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50例Ⅰ期手术效果研究

2014-04-24 08:45梁祎诺刘钦志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肠梗阻结肠癌结肠

梁祎诺 刘钦志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医院普外科,广东 东莞 523900)

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50例Ⅰ期手术效果研究

梁祎诺 刘钦志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医院普外科,广东 东莞 523900)

目的探讨分析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50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分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5年生存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在感染率、吻合口瘘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提供。

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

结肠癌属于消化道系统的恶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且近年来的发病率有所上升[1]。临床上大部分的结肠癌患者可以进行肠道的准备,后选择时间进行手术,但左半结肠癌合并有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则需要给予及时快速有效的处理。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抗生素药物的应用及营养治疗的应用,使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分期手术治疗的方法逐渐被Ⅰ期手术替代[2]。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50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分期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最小的患者47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5±5.5)岁。其中,34例患者的肿瘤在乙状结肠内,10例患者的肿瘤在降结肠内,6例患者的肿瘤在结肠脾曲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最小的患者45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5±6.5)岁。其中,35例患者的肿瘤在乙状结肠内,9例患者的肿瘤在降结肠内,6例患者的肿瘤在结肠脾曲内。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渐进性的腹胀和阵发性的腹痛及肛门无排气排便,少数患者伴有呕吐、恶心。经检查发现患者腹部有不同程度的膨隆,按压有不固定的疼痛,可听到肠鸣音及气过水音。经仪器检查腹部平片显示有结肠扩张,可见多个液气平面。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观察组

术前给予患者禁食、禁饮、滴液、营养支持,以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维持身体正常的营养需要[3]。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视。在患者气管插管后全麻下开始进行手术,在左腹直肌或正中作切口,剖腹后探查梗阻的具体部位。首先,初步减压,在肠管肿胀比较明显的部位,用粗针头穿刺,排除积气。其次,游离,切除肿瘤及肠段(按根治标准执行),把提出腹外的近端结肠断端,接无菌塑料袋,用推挤的方法排除结肠的内容物。之后,由阑尾残端(或回肠末端)插入22F Foley一根导尿管,准备冲洗结肠,用大量生理盐水(37 ℃)反复灌洗,待流出液清亮且无粪便排出时停止。为防止腹腔感染,生理盐水后再用甲硝唑(0.5%)冲洗1次,之后拔除导尿管。吻合远近的两断端肠管,确保吻合口的肠管血液无张力,运通良好,要留置多个引流管在吻合口附近,最后逐层关腹。术后给予患者使用广谱抗生素,已预防感染。注意引流管保持畅通,注意对患者加强营养供给,及时扩肛促进肠功能和减轻肠道的压力,纠正贫血和酸碱平衡及低蛋白血症,适度进行功能锻炼,已有利于肠道的功能恢复及预防肺部感染等。待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流食[4]。

1.2.2 对照组

采用分期手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即首先进行转流性的横结肠造口,然后对肿瘤进行切除并进行结肠吻合,再进行结肠造口后还纳,按照常规的手术方法进行手术[5]。

1.3 观察项目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感染率、吻合口瘘发生率、5年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13.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χ2和t检验。以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见表1。

由表1可见,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5年生存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在感染率、吻合口瘘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临床上常见的结肠癌主要包括左半结肠癌和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因其多呈环形浸润性生长,所以容易引起闭袢性的肠梗阻,导致肠内出现高压和血运障碍及水肿,引发的结肠坏死、穿孔。左半结肠的特点是肠壁较薄,末端供血较差,愈合能力较差。一旦贮粪的结肠破损,高浓度的、强毒性的细菌就会菌群移位致全身感染,待严重时就会中毒休克死亡[6]。因此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手术有一定的难度,传统认为,Ⅰ期切除吻合术易致腹腔感染,及吻合口瘘。没有右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得到的治疗受认可。但随着近年来对结肠癌深入的了解,对高效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对手术技术(器械)的改进,对感染率的控制,对吻合口漏发生率的控制,Ⅰ期切除吻合术在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手术方面越来越受到外科医师的赞许。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0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给予Ⅰ期手术治疗发现,Ⅰ期手术治疗具有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少、5年生存率高的特点,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分期(Ⅰ期和Ⅱ期)手术治疗结肠癌的方法,虽然腹腔感染的概率减少了,吻合口漏发生率减少了,但是患者在手术中受到两次麻醉和两次手术的打击,痛苦比较大,并且手术后住院时间比较长,花费较高,癌细胞扩散的概率液比较大。所以,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Ⅰ期手术的可行性。随着结肠灌洗方法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灌肠可以保证肠道的无菌状态,防止术后中毒现象,利于吻合口的愈合。且一次手术比分期二次手术出血量少。有效的手术中结肠灌洗后Ⅰ期切除吻合手术避免了二次手术带来的经济负担,患者的痛苦较小。在Ⅰ期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手术治疗,无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6个月后随访患者每日大便次数正常,营养,血常规等均正常,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满意。

综上所述,合理选择适应患者的手术方式,并进行恰当的术中处理,是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成功的关键。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潘春球,周望梅,余壁湘,等.术中结肠关系Ⅰ期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与常规手术临床对比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 (3):605-607.

[2] 赛福丁,阿迪力,杨旭.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8):3443-3444.

[3] 赵奎,朱宝松,吴永友.左半结肠癌伴肠梗阻一期手术治疗38例报告[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0(1):207-208.

[4] 沈卫星,黄雄,章平.急性左半结肠梗阻结肠病灶Ⅰ期切除吻合术的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0,17(2):208-210.

[5] Park IJ,Choi GS,Kang BM,et al.Comparison of one- stage managements of obstructing left- sided colon and rectal cancer:Stentlaparoscopic approach v s. in trao perative colonic lavage [J]. Gastrointest Surg,2009,13(5):960-965.

[6] 温健,赵胜雷,张新校.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34例Ⅰ期手术临床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17(2):103-104.

R735.3+<5;R574.2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5;R5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7-0215-025;R574.2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4)17-0215-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7-0215-02

猜你喜欢
肠梗阻结肠癌结肠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