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政实行就地就近监管的思考与建议

2014-04-23 02:52高慧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乡镇财政监管

高慧

摘 要:乡镇财政服务的对象是广大乡村和农民群众,由于国家政策支持,面对的资金越来越多,为更好地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好,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就显得尤其重要。以某乡镇的财政监管为视角,分析现阶段乡镇监管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提高监管的办法,包括明确资金监管范围、完善资金监管机制、强化补助资金监管、严格项目资金监管、优化本级预算管理、加强村级资金监管等六个方面。

关键词:乡镇;财政;监管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120-02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日益加大,投入农村建设和发展的财政资金越来越多。乡镇财政直接面对广大乡村和农民群众,在巩固基层政权、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充分发挥乡镇财政就地就近监管优势,推进财政监督向乡镇财政延伸,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对某乡镇财政监管现状作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当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方式

当前,乡镇财政监管资金按类别分为村级集体资金、乡镇本级资金、区级资金、地市级资金、省、中央级资金。

1.部门预算管理制度。乡镇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决定本级预算预备费的动用,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本级预算的执行情况。

2.一支笔审批制度。乡镇政府的各类资金支出,一般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不合规的用途受到制约,不正确的用款顺序受到制止,审批人对自身资金支出审批行为负责,资金流向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规范。

3.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上级资金下达基本上都是通过指标结算及财政实拨方式,各乡镇财政所都建立健全了财政账户管理制度、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和基础性工作规范,形成了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和财政账户管理的长效机制。

二、乡镇财政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乡镇财政监督职能相对薄弱,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监管信息沟通不畅。部门之间信息没有联网,没有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形成了监管障碍。此外,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各异,缺乏信息共享平台,造成项目信息不够通畅,信息沟通机制缺失,影响乡镇财政监管工作的开展。

二是监管机制体制不顺。主管部门直接下达乡镇项目建设指标,并按资金类别采取对口监管、垂直管理。此外,乡镇财政部门在项目信息收集、参与项目立项、合同审核、建设期间检查、事后验收和资金支付意见得不到足够重视,发挥不了有效监管的优势,从而使项目资金使用效益难以保证。

三是基层财政监管力量不足。乡镇财政人员编制数量相对较少,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三、加强乡镇财政就地就近监管的建议

开展乡镇财政就地就近监管工作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需要,是更好地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需要,也是推动基层财政深化改革发展,提高监管水平的需要。

1.明确资金监管范围。应以制度的形式赋予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权利,明确资金监管的范围。乡镇财政本级的各项财政性资金和上级下达资金以及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资金等各种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

2.完善资金监管机制。一是改进支出管理方式,采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二是建章立制,制定和完善惠农补贴资金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乡镇预算管理制度以及内部管理制度等。三是加强协调沟通,乡镇财政所应主动加强与上级财政部门、涉农主管部门以及乡镇各站所、村组、企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的联系和沟通。

3.强化补助资金监管。一是完善支农惠农补助资金落实兑现的公示制度,加强补助资金兑付落实的社(下转131页)(上接120页)会监督。二是完善资金发放制度。按照各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乡镇实际情况,采取国库集中支付与“一折通”相结合等有效的资金发放制度,保证补助资金及时、安全、便捷地落实到户。三是做好补助资金兑付落实的事后监管工作。对由乡镇财政兑付落实的补助资金,采取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事后监督;对于由上级财政或主管部门兑付发放的补助资金,应根据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要求,做好协同监管和信息报告工作。四是扎实做好补助信息的基础管理工作。

4.严格项目资金监管。一是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赋予财政所对乡镇范围内的各类财政专项支出行使资金监管的职责,所有上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资金都应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二是乡镇财政要建立滚动管理的项目库,从项目的论证、立项、申报,到资金的拨付、工程的验收、跟踪问效等进行全程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是严密协同监管制度。乡镇财政要建立项目档案,与乡镇各单位、村委会实行日常信息联络制度,及时跟踪项目实施状况,向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报告项目进度和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优化本级预算管理。一是实行“乡财乡用区监管”。乡镇财政在区级财政的领导和监管下负责乡镇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二是规范预算管理。将乡镇取得的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上年结余资金等所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综合预算;逐步完善乡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建立项目库管理制度。三是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逐步建立完善乡镇所属单位财务公开制度。

6.加强村级资金监管。对于经区委决定由乡镇财政监管的村级集体资金,要进一步完善“村账乡代理”工作,加大督查力度,定期组织对村级经费安排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会审,建立集体资金监管工作机制。[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

猜你喜欢
乡镇财政监管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监管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监管和扶持并行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