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广西进出口贸易的实证研究

2014-04-23 08:16中央财经大学刘婵婵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23期
关键词:收入水平收支协整

中央财经大学 刘婵婵

2013年广西进出口总额294.74亿美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4.2%,为拉动广西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自2005年7月中国实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双边和多边汇率总体保持了稳中趋升的走势。2010年6月,人民银行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2012年4月16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由5‰进一步扩大至1%;2014年3月17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进一步增强。截至2013年12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118.79,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升值7.9%,较2012年提高5.7个百分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广西进出口贸易产生较大挑战,从而对广西经济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本文拟通过实证方法考察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广西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大多数国家汇率都出现了大幅波动,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大体上当前关于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汇率波动阻碍了国际贸易。由于汇率的波动性导致贸易中的风险增加,风险厌恶的厂商会选择减少进出口贸易量。Ethier(1973),Cushman(1983,1986),Kenen和Rodrik(1986),Thursday和 Thursday(1987),Peree和Steinherr(1989),Caporale和 Doroodian(1994),Arize(1998),Coric和Pugh(2010)等认为汇率波动的加剧对国际贸易产生负的影响。在近期的研究中,Serenis(2013)在对南美国家的研究中发现汇率波动与出口之间存在负效应;Bahmani-Oskooee和Satawatananon(2013),Jiranyakul(201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泰国的进口与汇率的波动之间呈负相关关系;Verheyen(2012)也发现在美国和欧盟地区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负相关。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之间正相关。Hooper和Kohlhagen(1978)通过对5个工业化国家的调查发现,以名义汇率的标准差衡量的汇率波动对进口产生正向的影响。De Grauwe(1988)发现当收入存在替代效应时,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间存在正相关关系。Klein(1990),Franke(1991),Sercu和 Vanhulle(1992),Kroner和 Lastrapes(1993),Baum 等(2004),Baum 和 Caglayan(2010)等人也证明了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与这两种观点不同的第三种观点认为,汇率波动性同贸易量之间存在不确定的关系。Cote(1994)认为:大量的研究并不能证明汇率波动性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明确的关系。Caglayan(2002)认为汇率波动与国际贸易间的不确定性取决于货币风险的敞口以及影响企业的冲击类型。

近年来,我国学者关于人民币汇率与进出口贸易收支关系的研究也较多,但由于研究方法、使用参数的不同,以及选取样本区间的差别,不同的研究成果得出的研究结论也不相同。李广众等(2004)利用制造业SITC3位数代码商品对不同国家出口的平行数据,采用似不相关估计方法对我国出口商品需求方程进行估计,研究表明,汇率风险的回归系数随商品不同、国家不同而有所不同,汇率错位在大多数分析中表现为对出口具有不利影响。张曙光(2005)通过对人民币升值的成本收益分析,测度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影响,估算了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出口的汇率弹性和不同幅度下汇率升值的成本。卢向前、戴国强(2005)通过协整和VAR模型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有显著影响,并存在J曲线效应。叶永刚等(2006)采用季度数据和多元协整模型表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内人民币有效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都不存在因果关系,但人民币有效汇率与中日贸易收支之间互为因果。潘红宇(2007)通过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表明,长期看,汇率波动率与中国向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中国向日本的出口无关;短期看,汇率波动率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但对中国向欧盟和日本的出口没有影响。谷宇、高铁梅(2007)通过GARCH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估计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长期内,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进口为正向相关关系,与出口为负向相关关系;短期内,与进口和出口都表现为负向相关关系,但对进口的冲击效应稍大于出口。赵文军(2010)从制造业行业视角,采用有界协整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人民币汇率、FDI与中国贸易收支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刘林(2011)将贸易收支分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通过MSIH(2)-VARX(1)模型研究了在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和贬值两种压力下,人民币汇率对我国一般贸易收支和加工贸易收支的影响。

我国部分学者也从区域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实证方法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区域进出口贸易的关系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外贸易依存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得出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戴世宏(2006)通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上海市GDP、外商直接投资、贸易自由化与上海市进出口的实证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上海市减少贸易收支逆差有促进作用。王春平(2007)通过协整检验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山东出口贸易同向变动,技术进步、投资规模和贸易伙伴国收入也是影响山东出口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看,当前关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广西进出口贸易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拟从广西的角度出发,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计量模型和研究方法

(一)计量模型。

不完全替代理论(Goldstein and Khan,1985)以研究对象的国家(地区)进出口商品和国内生产的商品不具有较高替代性作为假设前提。从广西来看,广西进口的部分商品是国内尚无能力生产,不可以完全替代的产品,而出口国外的商品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不完全替代理论适用于广西贸易收支情况。本文根据不完全替代模型建立广西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函数:

一般以出口和进口之差来表示进出口贸易的盈余,本文使用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的比值来表示贸易盈余,令tb为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的比值。则:

由(1)、(2)、(3)式建立贸易收支函数:tb=f(reer,wgdp,ggdp)

为消除变量的单位对模型分析的影响,使各个序列趋势线性化,消除异方差性,对变量 tb,reer,wgdp,ggdp 取对数,得到回归方程:

其中,ex表示广西出口额,im表示广西进口额,reer表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ggdp表示广西收入水平;wgdp表示国外收入水平。

按照传统国际收支理论,本国实际收入的增加,购买力得到提升,进而使进口增加,本国的贸易收支恶化,因此预期为β3<0;外国实际收入的增加,本国的出口将增加,贸易收支得到改善,因此预期β2>0;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通过数量效应,本国商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提高,从而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同时通过价格效应,人民币贬值也会提高每单位进口商品的本币成本,这又将会减少贸易收支顺差或增大贸易收支逆差,但一般而言,短期内价格效应大于数量效应,而长期内,数量效应大于价格效应,若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则本国汇率的上升会导致贸易收支的恶化,因此β1<0;μ为随机误差项。

(二)数据说明。

本文的数据样本期为1980~2012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用IMF计算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作为内部人民币实际汇率reer的代理变量,用历年世界GDP减去历年中国GDP近似为国外收入水平wgdp,用广西地区生产总值近似为广西收入水平ggdp,广西地区生产总值和进出口总额均来自于《广西统计年鉴》(1985~2012),世界GDP、中国GDP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来源于IMF统计网站。其中,广西进出口、国外收入和广西收入水平均调整为以2005年价格为基期;实际有效汇率以2005年价格为基期,以间接标价法表示,即指数上升表示本币升值,指数下降表示本币贬值。

(三)研究方法。

1.单位根检验。采用ADF来进行序列的单位根检验,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

2.协整检验。采用Johanson检验方法检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广西进出口贸易收支、国内外收入水平四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3.脉冲响应。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反映内生变量对误差变化大小的反应,即在人民币有效汇率、国内外收入水平变量上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广西进出口贸易的当期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

4.方差分解。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这种变化用方差来衡量)的贡献程度,进而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

三、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传统时间序列分析一般都是假定时间序列是平稳的,但是,很多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变量,使用传统的回归方程会产生“伪回归”现象。协整检验就是针对非平稳时间序列的一种分析方法。协整检验首先需要判断各变量的平稳性,对多变量模型来说一般可以采用ADF或PP检验。本文采用ADF检验lntb、lnreer、lnwgdp、lnggdp的平稳性(见表 1)。通过表 1 可知,在给定 1% 的显著性水平下,lntb、lnreer、lnwgdp、lnggdp变量都是非平稳序列,通过一阶差分后,各变量的都是平稳序列。

(二)协整检验。

根据单位根检验结果,lntb、lnreer、lnwgdp、lnggdp 变量均为一阶单整时间序列,符合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采用Johanson检验方法,对变量进行检验。首先需要对协整检验的滞后阶数进行选择,依据VAR模型最优滞后期的选择(见表2)。从表2可知,依据FPE、AIC、SC、HQ四个判断准则确定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1,因此用Johanson协整检验法检验变量的协整关系时,确定滞后期为1。检验结果(见表3、表4)表明,在1%的显著水平下,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都说明 lntb、lnreer、lnwgdp、lnggdp之间至少存在三个长期协整关系,即广西进出口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国外收入和广西收入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

表1 ADF检验结果

表2 无约束VAR模型最优滞后阶数检验结果

表3 迹统计量检验结果

表4 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

其中估计出的经过标准化后的基本的长期协整关系式为:

(4)式表示的是广西贸易收支和各影响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从(4)式可以看出各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的基本一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系数为-0.974660,说明马歇尔—勒纳条件得到满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广西贸易收支呈负相关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导致贸易顺差下降0.974660%;广西GDP的系数为-0.791277,说明广西经济的发展对贸易收支具有负的作用,广西收入水平上升1%,则广西贸易顺差会下降0.791277%;世界GDP的系数为0.816318,说明世界经济的发展对广西贸易收支具有正的作用,国外收入水平上升1%,则广西贸易顺差上升0.816318%。在对广西贸易收支的三个解释变量中,汇率对广西贸易收支影响较大,而广西收入水平对贸易收支影响最小。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通过协整检验可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广西贸易收支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的检验。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检验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经检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广西贸易收支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即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广西贸易收支没有影响。另一方面,短期内国外收入水平是广西贸易收支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表明国外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广西出口的增加;而广西收入水平的变动与广西贸易收支变动互为因果关系。

(四)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验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广西进出口贸易关系中的J曲线效应,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作进一步的检验。首先检验VAR模型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全部根的倒数值都在单位圆之内,因此VAR(1)模型是稳定的,可以做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如图2所示,ltb广西进出口贸易对其自身一个标准差信息立即做出了响应,在第一期,ltb的这种响应大约为0.3左右,之后这种冲击对价格的影响缓慢减小。贸易对来自人民币有效汇率lreer的扰动并没有立即作出响应,贸易在第一期的响应等于0,在第二期达到最大(0.002)且为正向的,之后,贸易对人民币有效汇率扰动的响应缓慢增加,且为负向的,之后,这种响应又有所减少。贸易对来自广西GDP的扰动的响应很小。贸易对来自国外收入水平的扰动也没有立即做出响应,其在第一期的响应等于0,在第五期响应达到最大,约为0.023,之后响应逐步减少,直至趋于0。

图1 检验VAR模型的稳定性

图2 贸易对其自身标准差的响应

(五)方差分解。

为了分析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国内外收入水平对广西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和贡献度,本文引入方差分解分析方法。方差分解就是通过将一个变量冲击的均方误差分解成各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从而了解各个变量随机冲击在动态分析中的重要性,以及各个冲击在不同时期对系统影响的重要程度。方差分解的检验结果见图3。图3中横轴表示滞后期间数(单位:年度),纵轴表示各个结构冲击对ltb增长的贡献度。

通过对广西进出口贸易的方差分解可以得出,在第一期预测中,广西进出口贸易方差全部由自身扰动所引起的,之后广西进出口贸易的贡献率逐步下降,并稳定在83.5%。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广西进出口贸易的贡献率,从第2期开始迅速上升,此后逐步上升,最后基本稳定在13.5%左右。广西收入水平对进出口贸易的贡献率较小,基本稳定在0.23%。国外收入水平对广西进出口贸易的贡献率也在第2期开始迅速上升,在第21期达到最大,之后有所下降,并稳定在2.71%。综合来看,在进出口贸易的波动中,在1~12期国外收入水平的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大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广西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但从13期开始人民币实际汇率对广西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超过国外收入水平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对进出口贸易的贡献处于主导地位。说明从短期来看,国内外收入水平是影响广西进出口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然而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是影响广西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

图3 方差分解检验结果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1.通过建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广西进出口贸易收支的VAR模型,长期来看,广西进出口贸易收支分别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广西收入水平和国外收入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经测算,广西进出口贸易的汇率弹性为0.97,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抑制出口、刺激进口,与广西贸易收支变动呈负相关。

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广西进出口贸易收支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即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广西进出口贸易收支没有影响,但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国内外收入水平是影响广西进出口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然而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是影响广西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

(二)政策建议。

1.提高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波动的不确定性增强,从而使得企业进出口面临更大的汇率风险。所以涉外企业应密切关注和跟踪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与变化,增强汇率变动的风险意识,更多地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来降低进出口的风险,不断提高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和水平。而金融机构应该加大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以满足企业的需要;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强对金融衍生市场的监管,推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优化广西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不断提高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份额。在广西出口产品结构中,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占总出口产品的90%以上,这意味着即使较小的汇率波动也会引起出口贸易额的较大变化。因此,广西应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在继续保持相关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对电子、机械等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份额,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全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3.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对外贸企业支持力度,着力培育优势产业。政府部门应高度关注外贸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在外贸企业扶持、市场开拓、技术改造、促进贸易便利化等各方面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根据本地的资源、技术等优势着力培育优势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切实防范汇率风险,不断优化贸易环境。

[1]戴国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载于《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2]张曙光:《人民币汇率问题:升值及其成本收益分析》,载于《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3]潘红宇:《汇率波动率与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载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4]李广众、Lan P.Voon:《实际汇率错位、汇率波动性及其对制造业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1978~1998年平行数据研究》,载于《管理世界》2004年第11期。

[5]梁振、钟昌标:《汇率与退税政策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基于协整和SVAR模型的应用》,载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1期。

[6]赵文军:《人民币汇率、FDI与中国贸易收支——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视角的实证分析》,载于《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7]王春平、刘传哲:《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山东出口贸易的影响》,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8]刘林:《人民币汇率、国内外经济状况与我国贸易收支——基于Markov区制转换VAR模型的实证研究》,载于《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第8期。

猜你喜欢
收入水平收支协整
关于未纳入海关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统计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2016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中等收入水平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检验
法学院哪家最强
“收支两条线”生与死
曾被寄予厚望的“收支两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