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政沥青路面质量的控制

2014-04-21 00:36雷大江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沥青路面

雷大江

摘要: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是着重论述在重交通量下沥青路面的质量控制问题,本文论述涉及到所有沥青路面的工程质量如何去掌握和抓好。

关键词:沥青路面;针入度;软化点;延伸度;稠度

中图分类号: TU5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众所周知,道路工程由路面、基层、路基3大部分组成,其中基层与路基的稳定性与强度均需满足工程设计要求。与路基相比较,路面更容易受到阳光、水流、气温、降水、各类腐蚀性物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此外路面与行车荷载直接接触,此时必须把路面的稳定性、强度、耐久性、刚度、平整度等特性提升到既定高度。沥青路面质量病害存在十分显著的阶段性:第一阶段路面产生波浪式皱纹,此时路面平整度并未发生任何显著变化;第二阶段路面产生直接约5~20cm的连续性小疙瘩,此时路面平整度下降较明显;第三阶段属开裂、推移阶段,即路面出现与路面中线呈20°~50°夹角的横裂缝,路面边缘出现隆起带。

一、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工程设计对工程质量的制约

工程施工的前提是工程设计,如果设计质量不高,高质量的工程就无从谈起。同样,如果设计中测量数据不准确,使用的结构方案不合理,存在的问题就会越明显,就必然会留下质量隐患。

(二)、地质条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市政道路工程中污水、雨水排水工程往往受施工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如果施工区域内地质情况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就需要采取深井或者井点等降水措施,待水位降至设计标高以下时,方能组织沟槽开挖施工。如果管道埋设较深且土质差,沟槽开挖必须进行边坡支护,以保证施工安全。

(三)、开工急,准备期短

市政道路工程通常由政府出资建设,为了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扰,工期往往比较短,对施工进度要求近乎苛刻。为确保按时完工,施工单位往往是根据工期要求,倒排施工进度计划,难免缺乏周密性,对工程质量就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四)、施工场地的影响

因受客观条件限制,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场地比较狭窄,人流难以控制,交通封闭困难;此外还有电信、自来水、电力、供暖、排污管道和天然气等各种管线交叉干扰,对施工场地和作业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对现场施工组织安排和质量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二、沥青路面主要质量病害的成因

(一)、沥青路面推移拥包病害的成因

沥青路面推移拥包病害主要由沥青面层材料的抗剪强度不足所致,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车辆超载情况、交通量的大小、沥青路面结构层设计、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沥青路面材料、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等。

(二)、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裂缝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包括设计质量问题、原材料质量问题、路基均匀度不够、施工质量问题等。若沥青路面设计方面未对路面的荷载情况进行考虑,或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其必然导致沥青路面强度与车辆长期碾压之间不相协调,此外若未准确估量出道路使用年限期间总的行车数量(估量数据较实际数据小),其必然导致沥青路面强度不能达到实际使用强度。这样以来,持续攀升的交通流量必然使强度较低的沥青路面产生裂缝。若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车辆对路基的反复荷载作用必然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裂缝问题。此外,道路改建阶段未正确处理路基,即路基局部压实度不够,同样也会导致沥青路面产生裂缝。与此同时,工程施工阶段未采取封闭式施工方式,其亦可能给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埋下隐患。

(三)、沥青路面坑槽病害的成因

沥青路面坑槽病害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包括沥青表面层质量低、路面结构层受损、路基翻浆等,此外市政道路的各个部位皆有可能出现坑槽病害。

三、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具体控制措施

大量试验数据表明,沥青路面的整体强度受到路面结构层材料均匀性的影响非常明显,其中沥青混合料内矿粉的掺量、沥青的含量、矿料的配比组合皆对沥青混合料及沥青原材的流值、稳定度、孔隙率等指标造成直接性的影响,进而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造成直接性的影响。据调查资料表明,若沥青路面结构层施工质量控制较差,其弯拉强度仅占均匀材料弯拉强度的1/2。由此可见,矿料级配控制、沥青含量控制、混合料从摊铺到碾压皆应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同时必须加强对各施工环节的检测力度,进而确保沥青路面材料施工的均匀性。

(一)、面层材料的要求

构成沥青砼面层结构的组成材料主要有:有机结合料和矿料,有机结合料主要指沥青材料。它是各种沥青面层和沥青结基层中形成结构的主要成分。它有较强的粘结力,能将各种矿料混合胶结在一起形成俱有一定强度的能抵抗外力和气候因素作用的一个坚硬的整体。沥青材料是由一些极其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这些碳氢化合物的一些非金属衍生物所组成的混合体。沥青在常温下是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的状态,它能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中。

一般情况下,选用优良的道路用粘稠沥青来配制沥青砼面层,沥青材料这一关就特别重要。一般对道路粘稠沥青的技术要求是控制好三大指标:即延伸度、软化点和针入度。

1、延伸度

它表示沥青的张拉性能、在一定温度下沥青试件在等速张拉时,所能拉成线的表征。是查看沥青变形能力,在25℃时测定其延伸度,此时的延伸度愈长,沥青的质量就越好,与矿料组合的沥青混合料,抵御低温变形的能力亦愈强。可见掌握好沥青的三大指标对粘稠沥青的质量也就完全控制好了。我国将道路用粘稠沥青按针入度大小分为五种标号的针入度级沥青,分别为:油-200、油-180、油-140、油-100、油-60等标号,并规定成粘稠沥青道路技术标准供生产实际选择应用。

2、针入度

是表征粘稠沥青稠度的,稠度是沥青的重要性质。它随着沥青的化学组分和温度变化,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波动,沥青中沥青质和油分的数量比,对沥青的稠度影响很大,适宜的沥青稠度在施工过程中如拌合及摊铺,能得到良好的和易性和最佳压实度,为要获得耐久的面层,就要控制好沥青的稠度在道路面层工作的温度内变化的小些。

3、软化点

它表征粘稠沥青在较高温度下的稠度,针入度和软化点间的比例关系对沥青的质量有重大意义。从沥青面层的工作条件出发,在规定的软化点条件下,针入度愈大,沥青就愈好。他表示沥青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较小。反之,在低温下还要看一看沥青的脆点。脆点是沥青在负温度下的稠度特性,它是度量沥青低温性能的指标之一,沥青愈脆,面层愈易产生裂缝、剥落。所以沥青的脆点愈低,沥青处于粘稠状态的温度范围愈大这种沥青的道路使用性质愈好。

(二)、施工环节的控制

施工环节的控制是沥青路面裂缝防控的关键,路基填土过程必须确保土质的均匀性,不得夹杂淤泥或腐殖土;路基施工阶段碾压采用重型的压实标准,同时必定把边坡压实与分层压筑工作控制到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作业必须确保其具备最佳的含水量,同时采用更加先进的碾压方式,以免湿度温度对基层顶面造成不良影响;施工活动的安排应科学有序,最好采用全幅摊铺方式或2台摊铺机衔接摊铺作业,以避免冷接缝,无法避免时,冷缝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即把压实的摊铺边缘压实整齐,同时把浮料清除干净,涂刷粘层油,随后敷压一定的沥青热混合料,以免沥青路面因外力作用产生裂缝病害。

(三)、应急性修补

开槽成型→清除干净坑槽内的灰尘、松散物、淤泥等→灌入冷补料(松铺系数介于1.2~1.5之间)→摊铺均匀→用振动式路碾机或夯锤压实,注意深度超出6cm的坑槽需以分层方式投料夯实。若车辆行驶碾压使沥青路面下沉,则仅需把细度更高的冷补料摊铺到沉降部位,同时按照要求标准压实即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中施工质量控制要坚持具体性、客观性、科学性的原则并且结合国内交通建设事业的技术创新趋势及发展现状,加强各类新型技术、工艺、机械的应用进而才能保障施工质量控制的全面落实,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要加强管理、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预检,确保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裘永胜.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4(8)

[2] 燕明.分析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通病成因论其防治方法[J].中华民居,2011(06):257-258.

[3]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J014-97.

猜你喜欢
沥青路面
道路基层施工对沥青路面裂缝的影响研究
研究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
刍议公路沥青路面裂缝防治对策
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研究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自融雪沥青路面抗凝冰剂的设计与施工探讨
透水沥青路面淤塞问题分析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过程中如何实现节能高效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