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机制研究

2014-04-23 20:42赵燕
商业经济 2014年2期
关键词:合作机制中国研究

赵燕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趋复杂化,环境治理越来越需要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通过积极的国际合作来实现。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对当前国内存在的环保问题加大治理力度;应各极参与双边或多边的国际环境合作;积极参加国际环保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以及各种国际环境会议,从而增加其话语权,更好的发挥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国际环境;合作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B

在全球环境治理背景下,各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机制大致相同,随着国际环境合作的日趋频繁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愈来重要,有必要对我国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机制进行大致的了解。

一、中国政府参与国际环境合作的形式

(一)环保政府部门应加大治理力度

随着环境问题出现的频率增加,环境问题的影响愈来愈严重,国家间的环境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因此全球环境的治理需要各国成立专门的机构。

根据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设立中国环境保护部,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环保部负责拟订并实施环境保护规划、政策和标准,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监督管理环境污染防治,协调解决重大环境保护问题,还有环境政策的制订和落实、法律的监督与执行、跨行政地区环境事务协调等任务。同时,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是一个由中外环发领域高层人士与专家组成的、非营利的国际性高级咨询机构,已经成为中国环境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场所、中外环保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环保部门应对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加大治理办度,以求得实效。

(二)参与双边或多边的国际环境合作

全球化背景下环境问题的及时解决,非单独一个国家力所能及,各国之间积极寻求合作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目前我国已与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展开了双边或多边的合作,合作项目达数百项。合作领域包括:水资源研究与保护、大气质量研究与保护、有害废弃物研究与管理、动植物研究与保护、环境宣传教育、环保技术合作、能力建设等。

中国政府与发达国家的国际环境合作能够使中国可以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充足的环境治理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管理、立法、规章等方面的经验。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合作,不仅加强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政治联系,使中国在多边环境外交场合获得相互支持,还可以为中国的环保产业打开国外环保市场,促进中国环保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为了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中美两国政府在2008年签署了《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正式启动了双边合作机制,同时中美双方签署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的绿色合作伙伴计划框架》。这项十年合作将推动技术创新和高效、清洁能源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的应用,并推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中日韩三国作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核心力量,在气候变化方面的环境合作也越来越广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域性环境合作,如中日韩部长级会议,就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进行战略对话;二是双边环境合作,如中日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合作。

(三)积极参与国际环保组织开展的环保活动

全球环境基金是联合国发起建立的国际环境金融机构,1990年建立,1991年正式开始运作,基金的宗旨是以提供资金援助和转让无害技术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防止气候变化、保护生物物种、保护水资源。中国是获得全球环境基金资助最多的国家,所获批的项目涉及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水域保护等多个领域。

随着国际环保力量的积极推动,很多国际组织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世界银行在1987年成立了环境部,以促进和监管银行在环境方面的活动。许多国家与世界银行展开了合作,使得世界银行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协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成为了一个有力的资金支持系统。世界银行参与的全球环境基金在中国的项目重点领域包括: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国际水域、土地退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

(四)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会议

国际环境组织内部召开的成员国会议是国际环境会议的一种形式。例如,联合国召开的很多重大全球环境会议就是由成员国发起与倡议的。1992年联合国召开环境与发展国际会议,此时以非洲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提议并且最终促成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国际环境会议的另一种形式是缔结环境条约的缔约方大会。例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就要求缔约方每年召开一次缔约方大会。

政府作为治理全球环境问题的主体在参与国际环境合作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环境合作执行的效率。然而,基于政府本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日趋复杂化,非政府的力量正好起到了弥补的作用,在解决目前环境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通过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环境合作

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是由不同国家的个人、团体或联盟以环境保护为目的,为了促进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而成立的一种独立于政府部门的环保组织。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的关注,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组织力量。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不易受到政治因素影响,并且大多数的组织具有极其强大的责任感,最能反映人们的环境保护诉求,他们目标明确,组织灵活,行动力极强,在环境问题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几乎渗透至环境保护的每一个领域,发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国内的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

中国国内的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保NGO,另一种是由民间力量自发形成的草根环保NGO。前者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资助和收取会费,后者则通过接收社会捐赠和收取会费来运转。目前中国国内三大环保NGO是: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和绿家园。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的环保NGO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参与的环境保护领域十分广泛,涉及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保护及低碳生活等多个领域。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的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逐渐成为解决国内外环境问题、参与政府环保决策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国内环保NGO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注册难是制约国内环保NGO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政府发起的环保NGO一般选择在民政部门注册,而大部分的民间自发组成的草根环保NGO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无法完成在民政部门的注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部门积极鼓励国内环保NGO的成立,并为其注册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进一步放宽这些组织的注册条件,提高我国国内环保NGO影响政府决策的能力,深化环保NGO参与环境治理的领域和规模。

(二)国际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

目前,绿色和平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之友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组成了国际四大环保NGO。

国际环保NGO的运作模式主要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通过会议、提案、联合国咨商地位、社会运动等机制,积极影响各主权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行动;二是以援助项目直接参与可持续发展进程,通过资金、技术、制度和管理上的援助,提高项目实施国及地区的综合发展能力;三是建立基于市场机理作用下的长效机制,与企业建立绿色联盟,降低环境风险,推动绿色价值链的发展。

例如,绿色和平组织在2009年对世界500强和中国上市公司100强企业在华污染记录进行了调查,同时发布了《沉默的大多数》调查报告。报告批评了包括壳牌、雀巢和中国石化在内的18家中外企业存在隐瞒污染物排放信息的违规行为。该报告的发布得到了各级环保部门和多家公司的回应,并促成各级环保部门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执行情况的调查。

国际环保NGO的参与极大提升了中国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整体关注和认识,对于揭示解决污染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推动企业做出环保承诺与改进,同时促使相关部门建立全面有效的环保管理体系,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安祺.环保非政府组织与全球环境治理[J].环境与持续发展,2013(1)

[2]李倩.低碳模式下政府参与国际环境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f(10)

[3]孔元.多边环境合作问题的阐析与展望一基于“国际公共品”的视角[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8)

[4]景跃军,刁巍杨.中日韩气候环境合作眺望[J]环境保护,2010(20)

[5]杨青.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环境合作[J].新远见,2007(5)

[6]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望2000[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7]徐再荣.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回应[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合作机制中国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班级管理中组建合作小组及运行合作机制的研究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我国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概念性框架及其政策建议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基于博弈分析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