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药和肌松剂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应用的临床探讨

2014-04-24 08:44朱晓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通气新生儿机械

朱晓云

(湘乡市人民医院,湖南 湘乡 411400)

镇痛药和肌松剂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应用的临床探讨

朱晓云

(湘乡市人民医院,湖南 湘乡 411400)

目的探讨镇痛药以及肌松剂用于新生儿机械通气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新生儿仅进行临床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新生儿同时给予镇痛剂与肌松剂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各时段N-PASS评分、机械通气各指标检出值、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镇痛药以及肌松剂用于新生儿机械通气可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维持患儿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命体征稳定性,改善患儿疼痛程度,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镇痛药;肌松剂;机械通气;临床应用分析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选取64例机械通气新生儿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镇痛药以及肌松剂用于新生儿机械通气临床效果,为提高新生儿机械通气疗效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64例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进行临床研究,其中男性患儿为34例、女性患儿为30例,患儿年龄在1~7 d,平均年龄为(4.69 ±1.03)d,足月患儿为21例、早产患儿为43例,患儿出生时体质量在1500~3800 g,平均体质量为(2701.37±168.64)g,胎龄在30~41周,平均胎龄为(36.38±1.08)周,疾病类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35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为5例、重度感染患儿为17例、气胸患儿为2例、肺动脉高压患儿为5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将64例新生儿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32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在性别、例数、年龄、孕龄、出生时体质量、疾病类型、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且P>0.05,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①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不小于1000 g;②新生儿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且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③新生儿无先天畸形、先天遗传代谢性疾病;④新生儿无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感染等意识障碍疾病;⑤患儿未进行任何外科手术治疗;⑥患儿于本次研究前未使用任何镇静剂、肌松剂以及镇痛剂等药物;⑦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经机械通气治疗N-PASS疼痛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SpO2、MAP、HR、FiO2等指标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

1.2.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仅进行临床常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措施,未采取任何镇痛措施;研究组新生儿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给予镇痛剂与肌松剂联合治疗,具体给药方法为将芬太尼(镇痛剂)与浓度为5%葡萄糖溶液或0.9%生理盐水混合稀释后,使用输液泵将混合液以每小时0.5~5.0 μg/kg速度对新生儿进行持续静脉滴注,根据患儿镇痛效果进行滴速调节,最快滴速不应超过每小时7 μg/kg,对患儿注射0.1 mg/kg维库溴铵(肌松剂),之后进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过程中应用微泵对患儿进行每分钟1 μg/kg维库溴铵给药,肌松剂给药应贯穿机械通气整个过程,若撤机后可停止肌松剂给药。

1.2.3 效果评价

①疼痛评估[1]。采用改良N-PASS疼痛评估量表对新生儿机械通气过程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患儿总分在-3~3分之间为疼痛感觉正常,若得分高于3分表示患儿处于疼痛状态,分数与患儿疼痛情况成正比,分数越高则患儿疼痛感觉越明显;②指标监测。对两组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给氧浓度(FiO2)以及气道压(MAP)等指标进行观察并记录;③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新生儿由于抽搐发生窒息情况以及治疗完成后缺氧缺血脑病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疼痛评估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经机械通气治疗N-PASS疼痛评估结果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研究组新生儿在机械通气各时间段N-PASS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新生儿,且P<0.05,两组患儿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指标观察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SpO2、MAP、HR、FiO2等指标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2。

由表2可知,研究组新生儿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SpO2、MAP、HR、FiO2等指标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患儿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治疗完成后窒息、缺氧缺血脑病、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研究组新生儿经机械通气治疗后,其发生抽搐引发窒息情况、颅内出血以及缺氧缺血脑病概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临床上导致新生儿通气不足、呼吸暂停以及换气障碍危险因素较多,机械通气是改善患儿上述症状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2]。

临床研究表明[3],虽然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但对新生儿进行气管插管时可出现较为刺激的疼痛感觉,患儿易发生烦躁不安、抵抗等临床表现,患儿可能发生颅内出血、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增加等情况,对患儿病情转归造成阻碍,甚至将影响患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因此,如何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疼痛程度以及相关应激反应已成为临床广大医师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维库溴铵是临床常用的肌松剂之一,其作用机制为通过对乙酰胆碱进行横纹肌运动中板烟碱样受体竞争,从而阻断机体内神经末梢与横纹肌之间的传导作用,显著松弛肌肉,增加试管括约肌张力,降低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的氧气及能量消耗[4]。芬太尼是临床常用的镇痛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较为显著的镇痛作用,有效缓解患者由于治疗或疾病所承受的痛苦,从而改善患者体内血氧饱和度、心率等指标[5]。

本文研究表明,新生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联合使用镇痛剂以及肌松剂辅助治疗,可有效降低患儿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维持患儿治疗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心率等生命体征稳定性,改善患儿疼痛程度,从而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良好的用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吴改林,阮淑琴,陈赢赢.芬太尼对有创机械通气新生儿的镇痛观察及护理[J].海峡药学, 2011,23(12):247-249.

[2] 周晓光,肖欣,农绍汉.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0-194.

[3] 陈春,林振浪,时亚平.芬太尼对机械通气早产儿的镇痛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0,5(6):112-113.

[4] 许峰.镇静镇痛技术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作用[J].中华儿科杂志,2011,44(3):216-217.

[5] 许峰.机械通气患儿舒适性治疗策略及常见急症事件的认识和处理[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2(18):509-511.

Clinical Study of Analgesics and Muscle Relaxants in the Neonat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pplications

ZHU Xiao-yun
(Xiangxiang People's Hospital, Xiangxiang 4114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nalgesic and muscle relaxant for clinical effect of neonat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MethodsThe control group only routine clinical treatment of newborn; neonatal research group while giving analgesic and muscle relaxant combined treatment.ResultsThe study group of newborn N-PASS score index in each period of tim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detection value,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Analgesic and muscle relaxant for neonat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treatment, the maintenance of children with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heart rate and other vital signs of stability, improvement in the degree of pain, curative effect and drug safety, is worth the clinical promotion.

Analgesics; Muscle relaxant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linical application

R722;R9

B

1671-8194(2014)17-0044-02

猜你喜欢
通气新生儿机械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调试机械臂
不通气的鼻孔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
通气汤联合艾灸防治妇产科术后腹胀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