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评价

2014-04-24 08:45徐金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7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操作技能达标率

徐金花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27)

手术室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评价

徐金花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 215127)

目的评价手术室新护士工作的规范化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届和2012届各30名手术室新进护士做规范化的培训的临床资料做回顾式分析。结果手术室新护士全部完成培训工作,包括了基础护理理论知识的考核、一般的技术操作、手术配合的方式达标程度等。2012届的新进护士在整个系统程序下的规范化培训考核达标率高达100%,而2010届的新进护士的培训考核结果达标率仅为80%。前后2年的新护士考核结果达标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手术室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使其能够符合现代化手术室护士的一般工作要求,进而有效提升整个的护理水平。

新护士;手术室;规范化

临床外科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的、精密的仪器设备以及全新的技术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利用,而针对手术室新护士的专业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1]。要将新护士培养成一位优秀的手术室专科护士,要求其需要掌握准确、娴熟的技术护理能力以及手术室专科的操作技能,才可能真正为患者供应安全、有效的护理操作。看重手术室新护士的培训工作,并且对培训的效果做考核判定,属于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单位的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次研究中对我院手术室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入院的各30名手术室新进护士做统一的规范化培训工作,现将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手术室中3年以下工作经验的护士,统称做手术室新护士。本次研究中对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2010届)、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2012届)各30名手术室新进护士的培训资料做回顾式分析。2010届的手术室新进护士使用的是常规的培训方式,2012届使用的是规范化护理方式。本次选取的60名护士年龄最大的为24岁,年龄最小的为18岁,平均年龄(21.5±1.1)岁。两年份护士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年份护士全部进行各个专科最具有代表性的常规手术培训内容,包括了理论知识的培训。2012届的手术室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再进行法律法规、职责制度等培训。

1.2.1 常规培训

第一,理论培训:培训过程中以手术室的护士长以及带教老师作为主要的对象,在培训过程中加入ISO9000标准培训体系内容,组建起动态的具有连续性的培训内容,主要的培训目的就是使得新进护士能够了解清楚手术室中的一般工作流程、主要的工作责任和手术室中的应急方案等等。同时对各项常规操作中的理论内容、设备设施、使用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做清楚了解。第二,操作培训:带教老师需要对新护士的各项具体操作内容做培训,其中包括了强化基础护理操作、各项器械的整理才偶做、手术过程中的器械投递以及特殊器械的处理等等。重点培训的内容是无菌操作技术、急救抢救技术,同时对护理人员开展手术消毒、铺巾、缝针、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技术、手术过程中的器械传递方式等等各项基本的操作方式,要求护士有熟练的掌握程度,能够把基础的理论知识以及临床的实践活动做紧密的结合。无菌观念需要护士强化此项意识,并且规范化各项无菌操作方式,示例手术过程中的技术配合方式以及抢救手术过程中的各项配合要点,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培养护士的应变能力以及抢救能力。

1.2.2 规范化培训

第一,法律法规教育:对于所有新进手术室护士对其宣传并且开展法律法规的教育工作,医院手术室是外科病患主要的治疗场所,具有较高的危险性特点,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医疗纠纷,激化医患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关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各项法律问题。制定、宣传并且开展各项护士条例、医疗事故的具体处理条例和医德医风等文件内容。强化医德的规范化教育工作,全面有效的提升新护士的素质能力。第二,职业道德培训:进行医德规范化教育工作,强化新进手术室护士建立起以手术病患为中心,病患的利益最大化的工作行为标准,护理人员强化和病患之间的交流沟通,立足在患者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并且将问题解决等等。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进而有效提升手术室新进护士的整体素质能力,保证新进护士从其刚刚工作开始就了解社会公德以及医务人员道德等等,并且严格遵守,避免因为护士人为因素而引发的各项医疗事故的出现。

1.3 培训考核

考核的内容包括了主观考核指标以及客观考核指标等等。每个月进行一次考评,评价的内容主要依靠客观评价方式:护士的责任内容、法律法规知识、基础护理理论、手术过程中的操作理论、病患的体位摆放、各项无菌操作方式、留置穿针等等一共25项的考核指标内容。而主观评价的内容包括了护理管理人员、同期护士以及自我的评价内容结合。对护士的工作能力评价包括了其日常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规范等。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标准依照我国卫生厅订立的《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作为参照,达标成绩依照二甲级医院的考核达标成绩作为基准。对比两年的护理人员的资料及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本组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手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基础理论与操作技能达标

2010届新进手术室护士理论知识达标率为80%,操作技能达标率为76.7%,2012届新进手术室护士的理论知识达标率为100%,操作技能达标利率为100%,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参见表1。

表1 新护士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达标情况对比[n(%)]

2.2 新护士掌握护理工作核心程度对比

见表2。

表2 新护士掌握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熟悉程度对比[n(%)]

3 讨 论

手术室新进护士的培训在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针对刚刚毕业的护士此项培训尤其不能够忽视[2]。有计划性、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指导工作,能够帮助其在最短时间内适应临床各项工作[3]。过去的新护士培训工作方式相对传统,都是以老带新的教学模式,没有固定的以及系统性的考核方式,所以教学效果往往难以确保。使用规范化的培训模式之后,护士的自身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有较快提升,强化其安全意识,因此临床过程中出现护理缺陷的概率大大降低[4]。增强医患满意度的同时也提升了护士自身的自信心和满足感[5]。

为了更好的开展新进护士的培训工作,挑选经验丰富的培训教师,在授课之前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并且在讲新课的过程中,对于教师也是一次温习的过程,因此能够营造出一种共同学习的浓厚氛围[6]。每位护理一线人员将其在工作中掌握的知识不断的深入推进,为各个实际工作中的人树立榜样,科室中老年资的工作人员带新年资的工作人员,能够共同促进彼此的整体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因此有效的促进整个工作环境中护理人员的发展[7]。

在本次研究中显示,对手术室新进护士开展规范化的培训工作,能够让其在最短时间内适应临床环境,能够帮助其更快的从学生这个身份过渡至一个专业的护士角度,能够帮助其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整个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在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护理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的丰富自身的内涵,创新化各种培训模式,培养出有较高应变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的护士。

[1] 毛晓萍,戴红霞,周培明,等.手术室新护士操作技能培训与考核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2,21(9):809.

[2] 姜霞,陈素兰,陈丽媛,等.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策略[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5):415.

[3] 曾俊,陈小丽,岳蕤.ISO9000标准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3(1):85-86.

[4] 周文娟,于婧,孙宇琳,等.Barthel指数在手术室规范化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今日医学杂志,2013,3(21):28-30.

[5] 陈志关,曾俊,程勤,等.运用PDCA循环培训手术室新护士效果探讨[J].重庆医学,2011,37(21):2502-2503.

[6] 任小英,王桂兰,陈先华,等.高等护理教育整体护理临床教学的研究和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0,37(11):824.

[7] 赵戎蓉,吴瑛.护士核心胜任力界定工具的编制和评价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3(6):485-488.

R192.6

B

1671-8194(2014)17-0376-02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操作技能达标率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操作技能床旁教学指南(2021年版)》解读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简析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策略研究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粤北地区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营养素摄入情况调查研究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