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急性大脑半球肿胀的效果

2014-04-24 08:45李小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脑外伤半球骨瓣

李小红

(湖南省耒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南 耒阳 421800)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急性大脑半球肿胀的效果

李小红

(湖南省耒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南 耒阳 421800)

目的对比观察对脑外伤后急性大脑半球肿胀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脑外伤所致急性大脑半球肿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瓣减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实施大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降低更为显著,术后3个月使用GOS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更为理想,相比实施常规骨瓣减压术的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外伤后导致急性大脑半球肿胀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中,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相比常规骨瓣减压术颅内压降低更为明显,具有更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脑外伤;急性大脑半球肿胀;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常规骨瓣减压术

急性颅脑外伤是脑外科常见急危重症,脑部组织在脑外伤后可出现水肿、膨胀而导致体积增大、脑容量增加,但颅脑解剖结构为特殊的封闭式结构,大脑半球肿胀、脑组织容量增加可以引起颅内压快速升高,而进一步刺激脑部组织使肿胀更为严重,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不良预后[1]。因此在外伤急性肿胀初期予以有效治疗,以缓解、降低颅内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本文作者对我院急性大脑半球肿胀患者实施两种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骨瓣减压术的疗效差异,以作临床参考,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脑外伤所致急性大脑半球肿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共38例患者,包括27例男性与11例女性,其年龄在35~61岁;对照组共38例患者,包括26例男性与12例女性,其年龄在33~62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病情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GCS评分低于8分,符合重度颅脑损伤,影像学检查显示大脑半球明显肿胀,脑室缩小、环池明显受压甚至消失,中线发生移位超过0.5 mm,所有患者年龄低于65岁,生命体征稳定、能够耐受手术治疗,拟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排除其他部位伴有较严重多发伤或者伴有对生命有威胁的其他器官严重损伤患者,既往神经功能缺损史患者,颅内可见血肿且直径超过3 cm,伴有脊髓、脑干损伤或出现脑贯穿伤,临床检查可见瞳孔散大或GCS评分<3分患者等[2]。本次实验中所有患者均已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自愿参与本次实验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伤后24 h内机体状况稳定时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实验组患者实施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以耳前1 cm处作为起点,向上达到顶部结节,再转向内达到与中线距离2 cm出,而后向前平行达到发际;骨窗的前界为额极、后界为乳突前、下界为颧弓,将颞底部去骨范围尽量扩大,骨瓣面积超过12 cm×15 cm;分离硬脑膜,将中颅底窝、额叶底面、颞叶底部、外侧裂与颞极等充分暴露;而后将坏死脑组织、血肿等清除,使用颞肌筋膜对硬脑膜进行修补。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骨瓣减压术,根据受伤位置及血肿情况选择额瓣、颞顶瓣、额颞瓣做骨窗,其面积低于80 cm2,实施硬脑膜成形术。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水平,并在术后3个月对其患肢进行GOS评分分级[3],使用统计学检验对两组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1.4 数据处理

对两组患者数据应用SPSS软件17.0版实施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使用χ2检验。可信区间95%,检验水准为0.05,P<0.05表明样本数据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实施大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降低更为显著,术后3个月使用GOS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更为理想,相比实施常规骨瓣减压术的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颅脑损伤是临床脑外科常见急性创伤性疾病,脑组织受外伤影响微循环出现障碍,脑血管发生扩张,组织处于缺氧缺血状态,引起代谢障碍进而导致代谢产物与自由基等出现堆积,刺激脑细胞发生缺血性肿胀[4]。由于脑组织在颅骨中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受损时的脑组织肿胀、脑容量增加等情况因颅内空间有限而致使颅内压出现快速的升高,是脑组织受压增加,进一步形成损伤而造成恶性循环。

脑组织肿胀包括弥漫性肿胀与大脑半球肿胀,通过将颅内压快速的降低而阻断恶性循环、改善颅内环境、避免继发性损伤,可以对该病形成有效的控制与治疗。通常降低颅内压的保守方法包括使脑脊液向外引流或使脑组织一定程度脱水等,但这些方法在治疗严重外伤或病情较为危重时无法保持理想的疗效,常会出现颅内压没有得到及时降低而延误病情,造成脑疝等不可逆性脑组织损伤或出现较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对其生命产生威胁[5]。

去骨瓣减压术是在颅脑损伤后避免颅内压升高的有效措施,可以通过打开骨窗快速降低颅内压、缓解脑容量增加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并将颅内坏死的脑组织与血肿等充分清除,从而重建脑组织的血液灌注、避免出现脑疝,对脑功能形成有效保护;在保守治疗外伤后急性大脑半球肿胀患者不能获得理想效果时,该术式能够提供及时、确切而理想的临床疗效。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实施大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降低更为显著,术后3个月使用GOS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更为理想,相比实施常规骨瓣减压术的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对脑外伤后导致急性大脑半球肿胀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中,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相比常规骨瓣减压术颅内压降低更为明显,具有更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1] 王磊,张文.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急性大脑半球肿胀的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40-41,44.

[2] 王一芳,许爱刚,朱浩,等.外伤后急性半球脑肿胀的手术治疗[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7(2):80-82.

[3] 蒋云召,唐志放,陆华,等.有限渐次减压手术治疗创伤后急性大脑半球肿胀[J].中华创伤杂志,2008,24(12):1006-1007.

[4] 许爱刚,王一芳,赖福生,等.双额大骨瓣减压术联合小脑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双侧大脑半球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8(6):472-473.

[5] 杨光辉.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急性单侧大脑半球肿胀35例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7):1982-1983.

R651.1

B

1671-8194(2014)17-0205-02

猜你喜欢
脑外伤半球骨瓣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一种改进PSO-ARMA半球谐振陀螺温度误差建模方法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
奇特国家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