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2014-04-24 08:45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指骨手部钢板

郁 辉

(江苏省大丰同仁医院骨一科,江苏 大丰 224100)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郁 辉

(江苏省大丰同仁医院骨一科,江苏 大丰 224100)

目的探究微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收住在我科被确诊为掌指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选用微型钢板进行固定,对照组选用石膏进行固定,术后随访2~15个月,观察患者术后的愈合情况。结果经过2~15个月的随访,通过术后X线的复查,实验组术后骨折愈合较优的例数为25例(50%),愈合效果良的患者为20例(40%),优良总比例较高,约占90%,较对照组效果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型钢板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比较低,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微型钢板;内固定;掌指骨;治疗效果

掌骨骨折是手部骨折最常见的损伤部位,也是临床上最常见手部创伤,占整个手部的外伤25%[1]。由于手部的局部解剖的结构比较复杂,同时手部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且使用频率最高的部位,因此,当掌指骨发生骨折时,日常生活的手部功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也会为患者和家属的生活带来困扰。本文主要对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科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掌指骨骨折5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分组

资料选自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收住在我科被确诊为掌指骨骨折的100例患者,男性患者为76例,女性患者为24例,年龄分布在18~55岁,平均年龄为(36±5.98)岁。其中,按照导致骨折的原因进行分型,由于挤压而致伤的患者为45例,由于外界因素被砸伤的患者为30例,发生扭伤所致的患者为25例;依据骨折的部位进行分型,掌骨骨折患者为47例,中节指骨发生骨折的患者为10例,近节指骨发生骨折的患者为23例,骨折牵连关节面患者为20例;依据骨折的类型不同进行分型,发生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为48例,横型的骨折患者为28例,斜型骨折的患者为24例。若是伤处为开放性的骨折,则应及时予以急诊手术进行治疗;若是伤处为闭合性的骨折,则选择择期手术的治疗方式。

随机将100例被确诊为掌指骨骨折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50例采用微型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用石膏进行骨折部位的固定治疗。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固定方式不同的愈合状况比较表[n(%)]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即仰卧位。选择手术方式为,采用通过臂丛麻醉或者是采取指神经的阻滞性麻醉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并且为骨折的部位进行复位的固定处理,在止血带下完成。当伤处为开放性骨折,则需要为患者进行常规且彻底的伤口处理及清创后才能够开展手术治疗。当伤口彻底清除干净后,依据创面污染的不同程度以及伤口的部位、大小等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创面闭合;针对闭合性的骨折患者,则通常选择侧正中纵形切口,切口穿过皮肤表面、皮下最后至骨膜,在骨膜下进行进一步剥离且将骨膜置换至对侧,对骨折的部位再次进行解剖复位。对于手掌部、指骨的头部以及基底部位骨折,用螺钉进行固定。

1.2.2 固定方法

实验组采用微型钢板进行固定治疗,微型钢板固定可以选择直形或者是L形,固定位置在指的背或者是侧面;对照组选择石膏固定治疗。

1.3 术后的处理

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3 d,常规使用镇痛泵起到止痛的作用,手术后的2~3 d逐步开始对患侧的掌指骨以及指间关节开展主动性的或者被动性的功能性复位锻炼。对于关节骨折处经过多次积累的患者,手术结束1周以后才可以实现功能性的锻炼。掌骨骨折合并肌腱出发生损伤的患者,需要进行固定3~4周以后,才可以进行功能性的锻炼。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用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术后效果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采用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手术后愈合情况较优为50%,愈合情况良为40%,愈合优良总概率为90%;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掌指骨的骨折属于一种常见且多发性的创伤。手部属于人体结构及功能最为复杂的一个器官,其中手部骨架中的掌、指骨,除了具备管状骨同有的特点以外,还具有骨骼短小且集中,骨干间的关节处大多由肌腱夹持,位置浅且结构比较复杂,功能性比较精细[2]。手部稳定性的维持需要于内在肌及外在肌间动力平衡,复杂肌腱系统要一个比较稳定且有序骨骼系统维持,机体中没有那个像是手部功能及形式联系的如此密切。因此,目前大部分的专家认为:前臂以远骨折属于关节内的骨折,治疗需要达解剖复位、可靠稳定固定及早期的功能训练,实现高标准手部功能的恢复。所以,掌、指骨的骨折治疗需要尽量满足解剖复位,禁止存在侧方、旋转成角和>10°的手掌向背部成角的移位。并且,为了能够实现手部功能的尽快和最大恢复,需要尽早的进行适当的功能性康复训练,所以,选择合理的掌指骨的骨折治疗方法对于骨折的治疗和恢复具有重要影响。

掌、指骨的骨折常规治疗的方法比较多,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才能实现最大恢复的治疗。在掌指骨治疗和复位的过程中,若是没有恰当的进行处理,则很容易造成骨关节发生畸形、关节出现僵硬或者是局部活动受到限制,也会增加患并发症的概率。采用传统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譬如用手法复位方式或石膏对骨折的部位进行外部固定,对于没有明显的移位的稳定骨折治疗成效较好,但是存在固定的时间比较长、对临近的关节活动造成限制,且不能进行早期的功能恢复,导致肌腱粘连、关节僵硬等不足。对于斜形、粉碎性等不稳定的骨折很难实现稳定固定,易造成骨折畸形的愈合或者不愈合、关节僵硬等并发症[3]。

目前,临床通常采用克氏针方法进行掌指骨的内固定,在固定过程中,操作简单,创伤面积较小且手术时间较短等优势。但是,存在固定不牢固,不容易矫正成角等不足,甚至会导致关节面的损伤[4]。特别是对于粉碎性、关节内掌指骨的骨折固定比较困难,对于骨折的折断位置没有加压效果,断端容易存在间隙。手术后需要进行5周左右的固定,且容易造成关节僵硬,治疗成效不甚理想。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型钢板由于自身坚强、体积小、质薄、轻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掌指骨的骨折治疗。采用微型钢板固定方法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的效果显著,操作过程简单,且花费并不高,患者较容易接受等优势[5]。有助于帮助手术结束后更好的进行功能性锻炼,保证手部功能实现更好的恢复,且很大幅度的减低了手术愈合以及恢复的时间。微型钢板实现内固定不仅仅是避免了传统手术带来的缺憾,还能够更有效的使骨折的解剖部位进行复位,可以适应广发的临床症状,实现早期重新恢复手部功能的效果。但是仍然有些不足,需要及时的处理,较容易造成感染以及发生骨愈合时间延迟等并发症,因此,对骨折的具体状况进行系统的了解,选用合适的微型钢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妥善固定。

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术后效果的比较,实验组采用微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手术后的愈合情况较优为50%,愈合情况为良是40%,愈合优良总概率为90%,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微型钢板固定的效果较传统的石膏固定效果显著,且愈合的优良情况较佳,远高于石膏固定的愈合情况。

综上所述,采用微型钢板实现内固定治疗掌指骨的骨折,手术结束后的关节进行功能性锻炼,恢复的情况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并发症等状况均较先前的治疗手段效果显著,是治疗掌指骨骨折现阶段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适应掌指骨骨折的症状,手术结束后进行相关的功能复位锻炼,在临床上取得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临床研究。

[1] 邓杰,马洪,白忠,等.微型多功能外固定架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2,2(15):12-13.

[2] 项家陆.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指掌骨骨折78例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0,10(15):36-39.

[3] 杨佳鞠.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5(1):39-45.

[4] 孙磊.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8(29):234-236.

[5] 张永久,官义.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7(31):179-180.

R683.41

B

1671-8194(2014)17-0181-02

猜你喜欢
指骨手部钢板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Ⅱ型指骨颈骨折
钢板组装式屏蔽体的关键技术浅析
基于B7A接口的钢板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
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微型钢板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发生于手部的硬下疳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