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

2014-04-24 08:45肖晨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年限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苏 熠 肖晨光

(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内二科,甘肃 兰州 730065)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

苏 熠 肖晨光

(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内二科,甘肃 兰州 730065)

目的观察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64例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与本院体检的60例绝经期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她们的骨密度(BMD)、血生化及性激素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与患者年龄、病程、绝经年限、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低密度脂蛋白(LDL)、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与血清雌二醇(E2)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应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能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益。

糖尿病;骨密度

2型糖尿病(DM)由于年龄、性别、病程及检查部位的不同等原因骨量变化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64例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血生化指标及性激素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影响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OP)的防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对照组为我院体检的绝经后健康妇女,年龄(58.2±6.1)岁,绝经年限(11.8±5.8)年,体质量指数(BMI)24.2±3.1,共60例。糖尿病组为我院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门诊及住院的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按WHO标准诊断),年龄(59.2±5.5)岁,糖尿病病程(6.5±2.8)年,绝经年限(12.3±5.3)年,体质量指数(BMI)(24.9±5.4),共64例,均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未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无长期卧床史,肝肾功能正常。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空腹静脉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血钙(Ca)、血磷(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雌二醇(E2)、睾酮(T)、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和餐后2 h血糖(2hPBG)。骨密度测定用北京好乐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AHARA临床超声骨密度仪,测定部位为跟骨。

在WHO标准中,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受试者骨密度值低于中青年平均值2.5个标准差(SD)以上(即:T值在-2.5及以下);正常:T值在-1以上;骨量减少:T值在-1~-2.5,易发生骨质疼痛疏松。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将糖尿病组和对照组骨密度进行比较。然后再将糖尿病组中的患者分成骨质疏松组(OP)和非骨质疏松组(非OP),并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①从表1可以看出,糖尿病组骨质疏松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从表2中可以发现,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的病程、绝经年限、2hPBG、LDL、E2、LH、FSH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FPG、HbA1c、TG、TC、HDL、Ca、ALP、T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骨密度与表2中临床资料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密度与患者年龄、病程、绝经年限、2hPBG、LDL、LH、FSH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与E2呈显著正相关(P<0.05)。

表1 DM组与对照组骨密度变化的比较

3 讨 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不易被早期发现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糖尿病骨代谢改变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以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很高。糖尿病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骨代谢。可能的机制有:①高血糖致渗透性利尿,使钙、磷排出增加,血钙浓度降低,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增加,溶骨作用增强;同时,PTH增高会导致降钙素(CT)分泌下降,增加溶骨[1]。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减少。血糖高,抑制IGF合成和释放,而IGF-能刺激骨细胞的复制和骨基质的形成[2]。③高血糖导致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加,刺激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分泌,导致了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和活性增强,促进了骨转换的增加,骨形成和骨吸收不平衡,最终引起BMD下降[3]。④胰岛素缺乏,骨更新率下降,骨基质分解,钙盐丢失,同时1,25(OH)2D3合成减少,成骨细胞合成及骨钙素减少。⑤胰岛素缺乏造成脂代谢障碍和负氮平衡,引起骨骼系统内糖蛋白和Ⅰ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减少,分解加速,成骨细胞合成减少,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⑥雌激素既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雌激素受体,又可通过钙调节激素、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影响骨代谢和维持骨量。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也可造成骨吸收增强,加速骨骨丢失。本文观察到,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并且她们的骨密度的变化与年龄、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2hPBG、LDL、LH、FSH、E28个因素与有关。因此,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应采取积极控制餐后血糖波动、雌激素替代治疗外,积极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早期使用他汀类调脂药物、改变生活方式比如适当运动及户外运动等综合治疗措施,可能对预防骨质疏松症有益。

表2 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组(OP)和非骨质疏松组(非OP)临床资料比较

[1] 钟丽娜,李长贵,苗志敏.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13(3):219-221.

[2] Kemink SA,Hermus AR,Swintels LM,et al.Osteopenia in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mellitus,prevalence and aspects of pathophysiology[J].J Endocrinol Invest,2000,23(5):295-303.

[3] 王艳军,李莉,沈静雪,等.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改变与白细胞介素6和一氧化氮关系的探讨[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 (3):213-215.

R587.1

B

1671-8194(2014)17-0194-02

猜你喜欢
年限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辽宁朝阳市刘禹佳问:退役士兵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出现欠缴、断缴的,允许补缴吗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