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理化鉴别

2014-04-24 08:44罗锦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桂皮肉桂药用

罗锦生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中医院,四川 广元 628300)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理化鉴别

罗锦生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中医院,四川 广元 628300)

目的探讨药用肉桂和食用肉桂的理化鉴定方法。方法选购自药材市场采购的药用肉桂和食用桂皮,通过药材来源、性状、理化鉴定(薄层层析法)、桂皮醛检测、内酯检测,对药用肉桂和食用肉桂进行鉴别。结果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皮在来源、性状、理化鉴别、桂皮醛检查、内酯检测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鉴别方法可以有效鉴别出药用肉桂和食用肉桂,确保药用肉桂的质量及用药安全。

药用肉桂;食用肉桂;理化鉴别

肉桂(学名:Cinnamomum cassia)又名玉桂、牡桂,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既是常用中药,又是一种香料,《中国药典》记录其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1]。食用肉桂是植物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 Blume)的干燥树皮,即桂皮。桂皮别名有阴香、山肉桂、土肉桂、假桂枝等[2]。药用肉桂和食用肉桂二者功效及外观极其相似,但二者在食用方面却有较大差异,不能混用[3]。现在的市场中经常有人用食用肉桂冒充药用肉桂,因此,笔者就从二者的来源、性状、理化鉴别等方面逐一进行比较和鉴别,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从30个不同的药材市场购买药用肉桂和食用肉桂各30份,并将每份各称取20 g。进行鉴别所需要的试剂分别有:0.1%的二硝基苯肼、乙醇、异羟肟酸铁试剂、桂皮醛对照品、10%的盐酸苯肼液、水合氯醛、甘油、氯仿、85∶15的石油醚(60~90 ℃)-醋酸乙酯溶液。

1.2 实验器材

显微镜,硅胶G薄层板(10 cm×20 cm),药物粉碎机,层析缸,分液漏斗等常用玻璃仪器。

1.3 方法

将选购的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各取5 g,将其放入药物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以供使用。

1.3.1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性状比较

对中药用肉桂和食用桂皮的外观、气味、厚度等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1.3.2 薄层色谱分析

将中药用肉桂和食用桂皮粉末各取0.5 g,加乙醇10 mL,密塞,冷浸20 min,时时震摇,滤过得到样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1 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样品溶液2~5 μL,对照品溶液2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 ℃)-醋酸乙酯(85∶15)作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将样品色谱与对照品色谱进行比较。

1.3.3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桂皮醛检测

分别取药用肉桂和食用桂皮粉末少量,加氯仿振摇后,吸取2滴氯仿溶液滴于载玻片上,待干,再滴加10%的盐酸苯肼液1滴,盖上盖玻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1.3.4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内酯类检测[4]

分别取药用肉桂和食用桂皮的少许挥发油,再滴加1滴异羟肟酸铁试剂,然后观察试剂颜色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为SPSS16.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来源与功能主治

药用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干皮、枝皮、根皮。性大热,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活血通经,散寒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阳痿、肾虚作喘、腰膝冷痛、目赤咽痛、阳虚眩晕、心腹冷痛、宫冷、经闭、痛经、虚寒吐泻、寒疝等。

食用肉桂为樟科植物阴香的干燥干皮,具有:祛风散寒、温中止痛、消肿、收敛止泻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食欲缺乏、寒湿腹泻、痢疾、脘腹疼痛、风湿性关节炎、闭经、腰腿痛骨痛、跌打扭伤、创伤出血、疖肿疮毒、寒性胃腹痛等。

2.2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显微鉴别

组织特征:分别将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放于水中浸泡12 h后切成薄片,再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进行组织特性观察。药用肉桂:①木栓细胞数列,最内一层木栓细胞的外壁和侧壁增厚,木化;②皮层较宽厚,散有石细胞、油细胞及黏液细胞;③韧皮部约占皮厚的1/2,射线细胞宽1~2列,细胞内散在多数细小针晶;④油细胞随处可见,厚壁纤维常单个散在或2~3个现象群。食用肉桂:①韧皮部相对较薄,其而他部位细胞壁则均有增厚详,且壁孔明显。②皮层细胞较厚,也有木化反应。石细胞亦呈散在分布。③在皮层细胞和韧皮部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棱晶以及小柱晶。

粉末特征:分别称取少量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粉末,将粉末置于载玻片上,再滴加水合氯醛溶液,并在酒精灯上进行加热使其透化(注:在整个透化过程中要持续滴加水合氯醛溶液),最后滴加2滴甘油,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药用肉桂的石细胞较多,为类方型或者是类圆型,壁较厚,胞腔大小不一。纤维细胞多单个散在,长梭形,平直或波状弯曲。细胞壁极厚,木化。木栓细胞多角形,一边壁较薄,细胞内包含红棕色或者棕色物质。油细胞壁较薄,多呈类球型或者是类长圆形。淀粉粒圆球形或多面形;食用肉桂的石细胞及纤维细胞均数个成群,且石细胞壁厚。纤维细胞呈淡黄色或无色,长梭形,边缘呈微波状或尖突状。木栓细胞壁厚,且无木化反应。淀粉粒细胞及油细胞的数量均较少。

2.3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性状鉴别

药用肉桂外观多呈长片状、槽状或卷筒状(图1A),外表面灰棕色,有不规则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内表面红棕色;用指甲刻划可见油痕;厚度约2~8 mm,本研究中平均厚度(5.33±2.12)mm(P<0.05,表1),香气浓烈特异,味甜、辣,质地坚实而脆。食用肉桂外观为筒状或不整齐的块片(图1B),外表面灰褐色;切开后内表面则呈现红棕色;指甲刻划无油痕;厚约0.1~0.6 mm,在本研究中的食用肉桂平均厚度为(0.57±0.34)mm(P<0.05,表1),质地硬而脆,具樟气、味辛微甜。

表1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性状比较()

表1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性状比较()

注:*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组别 颜色 外观 厚度 气味药用肉桂(n=30) 外层:灰棕色;内层:棕红色 长片状、槽状形、筒形 (5.33±2.12)mm* 有浓烈的特殊香气,味微甜、辛辣食用肉桂(n=30) 外层:灰褐色;内层:红棕色 筒状、不整齐的块片 (0.57±0.34)mm 具有樟气、味淡,无辣味

图1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性状鉴别图

2.4 理化鉴别

2.4.1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薄层色谱(TLC)鉴别

将硅胶G薄层板于紫外灯下进行检视,可观察到:药用肉桂呈现出3个蓝色斑点和1个棕红色斑点;食用肉桂则只呈现出1个蓝色荧光斑点。再喷洒显色剂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显色后,药用肉桂渐渐呈现出1个与桂皮醛对照品相对应的黄色斑点,而此时食用肉桂则无斑点出现。

2.4.2 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桂皮醛检查

在显微镜下检视可发现:药用肉桂可看到桂皮醛苯腙的杆状结晶;而食用肉桂则不出现桂皮醛苯腙的杆状结晶。这表明药用肉桂中含有桂皮醛这一成分,而食用肉桂中则不含有或是含有极少量的桂皮醛。

2.4.3 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内酯类检查

滴加异羟肟酸铁试剂于药用肉桂挥发油中,溶液逐渐呈现出橙色;食用肉桂在滴加异羟肟酸铁试剂后,溶液则变为无色。这一现象可以表明:药用肉桂的挥发油中含有内酯类物质,而食用肉桂中则不含或含有极少量的内酯类物质。

3 讨 论

药用肉桂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中药材,生于常绿阔叶林中,分布福建、我国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药用肉桂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很强的保健功效,历来就有很好的应用价值[5]。食用肉桂分布于两广、浙江、湖北等中亚热带以南地区,广泛应用于香料及医药工业。但无论是从其外形特征、药用功能、还是化学成分上来看均与药用肉桂具有显著区别。因此,食用桂皮不可替代药用肉桂入药[6]。本研究从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功能主治、药材的性状、物理化学方法鉴别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区分,通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药用肉桂中含有丰富的桂皮醛和内酯,在外观、颜色、气味、厚度等方面二者区别明显(P<0.05)。因此,上述方法可作为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的鉴别依据,且鉴别方法简单、易行。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上述鉴别方法可以有效区分药用肉桂与食用肉桂,从而保证药用肉桂的质量及用药安全。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1.

[2] 陈瑞生,陈相银,张露露.桂皮与肉桂的鉴别[J].首都医药,2011,18 (17):49.

[3] 刘亚静,张仲.中药肉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3):2989-2990.

[4] 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5):257.

[5] 陈伟,蔡飞,郑友兰,等.肉桂在防治老年病中的应用前景[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4):352-354.

[6] 郑虎占.中药临床应用备要之一[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1): 61-63.

R286

B

1671-8194(2014)17-0084-02

猜你喜欢
桂皮肉桂药用
肉桂精油和肉桂醛的抑菌、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研究
体寒的人吃点肉桂
药用矿物及其在河北省分布概况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正交试验法优选肉桂油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
桂皮多酚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肉桂醛的调味、保鲜及稳态化研究进展
HPLC法测定桂皮中的cinnamtannin D-1和cinnamtannin B-1
桂皮水除口臭
桂皮水除口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