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现代畜牧业试点对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启示

2014-04-23 22:44陈杰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循环经济四川省试点

摘 要:四川把畜牧业现代化作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突破口,在部分市县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试点,现代畜牧业生产总量大幅增长、生产方式明显转变、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应对市场波动能力增强,对全省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启示很大。在分析四川资源优势、区域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积极推广差异化生态发展模式,深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完善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加强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舆论宣传等对策,进而步推动四川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跨越。

关键词:四川省;现代畜牧业;试点;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252-02

循环经济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不仅是治理污染,关键是“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再利用。畜牧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动物生态系统、植物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等组成的复合系统[1]。其核心是通过对以养殖业和生产全过程的控制,最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使畜牧业的生产过程污染最小化、效益最佳化。当前,全国各地把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重要措施,作为提高畜产品竞争力和维护生态安全的主要手段。四川是全国畜牧业大省。近年,四川省把畜牧业现代化作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突破口,在部分市县推动现代畜牧业发展试点,收到了明显成效,尤其对全省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启示很大,需要借机发力,进一步推动四川由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强省跨越。

一、四川现代畜牧业发展试点成效

2007年,省政府在遂宁、资阳、眉山三市启动现代畜牧业试点,积极探索现代畜牧业发展路子,特别是省发改委与资阳市共同构建的“委—市合作”发展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对推动全省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2009—2011年,省政府决定继续深化试点,大力推动提质扩面,促进现代畜牧业由局部试点转向重点推进,并成为全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2012年起,省政府决定继续在遂宁、资阳、眉山三市开展为期三年的现代畜牧业深化试点,并将内江纳入试点范围,新确定了36个现代畜牧业建设重点县和4个深化提升县,推动了现代畜牧业由局部试点向面上扩展,构建试点、总结、推广协同推进,点线面结合的梯次发展格局,加速了全省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通过几年的试点发展,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成效明显,各试点市县畜牧业呈现出生产总量大幅增长、生产方式明显转变、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应对市场波动能力不断增强等特点。一是畜牧生产持续增产增收。2012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为670.23万吨、146.40万吨、71.69万吨,比试点前(2006年)增长7.89%、3.73%、14.67%,畜牧业产值达2 269.86亿元,比2006年增长72.30%。① 据有关统计,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牧业现金收入达到667元、1 624元,分别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24%、44%。畜牧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二是生产方式快速转型升级。2012年,全省已建成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小区数增加到18 028个,部、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小区(场)增加到323个,获证无公害畜产品和产地分别达到615个、642个,各类优质种畜禽场达到1 074个。以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的畜牧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省畜牧生产的主要形式。三是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2012年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畜牧龙头企业达到132家,全国知名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均在川布局发展,形成了主要畜禽养殖都有大型龙头企业带动、都有专业合作社组织、都有生产性服务体系配套的现代产业格局[3]。

二、对四川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启示

1.坚持标准化养殖,是提升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基础。试点城市的实践证明,要实现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体系。要把引导不同区域养殖农户发展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作为转变生产方式,坚持用技术标准规范农户养殖行为,推行生产管理标准化,科学布局标准化养殖基地,合理安排区域载畜量,构建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体系,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2.坚持生态化运作,是推动畜牧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试点市县坚持发展现代畜牧业与建设文明新村相结合,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生态养殖与绿色种植相结合的原则,走出了一条“农户标准化养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路子。四川地理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生态优势明显,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典型区域。要坚持好“种养循环”“绿色种植”生态化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和养殖环境改善,实现畜牧业全产业链的“零排放”,努力提高全省畜牧业发展水平,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坚持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畜牧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试点经验告诉我们,注重畜牧业各发展环节的资源利用,实现内外部良性循环,既可节约资源,又可实现低污染排放。要结合四川新村建设和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加快畜牧业上游资源整合,搞好技术在中游生产中的充分运用,做好下游废物的循环利用,积极推广畜—沼—果(粮、 茶、 菜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广“生态养殖业—沼气—有机肥料—高效种植业”内循环模式,推进部分重点试点市县种养殖循环(清洁)生产(发展)项目,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效益的再提升[4]。

4.坚持制度化引领,是加快推进畜牧业循环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市县试点经验证明,及时拟制结合实际的规划计划,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完善系列扶持政策等,将会为现代畜牧业稳步发展奠定重要基础。要依据全省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产业基础和循环经济发展潜力,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格局。同时,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涉及资源、人才、技术、财政等多部门、多领域,必须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组织,制定明确区域、分类指导、模式可行的实施方案,并配以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别是加大地方财政、人才技术、金融保险、疫病防控等机制建设,为推进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四川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对策

1.积极推广差异化生态发展模式。要结合平原丘区、盆周山区、高原牧区等不同地域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及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探索实施适合本地畜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避免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同质化现象[5]。大力实施“上山进沟、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循环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资源,合理布局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通过沼液和有机肥还田,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促进绿色种植业发展。把发展草食牲畜作为全省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的重点,加快推进“以草换肉”、“以秸秆换肉奶”工程。变被动粪污处理成本性投入为主动利用粪污生产性投入,鼓励在畜产品优势产区配套发展沼气发电、有机肥加工等新兴产业[6]。

2.深入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畜牧业产业化是畜牧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也是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畜牧业处于人类食物链的中间,是最宜发展循环经济并带动产业链的形成的产业。要重点引导、培育、发展一批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龙头企业群,强化产品深加工,延长畜牧产业链,并注重产业间的联动和带动,切实解决好农户发展生产中产销脱节等问题,从而提高畜牧产业化水平,促进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稳步发展。

3.加快完善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在抓好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保障、法律保障、组织保障、环境管理保障和绿色技术支撑等体系,配套出台有关土地、保险、信贷、补偿等扶持激励政策,完善产业链中养殖户利益分享与风险分摊机制,把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与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建设等项目统筹起来,形成推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技术优势,大力实施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推广资源节约、延长产业链等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加大循环技术成果转化,从而促进牧业增产农民增收。

4.加强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的舆论宣传。“十二五”时期是四川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畜牧经济强省的攻坚时期和战略机遇期。发展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是四川实现多点多极支撑战略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同时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畜牧业循环经济的知识,迅速增强民众的绿色消费和生态环保意识,激发民众发展循环畜牧业的巨大热情,为全省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观题,李娟.用循环经济理念引领现代畜牧业发展[J].中国牧业通讯,2010,(5):14.

[2]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EB/OL]. 四川人大网,http://www.scspc.gov.cn/html/cwhgb_44/201205/2013/

0325/69377.html,2011-03-25.

[3]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2012年四川省畜牧业经济形势分析及2013年预测[J].四川畜牧兽医,2013,(2):9.

[4]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EB /OL]. http://www.sc.gov.cn/sczb/2009byk/lmfl/szfbgt/

201201/t20120116_1169709.shtml,2012-01-16.

[5] 陈杰.四川畜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J].生态经济,2013,(10):90.

[6] 张藕香,李玮.安徽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0,(3):58.[责任编辑 王晓燕]

猜你喜欢
循环经济四川省试点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我国电子垃圾资源化问题研究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