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例输入性疟疾的临床分析

2014-04-24 08:44李慧情高丽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疟原虫疟疾涂片

李慧情* 高丽芳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6)

146例输入性疟疾的临床分析

李慧情* 高丽芳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6)

目的我院为湖北省疟疾防治定点医院之一,分析在我院体检及就诊的输入性疟疾的临床特点,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种疾病,减少误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防止出现疟疾的流行。方法主要对2007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46例输入性疟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46例疟疾患者中间日疟124例,恶性疟疾病22例;其中体检发现79例,另外67例为就诊的患者,表现为典型症状:畏寒、发热、汗出、热退的占66例,1例仅表现为乏力,头痛。出现溶血性贫血3例、黑热病2例、脑型疟1例。平均住院16.3 d,治愈率100%,治疗后复发3例。结论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在疟疾的防治中的关键。及时切断传染源可以阻止疟疾的流行。

输入性疟疾;临床分析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由雌性按蚊传播的传染性性疾病[1],随着卫生水平的提高,对疾病防疫工作的加强,疟疾的发病率明显降低,我省已经很少见到。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到国外工作的人员逐年增加,特别是非洲和东南亚国家疟疾的发病率仍很高,致使输入性疟疾病例明显增加[2]。2007年7月至2013年12月本院共收治输入性疟疾146例,现对相关病例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6例均为国外工作后回国人员,包括赤道几内亚、刚果(布)、尼日利亚、缅甸4个国家,在疫区生活时间为6月至1年。自回国后均未到国内疟疾高发地区、无疟疾接触史、无输血史。均通过显微镜血涂片检查见疟原虫环状体,并住院驱虫治疗。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5.5岁,回国后发病时间为16~189 d,平均32.3 d,这次病程3~30 d,平均7.8 d,96人次为首次发病,治疗后复发3例。平均住院16.3 d。

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中:有回国后到我院进行血液疟原虫的筛查,发现79例隐性感染。另67例患者为就诊患者,66例出现典型的畏寒、发热、汗出、热退。1例仅表现为乏力,头痛。发热患者热型不规则,部分表现为稽留热,其中37.5~38.5 ℃23例(占就诊患者34.3%)、38.6~39.0 ℃18例(占就诊患者11.9%)、39.1~41.0 ℃25例(占就诊患者37.3%)。头痛64例(占就诊患者95.5%);21例(占就诊患者31.3%)出现呕吐;3例(占就诊患者4.5%)出现酱油色尿、巩膜黄染、贫血等溶血性贫血的表现,其中2例(占就诊患者3.0%)出现肾功能不全,1例(占就诊患者1.5%)意识障碍、抽搐。

1.3 辅助检查

146例患者均进行血、尿、大便常规、血CRP、肝、肾功能、血糖、胸片、腹部B超检查,外周静脉血涂片(包括厚片及薄片各3片)检查。血涂片检查见在间日疟124例,恶性疟疾病22例;其中5例(3.4%)是第2次血涂片查见疟原虫(+)、6例(4.1%)第3次血涂片(+)13例(8.9%)血白细胞(WBC)<3.5×109/L,23例(15.8%)血白细胞>9.5×109/L;43(29.5%)例血红蛋白(Hb)<120 g/L,其中10(6.8%)例<90 g/L,96(65.8%)例血小板<100×109/L,其中36(24.7)例<60×109/L,22例恶性疟疾的血小板计数<60×109/L的有16例;86(58.9%)例。血CRP>10 mg/L,尿常规中:78(53.4%)例出现尿胆原2+以上;肝功能检查中63(43.1%)例总胆红素(TBIL)增高,以间接胆红素(IBIL)增高为主,67例(45.9%)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增高,2(1.3%)例出现肾功能损害,腹部B超中16例(11.1%)脾大;胸片均显示正常,主要分布国家见表1。

2 治 疗

2.1 病原治疗

①间日疟采用哌喹加伯氨喹的治疗:哌喹口服总剂量1200 mg。第1日600 mg顿服,或分2次服,每次300 mg;第2、3日各服1次,每次300 mg。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 mg。从服用氯喹的第1日起,同时服用伯氨喹,每日1次,每次22.5 mg,连服8 d。②恶性疟采用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口服总剂量8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 mg,磷酸哌喹320 mg),首剂2片,首剂后6~8、24、32 h各服2片。③伴有昏迷不能口服的患者采用蒿甲醚注射。方法:每次80 mg,肌内注射、1次/天,首剂加倍,7 d为1个疗程。

2.2 其他治疗

患者入院后每天查体温4次,隔日找疟原虫,记录24 h尿量、查尿常规,综合患者的发热情况及血电解质结果,决定补液量。高热采取物理及药物退热,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肾功能损害者积极给予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速尿、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维持内环境稳定。其中1例作血透析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必要时输新鲜红细胞悬液以纠正贫血症状。

2.3 结果

146例疟疾患者全部治愈。所有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连续3次血涂片疟原虫检查(-),所有患者血、尿、大便常规、CRP、肝、肾功能、血糖、胸片、腹部B超检查均正常,3例患者分别在初次发病后45、62、163 d后再燃,采用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治疗1个疗程后均未再发作。

表1 146例疟疾分布国家

3 讨 论

3.1 疟疾、艾滋病和结核病为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3]。目前,世界上仍有100多个国家为流行区,包括非洲、东南亚及南美少数国家、大洋洲部分国家及地区,中国的云南、海南以及湖北、河南安徽的局部县[4]。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输入性疟疾疫情的发生及管理已成为新出现的重要发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对我国消除疟疾工作带来了挑战。为了防止感染有可能扩散,除了回国时的口岸检疫外,还应该到定点医院再进行一次体检。2007年7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体检的人数为467人次,发现79例(+),阳性率为16.91%。

3.2 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间日疟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家,恶性疟度要分布于非洲地区。可能与黑人红细胞Duyff血型阴性都比例较高,对恶性疟原易感所致[5,6]。本组病例子均为男性,均有援外经历,都在野外工作,防护差,被蚊子叮咬机会较多,很多人多次感染。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并预防用药。

3.3 本组患者中血WBC、RBC、Hb、PLT计数、CRP、尿胆原与和其他的发热患者比较有明显的改变,有时疟原虫检查阴性,而这些指标特别是血PLT减少同时CRP增高,尿胆原增加时,结合病史,就应考虑到疟疾的可能[7-10]。反复多查几次,甚至骨髓检查。以提高患者的阳性率。

3.4 早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是处理输入性疟疾的关键,故病原治疗是治疗输入性疟疾的最根本的方法,按照卫计委关于《消除疟疾治疗方案》中的《抗疟药使用原则的用药方案》对患者进行病原治疗,同时对症治疗,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1] 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74-276.

[2] 王伟明,周华云,曹俊,等.江苏省2010年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分析[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12,39(1):60-63.

[3] 汤林华.输入性疟疾的诊治与管理[J].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0-32.

[4] 张尔康,李艳,张士红,等.淮安地区92例输入性疟疾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2):277-279.

[5] 李泽.廖艺文血小板减少型疟疾的临床特点[J].广东医学,2007, 28(3):505.

[6] 葛向华,李保胜,牛莉娅.恶性疟疾28例临床分析[J].华北国防医药,2009,21(5):52.

[7] 张巧红,王茂峰,余洪盛.疟疾患者血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2):418-419.

[8] 赵文卿,曾壮俊.血细胞分析在疟疾临床诊断中的参考价值[J].医学信息,2013,26(中)339.

[9] 韦海艳,邹春燕,区德锦,等.疟疾危重病例及普通疟疾病例治疗前后血小板变化观察[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0,3(8):153-154.

[10] 高敏,郑勇.C-反应蛋白检测在临床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20(7):2285-2287.

Clinical Analysis of 146 Cases of Imported Malaria

LI Hui-qing, GAO Li-fang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Changjiang Hospital, Wuhan 430016, China)

ObjectiveMy hospital for one of malaria control in Hubei Province designated hospitals,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mported malaria in the hospital examination and treatment, early prevention, early detection, early diagnosis, early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reduce misdiagnosis, complications, mortality, prevent the spread of malaria.MethodsIn 2007 July to 2013 December, mainly in the 146 imported malaria ca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In 146 cases of malaria malaria patients among 124 cases, 22 cases of malignant malaria; the medical examination found 79 cases, the other 67 cases patients, showed typical symptoms: fever, chills, sweating, fever accounted for 66 cases, 1 cases showed only weak, headache. Hemolytic anemia appeared in 3 cases, 1 cases of kala Azar in 2 cases, cerebral malaria. 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was 16.3 days, the cure rate was 100%, 3 cases relapse after treatment.ConclusionEarly prevention, early detection, early diagnosis, early treatment is the key t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alaria. Cut off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can prevent malaria epidemics in time.

Clinical analysis; Imported malaria

R254.5

B

1671-8194(2014)17-0022-02

*通讯作者:E-mail:lihuiq289289@126.com

猜你喜欢
疟原虫疟疾涂片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中国荣获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无疟疾”认证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研究揭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联合国宣布阿尔及利亚和阿根廷根除致死性疟疾
能迅速杀死传播疟疾蚊子的转基因真菌
2019 年世界疟疾日
——“零疟疾从我开始”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的诊断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