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中医证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2014-04-21 07:13王苏樊永平张永超万江龙
环球中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脊髓炎视神经阴虚

王苏 樊永平 张永超 万江龙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又称Devic 病,是一种灰白质同时受累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主要侵犯视神经和脊髓。目前针对NMO 的中医药研究甚少,其中医诊疗体系尚不完善。笔者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肝肾阴虚型NMO患者约占总数的2/3[1],而不同中医证型的NMO 临床特点是否存在一定的差异尚无报道。本研究纳入NMO 病例73例,就不同证型NMO 之间临床特点的差异进行探讨,为NMO 中医诊疗规范的建立提供更多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2008年10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门诊的NMO 病例,共73例。

1.2 纳入标准

(1)所有NMO 病例均符合2006年Wingerchuk等修订的诊断标准[2],并经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确诊。(2)纳入病例至少有一次复发,均处于缓解期。

1.3 观察项目

由1 名中医主任医师确定中医辨证分型,73例NMO 病例根据是否属于肝肾阴虚型,分为两组:肝肾阴虚组和非肝肾阴虚组。中医辨证标准参考《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3]。兼证辨证主要依据舌脉,舌苔厚腻为痰,舌质暗为血瘀,苔黄为热。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具体证型、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复发次数、年复发率、首发症状,并进行分析比较。年复发率(次/年)=复发次数(次)/病程(年)。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发病年龄及年复发率比较采用t 检验,不同首发症状所占比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证型分布

NMO 患者73例,肝肾阴虚组49例,占67.12%;非肝肾阴虚组24例,占32.88%。其中肝肾阴虚组证型主要为肝肾阴虚兼痰、热、血瘀;非肝肾阴虚组以气虚、气血不足、痰热血瘀等证型为主。各组具体证型,见表1。

表1 73例NMO 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2.2 性别比例

73例NMO 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63例,男女比例1∶6.3。其中肝肾阴虚组男女比例为1∶8.8,非肝肾阴虚组男女比例为1∶3.8。肝肾阴虚型患者女性比例更高,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男女比例比较

2.3 发病年龄

NMO 患者发病年龄7~69 岁,平均(34.42±12.88)岁。其中肝肾阴虚组患者发病年龄7~65岁,非肝肾阴虚组患者14~69 岁。肝肾阴虚组发病平均年龄较小,平均相差3 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发病年龄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发病年龄比较(±s)

组名 发病年龄(岁)33.36±12.71非肝肾阴虚组肝肾阴虚组36.58±13.20

2.4 病程、复发次数、年复发率

纳入患者病程3 个月至17年,复发次数1~16 次,年复发率0.18~7.14 次/年,平均1.40±1.27 次/年。肝肾阴虚组病程3 个月至15年,复发次数1~16次,年复发率0.30~7.14 次/年;而非肝肾阴虚组病程7 个月至17年,复发次数1~11 次,年复发率0.18~4.0 次/年。肝肾阴虚组患者年复发率显著高于非肝肾阴虚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年复发率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年复发率比较(±s)

注:与非肝肾阴虚组相比,aP<0.05。

分组年复发率(次/年)肝肾阴虚组 1.60±1.39 a 0.99±0.86非肝肾阴虚组

2.5 首发症状

73例患者首发症状为视神经受累、脊髓损伤、两者同时受累分别为42例(57.53%)、20例(32.5%)、11例(20.0%)。肝肾阴虚组与非肝肾阴虚组患者首发症状比例不同。与其他证型相比较,肝肾阴虚组患者以视神经受累、视神经合并脊髓受累为首发症状者较多,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首发症状比较

3 讨论

NMO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长时间以来被归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一个亚型,其血清特异性抗体—抗水通道蛋白4 抗体(AQP4-Ab/NMO-IgG)的发现将NMO 独立出来[4]。患者常为急性起病,复发缓解病程[5],同时或相继出现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和长节段横断性脊髓炎(longitudinally extensive transverse myelitis,LETM)。

NMO 致残率高,发病较晚,女性更多见,约为男性的10 倍[5-6]。国外报道NMO 发病年龄为35~40 岁,而国内报道平均发病年龄31.7~39.4 岁不等[1,7-9]。本研究73例NMO 患者,男女比例1∶6.3,发病年龄平均为34.42 岁,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

NMO 长期被归为MS 的一个亚型,故中医药针对NMO 的研究大都混杂在MS 中。两种疾病在中医辨病辨证上有相似之处,均为本虚标实之病,但也存在一定差异。80%以上MS 属痿证,其次是麻木不仁,视物昏渺、颤证等,病变累及肝脾肾,肾主骨生髓,与肾的关系更为密切。MS 本虚以肾阴不足(肝肾阴虚)、脾气亏虚居多,标实以痰热瘀为主[10]。NMO 患者突发视力下降、肢体无力常见,故多归为暴盲、痿证的范畴。NMO 均有严重视力下降,多伴有痛性痉挛,病变部位在目、脊髓、筋,病变脏腑累及肝脾肾,与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本研究团队前期对63例NMO 临床证型分析发现,43例为肝肾阴虚,多兼痰热瘀邪,其他证型主要为气虚兼痰瘀8例、单纯痰热瘀邪4例[1],本研究与前期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此NMO 本虚以肝肾阴虚为主,多兼实邪,主要为痰热瘀邪;气虚及气血亏虚亦为本,均兼夹痰瘀。痰瘀在本病发病中占重要地位。

NMO 患者病变与肝关系密切,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肾阴虚型患者中女性比例应相对更高。肝开窍于目,肝肾阴虚型患者较其他证型患者视力受累应更为严重。本研究显示与非肝肾阴虚组相比,肝肾阴虚型NMO 患者女性比例更高,发病年龄较非肝肾阴虚型早3年左右,年复发率较高,首次发病出现视力下降或视力与脊髓同时受累更为常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本病中医研究中要重视性别差异,突出肝的重要性。气虚或气血亏虚为主的患者主要病变在脾,其肢体无力等症状较先出现。

诚然NMO 患者中医证型并非一成不变,绝大多数患者呈复发缓解病程[7],急性期与缓解期中医证型少数会有变化,但纵观病程中,这种变化常体现在程度及兼夹病机上,基本病机相对稳定,如遇新的外感内伤引起的证候变化另当别论。本研究所观察的NMO 患者均为缓解期,急性期尤其是激素冲击治疗之后阴虚火旺及痰热症状更加明显,缓解期热象减轻,则转化为以肝肾阴虚、气虚、痰瘀为主。

综上所述,与非肝肾阴虚型视神经脊髓炎相比,肝肾阴虚型患者女性更多,发病年龄较早,首次发病出现视力下降以及脊髓合并视神经症状者较多,复发率高,这都提示肝肾阴虚型患者较其他证型患者严重,预后较差,治疗上更应予以重视。

[1]樊永平,胡蕊,鲍显慧,等.63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临床特点和中医证型分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3):322-325.

[2]Wingerchuk DM,Lennon VA,Pittock SJ,et al.Revi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neuromyelitis optica[J].Neurology,2006,66:1485-1489.

[3]孙怡.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4]Lennon V A,Wingerchuk D M,Kryzer T J,et al.A serum autoantibody marker of neuromyelitis optica:distinction from multiple sclerosis[J].The Lancet,2004,364(9451):2106-2112.

[5]Sellner J,Boggild M,Clanet M,et al.EFNS guidelines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neuromyelitis optica[J].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2010,17(8):1019-1032.

[6]Wingerchuk D M,Hogancamp W F,O'Brien P C,et al.The clinical course of neuromyelitis optica (Devic's syndrome)[J].Neurology,1999,53(5):1107-1107.

[7]武雷,杨扬,黄德晖,等.61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脑和脊髓MRI 特征[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12):2733-2737.

[8]李晓晖,魏世辉.62例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0,20(2):90-92.

[9]曹小丽,秦娇琴.63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临床特点及尿酸水平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4009-4010.

[10]樊永平.多发性硬化的中医药病证结合治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5):289-292.

猜你喜欢
脊髓炎视神经阴虚
爱眼有道系列之四十四 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和防控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唐由之视神经萎缩诊治经验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及MRI特征分析
针药结合治疗儿童视神经脊髓炎验案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