国留学生多达7 032人,占据64.1%。而位居第二位的韩国,仅占12.9%。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就业数遥遥领先于他国。

(二)工作签证类别及推移

日本的外国人在留资格共分为27个种类。而留学生就业后最常见的在留资格(工作签证)有:人文知识与国际业务(法学、经济学、社会学、人文科学等相关业务)、技术(理学、工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相关业务)、教授(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教育工作)、投资与经营(外资企业经营与丒管理)、研究(机关或企业研究工作)、医疗(医生与护士)等几大类别。

2012年外国留学生中取得“人文知识与国际业务”在留资格的有7 565人,占69.0%;取得“技术”在留资格的有2 227人,占20.3%。两者占留学生总数的89.3%。而中国留学生取得“人文知识与国际业务”在留资格的有5 091人(见表1),占中国留日学生就职总数的72.4%;取得“技术”在留资格的有1 329人,占18.9%。两者占中国留学生就职总数的91.3%。此比例超过了外国留学生在该两项所占的比重。中国留学生两者总和最低年份2010年为90.2%,可见中国人比其他外国人就业面更趋显集中。两者比重自2006年起出现了整体下降的趋势(依次是 95.2%、96.4%、96.2%、94.7%、90.2%、91.9%、91.3%)。可以看出,中国留学生就业范围也在趋向宽泛。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前“投资与经营”签证以大约每年1.5倍速度增长,2011年相比2010年翻了近三番,之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

分析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就业数量急剧上升的原因,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前述的中国留日学生就业范围渐趋宽泛;二是近几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进入日本的中国企业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留日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中资企业从事管理工作;三是有些留日学生借助家庭经济实力在日本创业。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表1 留日中国学生工作签证分项比例及推移Table 1 The ratios and developments of work visas of Chinese students in Japan

(三)就职行业、工作内容

关于留学生就职行业、工作内容等,入国管理局并未按国别公布数据。但借鉴整体留学生数据,亦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国留学生就业倾向。2012年,在非制造业任职的有8 265人(75.3%),在制造业任职的有2 704人(24.7%)。非制造业中,商业与贸易行业、教育行业及IT行业分别为2 728人(24.9%)、933 人(8.5%)、903 人(8.2%);制造业中,电机行业、机械行业及食品行业分别为470人(4.3%)、449 人(4.1%)、359 人(3.3%)。从工作内容上看,从事最多的是翻译2 928人(26.7%),其次是销售 2 529人(23.1%),信息技术 807人(7.4%)。

近年来,随着日本的大型企业(如松下、索尼)、零售业(如7-11、Familymart)、餐饮业(如清水海、回转寿司)等进驻中国,位处日本的总部也开始采用更多的中国人开展中日间的业务交流。最急需的首先是中日双语翻译,其次是销售人员。这种因中日两国间的贸易而提供的就业岗位是其他外国留学生所无法参与的。

(四)月薪报酬

据入国管理局对2012年就业情况的统计,留学生新入职月薪不足20万日元(约折合人民币1.4万元左右)的占32.8%,20~25万日元之间的占46.4%,25~30万日元之间的占10.8%,30万日元以上的仅占6.6%(见图1)。

由图1看出,不足25万日元的占据大多数,为79.2%。该数据是对新入职员工基本工资的统计结果,应不含加班补助、奖金等其他额外补贴,实际所得会更多一些。

图1 留学生新入职月薪状况Fig.1 The salaries of freshmen for working foreign students

日本厚生劳动省于2008年委托intage市场调查公司对1 000家上市公司针对《上市公司外国人工作状况》作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2%的公司对外国员工实施了特殊福利待遇,而9成以上公司实施同日本人完全相同的福利待遇。可以说,日本企业对外国人和日本人在工资待遇是一视同仁的。因历史、政治关系等问题,不少中国人担心在日本就业会受到歧视,各种调查结果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五)就职热门地域

入国管理局同年调查显示,外国留学生就业最集中的区域首先是东京都5 254人(47.9%),其次是大阪府970人(8.8%),爱知县667人(6.1%),神奈川县596人(5.4%),埼玉县454人(4.1%),福冈县404人(3.7%)(见图2)。

图2 留学生就业地域分布Fig.2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of employment for foreign students

这些区域不仅大城市较多,也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既是留学生就业首选之地,也是在留中国人聚集之地。

据入国管理局2012年统计,中国人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京154 449人(23.7%)、神奈川53 108人(8.1%)、大阪 50 581人(7.8%)、埼玉 47 267人(7.2%)、爱知46 949人(7.2%)。就比例而言,近一半留学生汇集东京,显示出留学生偏爱首都的倾向,而中国人则相对略显分散。

(六)就职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的大小,可以用企业的资产额和企业员工人数作为衡量标准。2012年就业统计显示,在注册资金500万日元以下就职的有2 186人(19.9%),注册资金在5 000万日元以下(含500万日元以下)的企业就职的有6 139人(56.0%),占了一半以上(见表2)。

在员工人数不满50人的企业就职的有4 932人(45.0%),在员工人数不满300人(含不满50人)的企业就职的有7 000人(63.8%)(见图3)。

由此可见,在注册资金少、员工人数少的中小企业就职的占了多数。与此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在注册资金10亿日元以上的企业就职的人数多达2 903人(26.5%),在2 000员工以上企业就职的也占到13.8%。可以说,留学生就职企业的规模呈现两极分化趋势。

表2 2012年留学生就职企业资产额及人数Table 2 The corporation assets and numbers of foreign students in 2012

图3 留学生就职企业人员规模Fig.3 The scales of enterprises where foreign students work

二、工作收益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法务省入国管理局对留学生就业基本情况的统计可以大致了解留日中国学生日本就业的基本状况。那么在实际工作中,中国留学生会有哪些收益?在工作、生活方面又会遇到哪些问题?

(一)经济利益收获

坪谷美欧子曾对中国就业者进行过调查。“为了减轻将来照顾父母生活的压力”或“为了应对国内高房价等生活成本”而在日本工作期间必须要拼命赚钱,这是不少人的心声。所以很多人将在日本经济回报的多少作为留在日本的一个重要目的。“存钱与回国”似乎成为许多人固定的行为模式。那么在日本工作一年会有多少经济收益呢?据在日本就业的多名留学生提供的数据,如果月薪以25万日元为计,每月饮食开支3万日元、房租4万日元、水电煤0.5万日元、通信费1万日元、交际费用2万日元、交通费0.5万日元、各种保险4.5万日元、其他2万日元的话,算下来每月剩余7.5万日元,每年结余90万日元,再加年终奖30万~50万日元,一年纯收入120万日元以上(相当于8~9万元人民币)。这应该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二)职业经验的全方位获得

日本是异常严谨的社会,一般公司都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成熟的企业文化。在日本企业就职的另一大收益是能获得职业经验的全方位提高。据稻井富赴代的调查,90%以上的中国留学生认为,在日本就业总体上感到满足,其理由在于五个方面:(1)了解了日本的企业组织(30.3%);(2)掌握了专业知识、技能(22.7%);(3)对自己更有自信(21.2%);(4)日语更加流利(16.7%);(5)积累了人脉(7.6%)。可以说,在工作过程中不仅深入了解了日本企业,同时也大幅提高了语言能力和自身综合能力。而职业经验的全面获取为今后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核心职业技能的提高

职业技能是展现个人专业能力、在职场立足的重要砝码。劳动政策研究与研修机构2009年对留学生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在日本企业掌握了先进技术和学到了生产方式的占58.8%,选择学会了经营方法的占52.5%。技术、生产方式和经营方法是企业运营的核心,多数人都认为在这些方面有所提高。也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企业提高了专业技能,利用自己的技术、管理优势在日本自谋职业或回国创业,取得了非凡成就。

留学生在日本就职获益是全方位的,远不止以上三点,仅列举三点权当代表。此外,留学生就业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难以化解的问题。

1 工作时间长 日本虽然也是实行8小时工作制,但由于人均工作量大,正常上班时间完不成的工作要自行加班完成。所以加班成为日本独特的工作惯例。劳动政策研究与研修机构2009年曾对留学生的加班情况做过调查,回答频繁加班的占36.1%,几乎不加班的仅20.0%;夜间(晚上10点到早晨5点)及周末频繁加班的分别占到5.0%左右。越是大公司,加班频率越高。因劳动时间过长而对家庭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的回答者占39.6%。孙艳对24名中国留学生采访结果表明,对加班明确表示不满的多达14人。虽然在入职之前就知道日本加班是很正常的事情,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但在职场却发现更为严重的情况,即使自己的工作已加班完成,但如果上司还在加班,也得陪着继续加班。一起加班,已成为日本的职场礼仪。晚间十一二点钟才离开公司也是很正常的事。日本的加班习惯在外国人眼中已成为一大诟病。

2 晋升缓慢 受西方企业文化的影响,中日两国企业都逐渐由传统走向现代,采用以能力主义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但最终结果却有很大差异。中国的企业重视个人能力,注重工作业绩,即使入职时间不长的年轻员工,只要业绩突出,管理方法得当,就可以很快晋升,超过资历较长的人是很普通的事。中国企业文化的转型相对彻底、速度也快。而日本虽对终身雇用制和年功序列制进行了改革,但在传统文化的笼罩下,其余力依然不减,导致晋升非常缓慢。大石奈奈评价说“大多日本企业依然采用以终身雇用为前提的评价制度”,职务晋升只有在经过较长职历、取得较高资历后才可能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工作热情。

3 子女教育面临问题多 孙艳的调查对象中,不少人已婚并育有子女,他们对于子女的语言学习和小学教育问题深感担忧。这是因为,子女在学校接受教育必然会依赖日语而疏远汉语,最终可能导致对中国越来越陌生。其次,对日本小学教育能否锻炼学习能力表示怀疑。于是周围出现了这样的人,让子女回国接受小学教育,日后若有机会再到日本接受初高中教育。甚至有人希望子女在中国长大后,再到日本工作。对子女教育的复杂感情中体现着一种浓郁的“中国情节”或曰“去日本化”的坚强决心。无独有偶,大石奈奈在评析日本的工作环境时也曾提及,在日本的“高度外国人才”并无意让子女接受日本教育。即使目前在日本接受教育,将来也会让子女就读海外大学。

4 高离职率已成为一种常态 因对企业抱有不满或为寻求更高目标而离职,对外国人来说是很普通的一件事。稻井富赴代对毕业于高松大学的30名中国留学生调查显示,不打算在日本长期工作的占到一半比例;有过辞职经验的占26.7%,其理由依次是:公司原因、待遇不好、人际关系、工作内容单调。辞职后的去向最大两种可能是:在日本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二是回国就业。事实上,不少人在日本就业之初就已制定好了未来规划,在日本就业只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的暂时性选择。坪谷美欧子也发现了中国留学生暂时停留日本的典型事例,即首先实现经济利益收获、取得永久资格、获得职业经历等方面的积累,当在日本的积累已经足够抵抗国内风险(如购房等成本)时再回国。

稻井富赴代指出,打算回国就业的理由中,选择“家庭原因”的高达39.1%。中国文化中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所以赡养父母是子女责无旁贷的义务。“养老”问题是促使他们回国就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抑或是配偶或子女问题也是留学生回国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将来有回国意愿的人中,打算在日本工作期间为2年的占36.4%、3年的36.4%、5年的18.1%、10年的9.1%,即两三年就准备回国的人占了多数。

三、结语

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就业尽管面临着很多问题,但总体来说,在日本的付出能获得高额的回报。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企业升任科长、部长,在大都市中心地带购得住宅;也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学习了公司管理、运营经验,回国创业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因此,在日本就业不应是一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忌讳性话题。海外学子就业质量的高低也应是中国人生活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标准。事实上,在目前海归就业不景气的今天,可能会加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就业的比例。

为此,仍在日本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为了谋求更好的职位,也要了解日本企业的用人制度,在以下方面下功夫:(1)扎实语言基本功;(2)在学期间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尤其是企业实践;(3)对SPI适应性检查考试(针对思维能力、交际能力、情商、职业适应度等进行的全面测试,大公司一般采用该测试)做好充分准备;(4)深入了解企业文化,遵守企业规章制度;(5)了解日本人的思维模式,职场上尽量减少误解和摩擦。只有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1] 稲井富赴代.中国人留学生に対するキャリア教育と就職支援——日本企業に就職した元留学生に対するアンケート調査をもとに[J].高松大学研究紀要,2012(2):1-37.

[2] 孙艳,阿部康久.地方都市における中国人元留学生の就業状況と継続意志:福岡県を事例にして[J].華僑華人研究,2013(10):5-21.

[3] 坪谷美欧子.留学、就労、定住?再移動へのまなざしの変容——在日中国人の今後[M]//なぜ今、移民問題か.東京:藤原書店,2014.

[4] 大石奈々.高度人材はなぜ来ない[M]//なぜ今、移民問題か.東京:藤原書店,2014.

[5] 法务省入国管理局.2003—2012年每年度留学生の日本企業等への就職状況について[EB/OL].(2014-04-02)[2014-07-25].http://www.moj.go.jp/nyuukokukanri/kouhou/nyuukokukanri01_00013.html.

[6] 法务省入国管理局.在留外国人统计(2012)[EB/OL].(2013-09-02)[2014-06-12].http://www.moj.go.jp/housei/toukei/toukei_ichiran_touroku.html.

[7] 厚生劳动省.一部上場企業本社における外国人社員の活用実態に関するアンケート調査(2008)[EB/OL].(2008-12-08)[2014-07-25].http://www.mhlw.go.jp/houdou/2008/12/dl/h1208-1a.pdf,2014-05-01.

[8] 劳动政策研究·研修机构.日本企業における留学生の就労に関する調査(2009)[EB/OL].(2014-07-13)[2014-07-25].www.jil.go.jp/inst.../057.htm 2014-07-13.

猜你喜欢
留学生日本工作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黄金时代》日本版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不工作,爽飞了?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