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针治疗脑性瘫痪60例临床观察

2014-04-24 08:44张慕晗齐腾澈周莹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脑性脑瘫针刺

兰 颖 黄 洋 张慕晗 齐腾澈 周莹莹

(沈阳市儿童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舌针治疗脑性瘫痪60例临床观察

兰 颖 黄 洋 张慕晗 齐腾澈 周莹莹

(沈阳市儿童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

目的观察舌针治疗脑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舌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和儿-心量表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舌针可有效改善小儿脑瘫的运动及认知功能。

舌针;脑性瘫痪;针刺

脑性瘫痪,是指胎儿及婴幼儿期发育中,脑的非进行性损伤及缺陷,所造成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临床上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据资料统计,我国脑瘫的发病率1‰~5‰[2]。该病康复治疗时间长,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自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开展舌针治疗小儿脑瘫的研究,并进行疗效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60名脑瘫患儿。其中痉挛型43例(71.67%),不随意运动型5例(8.33%),共济失调型3例(5%),混合型9例(15%)。年龄为3个月~6岁;男性32例,女性28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0例,在性别、年龄和分型等方面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1.2 诊断标准

①中枢性运动障碍;②非进行性脑病变;③障碍为永久性;④症状出现在发育早期。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能完成3个月治疗者;③家长知情同意者。

1.4 排除标准

①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者;②合并多脏器或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③精神病及严重癫痫者;④不能配合治疗3个月者。

1.5 治疗方法

①治疗组:采用孙氏舌针疗法,取穴:脑神、脑明、脑灵、脑源、脑中、脑枢及舌下皱襞[3]。操作方法:用一次性压舌板,伸入舌下将舌体上抬,并固定舌位,取0.25 mm×30 mm针灸针,点刺以上舌针穴位,施少量捻转手法,同时配合正规康复训练。每日1次,连续5 d,休息2 d,3个月为1个疗程。②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取穴:肩隅、曲池、外关、合谷、伏兔、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悬钟、解溪。常规消毒后,取0.25 mm×30 mm针灸针,对以上穴位快速点刺不留针,同时配合正规康复训练。每日1次,连续5 d,休息2 d,3个月为1个疗程。

1.6 疗效评价

①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估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共5个功能区 88项。A:躺和翻身(17项);B:坐(20项);C:爬和跪(14项);D:站(13项);E:走、跑 和跳(24项)[4]。每项内容按4级评分,0级:不能进行,1级:少量完成(<10%任务),2级:部分完成(完成10%~99%任务),3级:全部完成。②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简称儿-心量表)[5]:判断0~6岁儿童的智能是否符合正常发育水平。按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行为5个功能区,在婴幼儿发育的若干关键年龄,应出现的正常表现作为测试标准。根据小儿的发育情况得出他的智龄,与实际年龄的比值,算出发育商(DQ)。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以表示。

2 评价结果

2.1 GMFM评估

GMFM量表总得分,治疗前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有极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总得分比较

2.2 儿-心评估

儿-心量表发育商(DQ)得分,治疗前两组患儿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有极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DQ得分

3 讨 论

祖国医学认为脑瘫属“五迟、五软、五硬”的范畴。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脾失健运所致肢体萎软不用,智能语言落后等。在舌上针刺或刺血源于《黄帝内经》,而成为针灸学的一部分却始于现代,先后出现孙氏、管氏等针法,还有刺咽、刺舌下等刺法[3]。根据现代机制研究,生物全息学说认为,舌针穴位是人体在舌上的缩影。针刺这些穴位,可兴奋舌体上的多种感受器,接受并传递各种感觉冲动,汇集到三叉神经脊束核,再传递至脑干的网状结构[6]。神经学说认为,舌体上分布着舌下神经等神经末梢。舌针疗法可以通过刺激末梢神经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通过皮层-丘脑-皮层的调节,激活了脑组织功能低下的神经细胞,加强脑功能的代偿作用[7],从而抑制异常模式,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针刺舌体穴位,可改善大脑皮层语言功能的抑制状态,引起语言中枢变性的细胞调节,从而改善语言功能[8]。以上机制充分说明,舌针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脑性瘫痪的运动及认知功能。

[1] 李永库,李强,李君,等.关于小儿脑瘫定义及分类的建议-解读2006年4月国际脑瘫专题研讨会的报告[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2):101-102.

[2] 李松,林庆,刘建蒙,等.中国六省及自治区小儿脑性瘫痪患病状况的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0):1220-1223.

[3] 孙介光.舌针疗法的现代研究[J].中国针灸,2008,28(增刊):11-15.

[4] 史惟,杨红施,炳培,等.国内外脑性瘫痪定义、临床分型及功能分级新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9):801-803.

[5] 史惟,王素娟,徐秀娟,等.三种粗大运动评估方法在婴幼儿脑瘫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3):223-225.

[6] 管遵惠,郭翠萍,丁丽玲.针刺治疗小儿脑瘫150 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1):11-12.

[7] 幸小华,江宗华,聂宇波,等.舌针与中药并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68-1269.

[8] 贺亚辉.舌针加温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86 例临床观[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3):42.

表1 治疗前后的手术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腹腔镜并发症与传统手术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使用腹腔技术特别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气腹之类的并发症比较严重。同时还需要采取及时的预防措施,避免血管损伤的出现。另外还必须掌控盆腔解剖以及腹腔镜画面中的解剖特征。作为医务人员必须要对腹腔镜使用的能量器械的原理和作用了如指掌,才能降低能源器械的损伤率。最后是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使手术的操作更加规范,避免手术损伤的出现,假如患者在手术过程出现各种并发症,必须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童晓文,祁小龙,李怀芳.妇科恶性肿瘤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现状[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21(4):267-271.

[2] 李立安,孟元光.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特点及防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12):1004-1006.

[3] 熊光武,李萌,朱馥丽.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与规范化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1):13-17.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60 Cases of Cerebral Palsy Treated with Tongue Acupuncture

LAN Ying, HUANG Yang, ZHANG Mu-han, QI Teng-che, ZHOU Ying-ying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Children's Hospital of Shenyang, Shenyang 110032,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treated with tongue acupuncture.Methods60 cases of cerebral pals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in each.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tongue acupuncture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normal acupuncture treatment. Pre and post treatment, GMFM and pediatric-psychological mental test were compared respectively.Results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patients of the two groups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ongue acupunc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otor and cognitive function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Tongue acupuncture; Cerebral palsy; Acupuncture

R742.3

B

1671-8194(2014)17-0047-02

猜你喜欢
脑性脑瘫针刺
对脑性瘫痪言语功能障碍患儿实施补肾健脑针法结合ST训练治疗的效果分析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儿童脑性瘫痪的病因研究进展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中文版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质量问卷的信度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